“多体验真的能增强幸福感”,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旅行、学新技能,甚至参加一个兴趣班,给人带来的快乐感,远比一时冲动买个新手机要持久得多。
这个观点一开始可能让你有些疑惑:不是大家都喜欢新东西吗?新衣服、新鞋子、新科技产品,不是最能让人开心的事吗?
确实,新鲜感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它也有一个不太“厚道”的特点——那就是适应性。拿买东西来说,你刚买了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穿上它的那一刻,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但两个月后,当你打开衣橱时,你会发现,它可能已经和其他的衣服一样,没那么吸引你了。这种感觉被心理学家称为“适应性快乐”,也就是你对某个新事物的兴奋感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消失。
与此相比,旅行、学新技能或是尝试挑战性活动带来的快乐,往往更长久一些。因为它们不仅能激发你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还能让你感受到个人成长的快乐。
就像你去旅行,途中迷了路,和陌生人聊得热火朝天,甚至摔了几跤,但这些过程,最终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带给你成就感和满足感。
你回家后,和朋友分享你在路上的故事时,他们的眼睛里也闪烁着兴奋。对比之下,买个新手机带来的快乐,恐怕只能维持几天。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也证实,花钱去学几天滑雪、学钢琴,或参加几次瑜伽课,所带来的幸福感比买一部新手机要持久得多。
就像你每次打卡一个新的地方,回忆和分享这份经历的过程,比手机屏幕里的图标更新换代更让人感到满足。
这些体验式的快乐,其实是从你自己身上获得的。它带来的不仅是愉悦,更是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提升。
比如你学会了新技能,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你不只是为了买个东西而消费,而是通过学习、成长、挑战自己,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这种成就感能让你持续感受到快乐,而这份快乐比瞬间的物质满足来得更加深远。
而且,分享这些经历,和别人交流时的愉悦感,也是增强幸福感的一部分。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也和我们的社交关系紧密相关。
无论是和朋友分享旅行的趣事,还是和家人一起讨论你学到的新技能,这些互动会让你和身边的人建立更深的连接,进一步增强你的幸福感。
那么,假期来临,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呢?
是去远方旅行,还是去尝试一种新鲜的运动?学会做一道拿手菜,或者报个绘画班,挑战一下自己的创造力。
不必大肆消费,只要放慢脚步,做些让自己开心、充实的事情,幸福感自然会悄悄而至。
最后,我想说的是,幸福并不是某个具体的目标,它是一种在生活中的感受。
与其把焦虑留给未来,不如在现在就去体验生活、享受成长,让幸福感充满每一个日常瞬间。毕竟,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值得体验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