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里子全丢,“对等关税”没捞到好处,无人机也被胡塞武装打掉了,两周内击落四架同型号无人机,胡塞武装的发言,撤掉了美国的最后一丝体面!

新一轮的攻击由美国发动,3月份的空袭,特朗普叫嚣着要用施压的方式迫使胡塞武装分子停止对红海商业船只的袭击,在这件事上,美国真是有苦难言。
巴以冲突的见缝插针,胡塞武装成功封锁红海近两年时间,武力爆发过多次,却没能扭转局面,无奈之下,海运船只能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航线加长,运输成本随之生长,这笔钱,美国出的不情不愿。

想夺,也尝试过不止一次,都没得手,反而将美国海军面临的困境暴露了个干净,武器虽然先进,成本却高,杀鸡用牛刀般的浪费,迫使美国海军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对付无人机和反舰导弹。
简易版的战争需要控制付出的成本,美国研制却需要时间,而这,还只是美国的困境之一,与胡塞武装斗的相当困难,反应出来虽竭力想藏,海军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却已瞒不住。
树敌太多,想“庇护”的也不少,一个太平洋舰队,要保护日韩菲三国,但不止兵力,美国的战略性武器也非常有限,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搜集部署在亚洲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去中东,便是美国吃力的证明。

3月份的攻击,美国竭力渲染自己的大手笔,三周消耗了超10亿美元的航空弹药,空中力量美国确实有优势,可也没掀起大的水花,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并没有就此停止,还成功打下了美军不止一个的无人机。
美国显然不想就此为止,它还有大行动,且已经在准备状态,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已经抵达中东地区,两航母聚首必有大事,而一处敏感地点的异样行动再惹关注。
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获称“战争的代名词”,原因就在它已成美国对中东地区发动战争的象征,战火时常伴随着轰炸机离岛开启,而根据4月初的卫星图像,6架美国最先进的B-2战略轰炸机已部署在基地。

有人分析,这一轰炸机是美国为了攻击并摧毁伊朗的地下铀浓缩设施及其核计划而准备的,看来,在中东地区的密集行动,美国并非单纯是为了胡塞武装,很明显,胡塞武装也不是好惹的,它的存在,对试图在中东有所作为的美国而言已成不小的阻碍。
如何对抗拒绝消失的胡塞武装?美国有三个方案可选,其一便是继续留在红海,陪胡塞武装玩打地鼠游戏,但对财力不复从前的美国而言,消耗太大,短期可以,长期耗着不现实。
第二个方案就是从红海撤军,不走红海,美国还有别的运输线,再不济还能“抢”,把主战场留给对此地更依赖的欧洲,这个方案,美国也尝试了。

万斯嘲讽欧洲人在红海行动中“吃白食”,美欧矛盾下,如此言语攻击不会引激烈反应,但即便欧洲愿意接盘,美国大概率也不能甩手就走,不战即败,万一行为被解读成“美国战略再迎衰落”,对极重“名誉”的美国来说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持续发动攻击的胡塞武装给美国添了不少麻烦,在它的“遮掩”下,伊朗行动起来却省了不少麻烦,在中东,美国最大的敌人还是伊朗,对胡塞武装展开的行动也被媒体解读成是在向伊朗释放信号,美国能做到谈判对武装两手抓!
而伊朗,显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导弹已装进发射器,一旦美国采取行动,伊朗就会立即回击,虽然美国的空袭力量强,但伊朗的导弹雨明显更具杀伤力,遍布全国的存在,伊朗的实力,西方也是知道的,曾有媒体报道,伊朗具有中东地区最大的导弹武器库,还有不计其数的地下导弹城。
美西方的情报手段再厉害,对伊朗导弹城的了解却只是甚少,伊朗选择在建时一步到位,地下约500米的深度,一般的技术手段根本就破获不了。

美国的《新闻周刊》刊文美伊一场新冲突已迫在眉睫,结合双方互秀肌肉的举动,说法也添了几分可信度,可一旦战火重燃,等着双方的只会是两败俱伤,而美国,虽然部署甚是积极,但特朗普,真的准备好再次发动战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