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那天,大姑姐的断舍离操作让我们惊呆了

暖语寄情 2025-03-20 23:30:34

搬家那天,我满心以为新买的电视机和冰箱的大纸箱子会在车库里整整齐齐地摆着。

车库空空如也。

我困惑地问大姑姐:“纸箱子呢?被卖掉了?”大姑姐摇摇头:“没卖,太占地方了,我直接给了送货的师傅。”说完她继续整理手里的东西,好像这事儿再平常不过。

但我心里却翻起了大浪,越来越多的疑问开始涌上心头。

其实这还只是个开始,后来的发现更是让我目瞪口呆。

当我巡视新家时,老房子里临期的30斤食用油和20斤大米全都不见了。

还有那些旧床单,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新家里整齐摆放的新油、新大米和崭新的床单。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去问大姑姐:“那些油和米呢?旧床单呢?”大姑姐淡定地告诉我:“食用油和大米我都给搬家的师傅们了,他们很乐意要。至于床单子,太旧了,直接扔掉了,就给你们新买了几床新的。”

说实话,当时听完,我真是无语了半天。

自己要是搬家,恨不得连老房子里的老鼠窟窿都掏干净,带到新家。

相比之下,大姑姐这份“大气”,还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姑姐的极简风格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纸箱子和纸盒子,大姑姐从不攒着。

收到快递,无论是大件还是小件,都是在楼下拆完就当场送给保洁员或者收破烂的。

纸箱子再大再结实,她也不带眨眼滴就给了人。

我和她完全不同,家里凡是纸做的东西,大到装电器的纸箱子,小到装快递的盒子,哪怕是装肥皂的盒子,我都舍不得扔,总想着攒多了卖块儿八角。

但结果是,家里堆得像仓库一样拥挤。

塑料袋、外卖盒、包装盒,大姑姐更是从来不攒。

搬到新家后,她给买了两摞新的塑料袋,一摞是垃圾袋,一摞是食品袋。

我当时还疑惑不解:“买菜就能带回好几个塑料袋,多的是用不完。”大姑姐的回答更是干脆:“买回来的塑料袋直接扔掉,用的都是新买的垃圾袋和食品袋。

外卖盒、包装盒不论多精致也全扔掉。

”对比之下,我家堆满了各种大小的塑料袋、外卖盒,越攒越多,简直没地方放。

一个极简主义者与一个收藏癖好者在一起生活,矛盾是难免的。

在养花这件事上也是如此。

大姑姐家里养的花,有时候光剩下一个空花盆,她就毫不犹豫地处理掉。

而我家阳台上,花没了,花盆还在“滞留”着,荒废好几年,占地方不说,还显得杂乱无章。

再说到衣物,大姑姐坚持一年几次清理衣物,还本着“进一出一”的原则,买了新的就处理掉旧的。

所以,大姑姐家里的衣橱永远干净利落,没有一件多余的衣服。

而我呢,结婚20多年,全家人买的衣服基本全都留着,舍不得处理掉。

搬家,这件事让我彻底领悟到,“断舍离”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大姑姐用一种近乎苛刻的方式实践着她的“断舍离”理念,不惜舍弃几乎所有不必要的东西。

而我,却总是放不下旧物,总想着一切都可能有再度派上用场的一天。

可惜的是,这样的再利用在大多数时候只是在给生活添堵罢了。

就拿家里的毛巾来说,大姑姐定期更换,旧的也不再留,家里的毛巾架上永远只有几条干净整洁的毛巾。

反观我家,毛巾架上挂满了用得脱了毛的旧毛巾,新旧参差不齐,看着真是邋遢。

瓶瓶罐罐更不用说,大姑姐从不用二次利用,觉得没必要堆积。

而我,总想着有用,结果瓶瓶罐罐堆到满屋都是,有的甚至几年也没动过。

通过这次搬家,我深刻体会到,所谓的“断舍离”其实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大姑姐的那份彻底和干脆,让她的生活一派清爽,而我则沉浸在对物品的眷恋中,难以自拔。

其实,“断舍离”不仅仅是对物质的取舍,更是对生活的精简和对秩序的追求。

或许,留恋旧物带来的是暂时的安全感,但清理掉不必要的物品,才是给心灵腾出更多舒适的空间。

生活中的每一件东西都在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状态,适当的简化才会让生活更加高效和美好。

希望通过这个经历,能让大家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适度的调整,让家庭更加整洁和舒心。

0 阅读:0

暖语寄情

简介:分享情感,倾听故事,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