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川“矮人村”,村民身高不超过1米,连牛和庄稼都是缩小版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3-08 13:22:42

听说过无人村和“闹鬼村”,那位于四川省资中县顺河场镇的鸣阳寺村又有多少朋友知晓呢?是一知半解还是一无所知?

其实只要将鸣阳寺村换个名字,换成四川“矮人村”就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四川“矮人村”的名气要大的多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已然达到了广为人知的地步。然而,很多人对“矮人村”的第一印象却是村民身高不超过1米,甚至牛和庄稼都是缩小版。

可真正的“矮人村”远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它实际藏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比如矮人集中分布在“矮人村”里,邻村矮人数量并不多;比如矮人都很长寿,并非早早夭折;

再比如“矮人村”的村民是在一次发病后才停止生长,并非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和限制。

总之,“矮人村”的形成具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完美、科学和合理的解释。

那么“矮人村”里的奇怪之处还有哪些地方呢?“矮人村”的矮人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其实“矮人村”的近况可以用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来回答。

好消息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顺河场镇建了许多敬老院,专门供养这些因为病痛折磨而停止发育,最终不能像其他正常人那样成家立业的矮人们。这些身高1米左右的老人们在敬老院里过着安详快乐的晚年生活。

矮人老人们也和其他老人们一样喜欢逗弄孩子。也许在这些矮人老人们的心中,没有后代是永远的人生憾事。

坏消息是尽管有来自省市县多地和多部门的专家前往“矮人村”实地察看。专家们甚至多次对“矮人村”的饮用水质、土壤、粮食等进行了长期的跟踪检查化验,但却始终无法找出致病成因。

这意味着这些矮人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得知自己为何会成为矮人。

据了解,这些矮人集中出现的年代是上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一般都是5至7岁的孩子在突然感到腿脚疼痛后就慢慢停止了生长。

除去“矮人村”外,紧邻的村庄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像苦磁沟村就有32人是身高在0.8至1.4米的矮人,这个数字占据整个村子人口数量的40%。

并且这种病不分大人小孩,如果是成年人发病先痛起来的话,表现就是腿瘸,无法正常行走。

如果是小孩发病,那他们的身高会永远定格在发病时的高度。

“矮人村”集体出现这种情况后,村民们开始怀疑四周的一切。有村民觉得是爱吃野菜导致的;有村民觉得是得罪了神灵;还有村民觉得是天降诅咒,不幸和痛苦会一直围绕在鸣阳寺村周围,永不退散。

但“矮人村”的怪病传开后,更多人把成因指向了村里公用的唯一一口水井。也就是怀疑水质受到了污染。

因为有人观察发现得知,不仅仅是人长不高而且就连水井旁种植的庄稼也是极具袖珍、侏儒模样。看起来就像是专门为这些矮人量身打造一般,而且不单单是庄稼如此,牛羊也不例外。

然而,经过相关部门多年的连续检测,井水水质并无任何异常。这就意味着问题不出在唯一的水源身上。

那么问题不出在水源身上又出在哪一方面呢?是饮食习惯还是食物被污染了?

有专家对此提出了新的理论。那就是矮人病的成因极有可能同当时收获的粮食相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四川省的降水量较往常年份要多。即使是在秋收时节,也都是绵绵细雨的样子。

而四川盆地的地形又比较低洼,人们存放粮食的地点很多都容易受潮。这就使得人们存放的粮食极易发霉和变质。

如果人和牲畜都食用了这些发霉的粮食并且让霉菌可以深入到庄稼地,那人、牲畜和庄稼都长不高就都可以说得通。毕竟那个时候的人们绝大部分用的还是农家肥,而农家肥的生产者又是人和牲畜。

据专家查阅历史资料发现,镰刀菌会显著抑制软骨生长。反映在矮人发病而后长不高之上正好是遥相呼应。

专家的意思是“矮人村”的村民很可能食用了含有镰刀菌的食物,而当时的卫生条件和居住条件都比较差,并未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再加上人们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对于霉菌真菌的认识并不深刻。矮人们突然发病后,很多都真诚地相信是神灵降下了灾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理论说法得到了来自其他方面的验证。

矮人们曾经集体做了一次X光检查,但医生却通过看X光片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正常人的股骨头和骨盆之间是圆滑而有间隙的,可以自由活动,但矮人们却都没有这样的一般特征。甚至矮人们的股骨头已经完全消失了,最终和骨盆融合在了一起。

这也是为何矮人们大多腿瘸无法正常行走的原因所在。不过,这种镰刀菌是元凶的理论说法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但“矮人村”的奇怪之处并不只是股骨头完全不见,奇怪之处还有矮人们的样子是孩子的身子、老人的脸。并不如同侏儒症患者那般,拥有着孩子的脸和身体,而且手脚尺寸并无异常。

看起来就像是矮人们只是在身高上存有缺陷,长不高了。其他方面的情况都和常人差不多。矮人当中也有许多长寿者,年纪最大的可以来到八十多岁。只是矮人们的规模始终没有扩大。

几十年来,矮人村全村的人口规模一直维持在百人上下。不过,有人认为矮人因为身高原因而不能同正常人通婚,因而矮人村里的婚姻嫁娶并不兴盛,很多矮人们不能也不想繁育后代。

故而矮人的人口数量只会固定在集体发病时的人口规模。等到人们迁出去了或者是矮人们全部离世,那“矮人村”才不再会有矮人。

欣慰的是,随着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矮人的关注度,“矮人村”的面貌相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比如第三代子女不再像他们一样矮得令人咋舌,很多人只比同一年龄段的人矮了10至30厘米。

虽然从整体上看仍然算是比较矮的类型。可情况要比老一辈矮人们好得多。

毕竟老一辈的矮人即使限于身高却还是要辛勤劳作,但常人眼里毫无深度的田埂却是矮人难以越过的天堑。

好在这样的生活矮人们已经可以说声再见。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 [四川“矮人村”老人快乐生活 病因仍未找出(图)]

海外网 [令人震惊!揭中国四川资中矮人村的秘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