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唐诗,二流宋诗,苏轼、王安石和王之涣的三首诗,哪首更好?

国学传播 2024-04-13 05:03:58

唐诗、宋词分别为各自时代的代表文体。

于是,很多人难免要问“为什么宋诗不如宋词知名度更大呢?”

宋诗到底差在哪里呢?

要想明白这些,我们就需要从唐宋诗的对比开始说起!

文化,唐诗,宋诗,苏轼,王安石

诗歌风格的取向

唐诗以“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为最高境界。

宋诗最擅长“以文为诗”,且喜欢在诗中进行说教,美其名曰“哲理诗”。

唐诗更强调文字的艺术性,无论是炼字能力,还是整体的文字流畅度,都处在诗歌的顶峰。

宋诗则更强调理趣,读起来更加艰涩,生僻字的使用比例也更高,深得读书人用文字作秀的劣习。

文化,唐诗,宋诗,苏轼,王安石

唐代诗人的创作都是以个人经历为出发点,作品中含有深切的真情实感。

高适和岑参都是有长期边塞生活经历的人,他们成为边塞诗人简直再合理不过了。

李白的浪漫是基于盛唐时的国泰民安,后期安史之乱时,李白一样有身系家国的作品。

宋代诗人则是啥都敢写,反正诗词都是用来秀才学的文字游戏,晦涩无所谓,突兀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讲道理,最好讲得清新脱俗一些。

文化,唐诗,宋诗,苏轼,王安石

唐、宋诗举例比较

通过对唐代诗人王之涣和宋代诗人王安石、苏轼的三首诗进行比较,更好地了解唐宋诗的不同风格。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首诗的标题很相近,内容也有雷同之处。

前者是五绝,后者为七绝。

对两首诗的前半段进行比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与黄,皆为颜色;日与河,皆为大自然的大景象;依与入,同为动词;山与海,同样是大自然的宏阔景象;尽与流,都是动词。

不仅用字一一对应,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毫无滞碍之处,这就是唐诗的美妙之处,你似乎感受不到,但就是觉得很舒服。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闻说”二字就有宋诗的味道了,和唐诗中那种直接以景入情的感觉不同,而是多了一些“说明文”的感觉。

文化,唐诗,宋诗,苏轼,王安石

对两首诗的后半段进行比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将前后文连读,很自然地将景物描写和蕴含的哲理完美地相融,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而且用字也简练到了极致,“欲穷千里目”这五个字不仅比“不畏浮云遮望眼”表达地更为简洁通透,也减少了后者体现出的刻意感,表达上更为自然流畅。

“更上一层楼”完美地承接了上半句,读起来非常爽快。“只缘身在最高层”则有典型的宋诗味道,很明显很刻意地在解说道理,相比唐诗,少了很多韵味。

整体上比较这两首诗,前者极为通透流畅,哲理完美地融入了景象之中,很有韵味,读完之后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后者则倾向于用文字将道理都讲到通透,这首诗的重点甚至不是飞来峰,而是要讲某个道理。这个道理讲完了,这首诗也完结了,没有什么余韵需要读者继续品味,完全违背了绝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方式,言尽则意尽!

文化,唐诗,宋诗,苏轼,王安石

唐、宋诗的进一步比较

题西林壁 宋代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将苏轼的《题西林壁》也拿出来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苏诗有明显的借鉴王安石《登飞来峰》的痕迹。

苏轼的这首诗,宋诗的味道可就太浓了,这是一首典型的说理“老干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所有山脉的特征,而不是某一座山的专属特征,所以,这一句是典型的说理,并非是在描写景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在讲大道理,枯燥,干瘪,毫无韵味。

整首诗就是在讲大道理,读完了就结束了,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值得回味的空间。

这就好像铺满整个画面的一幅画,没有任何留白,看完即是结束,完全没有好诗所应有的那种意韵和风采,反而是“以文为诗”走向了极致的代表作品!

文化,唐诗,宋诗,苏轼,王安石

好诗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情感宣泄与审美需求,而不是要讲大道理的!

最适合讲大道理的文体是文章,诗词因为要押韵,很多更适合阐述道理的字词会有无法入韵的问题。而讲道理最需要的是如何阐述到清晰明了,所以,宋诗才会常常使用一些生僻字来更好地阐述道理。

通过这三篇作品的说明,很容易体会到唐诗和宋诗的不同风格,以我个人的看法,仍旧坚持一流唐诗,二流宋诗,至于哪首诗更好,也已经一目了然了。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如果有不同看法,大家也可以在我的评论区里畅所欲言。

文化,唐诗,宋诗,苏轼,王安石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