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本文第一部分呈现了有关考证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的新发现;第二部分通过与同时代相近产品之比较,展示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的特点;第三部分呈现其研制过程——年轻的周吉隆在青岛中山公园留影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研制过程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主要研制人周吉隆领导组织研制工作 周吉隆是共产党员。他有勇有谋,当年只有25岁。他勇于开拓创新,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而且做事情善于直接抓住问题要害。周吉隆凭借在开会路上与会造枪的铁匠周抡彦的一番交谈,就有了建立兵工厂的思路,在大队领导和亲人的帮助下,白手起家,仅仅两个月就建立起我军历史上第一座正规工业化兵工厂——圈杨家兵工厂,开创了人民兵工的新纪元。周吉隆在此前没有学过武器知识,完全是在干中学,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创造了一个奇迹。
周吉隆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创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加强管理,他在厂部下设机工、木工、枪弹、地雷、手榴弹、翻砂、烘炉、钳工等八个工种部,根据工人的技术特长进行精细分工。通过精细化分工,工人们各负其责,使圈杨家兵工厂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于鸿春负责技术研究和设计工作 于鸿春是掖县(今莱州)人,曾在沈阳的东三省兵工厂干过多年的技师,后来担任圈杨家兵工厂总技师,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操经验。东三省兵工厂规模大、设备优、技术新、重研发,有上万台机器设备,职员1000多名、工人2万余人,引进当时世界先进设备,产品质量优良,为国内一流兵工企业。该厂还成立了科学研究会,办有《东三省兵工厂科学研究会》杂志,各分厂厂长和技师作为委员,定期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学习探讨国内外兵器研发技术,以加强本厂技术研究工作。当时,于鸿春的技术能力在胶东八路军是首屈一指的。
九一八事变后,因为东三省兵工厂的规模大,设备较本土更为先进,日军便将大部分的火炮、枪械、全部掷弹筒以及配套弹药的生产交由该厂负责,改称“奉天造兵所”。日军侵华战场使用的武器和弹药有很大部分是由该厂生产的。于鸿春因不满自己制造的枪炮被用来屠杀同胞,便逃离兵工厂回到山东,在龙口的铁工厂谋生。
创建圈杨家兵工厂时,周吉隆老父亲不顾年迈亲自乘汽车赶到龙口,登门将于鸿春请到部队。于鸿春从此参加八路军,担任兵工厂的总技师,负责技术工作,在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指导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使用先进的深孔加工技术以实心钢材加工炮筒成为胶东兵工厂的基本技术,而其他根据地还在费时费力地用铁轨加工改制成炮筒。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技术借鉴八路军蓬黄战区兵器厂研制榴弹发射器的直接需求是部队迫切需要平射炮,兵工厂没有能力制造。厂长周吉隆一心要解决这一难题,与拥有深厚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于鸿春探讨。在栖霞路家沟时就开始反复研究探讨技术思路,确定了技术方案,设计出技术图纸,搬到蓬莱大庵庙后投入试制、试验阶段。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技术思路来源 八路军设计榴弹发射器,借鉴了以下武器:一是辽十四式37mm平射炮(仿大正十一式37mm步兵炮),质量轻便;二是日本多用途九二式步兵炮,轻便、多用途、威力大;三是日本八九式掷弹筒,轻便、威力大,使用方便。
日军使用八九式掷弹筒及配用的掷榴弹
日军八九式掷弹筒与掷榴弹
日军八九式掷榴弹及其剖面图,铜弹带为膨胀式弹带
日军八九式掷弹筒内设有膛线
因为这三种武器于鸿春都生产过,非常熟悉其技术特点。据东北兵工史《兵工史料第五辑》一书记载,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兵工厂改为“奉天造兵所”,火炮厂生产包括九二式步兵炮、掷弹筒在内的各型火炮。
由于蓬黄战区兵器厂规模小、人员少,仅有30余人,设备少得可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37mm平射炮和九二式步兵炮等装备只能望而叹气,无可奈何。因此重点研究了结构较为简单而技术含量高的八九式掷弹筒及掷榴弹。
重点研究参考八九式掷弹筒的先进技术 日军掷弹筒本质上是一门超轻型迫击炮,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较远,用来杀伤躲藏在隐蔽物后的目标,或在中远距离杀伤有生力量。它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单兵携带机动,对一线步兵进行伴随支援。
八九式掷弹筒是一件成功的武器,轻巧、便携、威力大、发射快,除了不能平射,几乎适用各种步兵战场。八九式掷弹筒口径50mm,全长413mm,发射筒长260mm,全质量2.7kg,筒身质量1.6kg,驻板质量1.1kg,驻板高60mm、宽67mm,最大射程700m,有效射程500m。为了提高精度,发射筒内制有8条膛线。
八九式杀伤掷榴弹,为无药筒、自带发射药的前膛装填掷榴弹,是八九式掷弹筒配用的基本弹药。它的外形与当时日本常见的山野炮用榴弹相似,但结构更为复杂。八九式杀伤掷榴弹质量830g,主装药室内装有145g TNT炸药,威力较大,杀伤半径5~8m,而同时期美军的M1 60mm迫击炮弹装药量才115g。八九式掷榴弹采用当时相当罕见和超前的高低压发射原理和膨胀式弹带。高低压发射方式,大幅提高了火药的利用效率,减小了发射的后坐力;膨胀式弹带,解决了前装式榴弹的闭气问题,提高了射程和射击精度。
日军对掷弹筒相当重视,1940年日军修改后的《步兵操典》,规定掷弹筒分队装备掷弹筒3具、步枪9支,每个步兵中队有掷弹筒9具,全联队共计81具,与轻机枪装备的数量相同。
提出技术思路设计出榴弹发射器
周吉隆厂长闻听八九式掷弹筒有如此多优点,就和于鸿春详细分析了它的结构和技术原理。于鸿春生产过八九式掷弹筒及掷榴弹,对其技术原理和结构特点非常熟悉,向周吉隆做了全面详细的讲解,强调八九式掷榴弹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精细,生产加工要求很高。周吉隆认为它就是有一个从高压到低压的过程,这个过程提高了效率,减小了后坐。看起来很复杂,但问题的要害是:只要能顺利实现变高压为低压,榴弹就能飞出去,大可不必拘泥于日本榴弹的结构和工艺,由此确定了高低压发射的技术思路。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两脚架收起状态)
枪机打开状态特写,可见击针已经锈死
确定采用高低压发射方式的原因是它的高效率非常明显,八九式掷榴弹质量820g,仅装填4.75g小片状无烟发射药。对比同期的步机枪弹数据,有坂6.5mm步枪弹,弹头质量9g,装发射药2.14g;有坂7.7mm机枪弹,弹头质量11.8g,装发射药2.79g;汉阳造步枪配用的7.92×57mm步枪弹,圆头弹弹头质量14.8g,装发射药2.8g;后坐力较大的俄式莫辛-纳甘步枪配用的7.62×54mm R枪弹(M1908 L型轻尖弹),弹头质量9.6g,装3.1g发射药;而后坐力强大的美国M2 12.7mm机枪弹(尖弹),弹头质量46.1g,装发射药16.2g;苏联B-32式14.5mm穿甲燃烧弹,弹头质量63.44g,发射药量竟高达31.0g,是八九式掷榴弹的近7倍。
美国60mm迫击炮配用的M49A2榴弹,全质量1.34kg,发射药基本药管装药26g,附加药包4个,每包2.27g M3方片药,其质量不到八九式掷榴弹的2倍,初速差不多,发射药量却是八九式掷榴弹的近8倍。
由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高低压发射方式的火药利用效率之高,无法不令周吉隆厂长动心。
八九式掷弹筒的主要缺陷是只能概略瞄准,不能直瞄射击;虽然有膛线,但是发射筒很短,造成射击精度不够高。周吉隆没有直接研仿八九式掷弹筒,而是针对它的缺点提出了要能直射,可曲射直射两用的新思路,由此研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
周吉隆大胆提出一种方案,既然八九式掷弹筒后坐力大幅度减小,索性把它改成一种肩射武器,即将发射管加长,以增加直射射程,再装上护手、肩托,成为能抵肩发射的新式武器,以便直瞄射击,这样可以曲射直射两用。于鸿春眼睛一亮,拍手称绝,但粗略计算一下,立即否决了这个方案。八九式掷榴弹质量830g,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太大,人体根本不能承受;再者八路军的材料差,承受同样压力的部件要更重些,导致武器质量较大,操作不便。于鸿春又按照这个思路重新进行全面设计,延长发射管、缩小口径,减轻榴弹质量,降低发射初速,以适应人体承受力,从而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武器。
新口径的选择,是于鸿春经过精细计算后,又和周吉隆等人反复权衡,在综合考量弹重、威力、射程、全重、携行性等诸多因素,通过对比发现35mm口径基本能够满足均衡各项指标的要求,故最终确定新武器的口径为35mm。选好口径后,于鸿春设计了击发装置和瞄准具,将其装上肩托、护手,外形类似步枪;又设计出八路军自己的高低压发射榴弹,并根据日本八九式掷榴弹配用的八八式引信设计了新引信;因为武器质量大,无法手持发射,为了射击稳定,特意装上粗壮的两脚架,整体外观像轻机枪。虽然技术上参考了八九式掷弹筒,但除了高低压发射原理,两者之间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款榴弹发射器完全是八路军兵工厂自主设计的一个新产品。它的成功研发,说明于鸿春的设计水平非常高超,在弹道学、金属、火工、弹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造诣很深,技术功底深厚。迁到大庵庙以后,在紧张施工的间隙,周吉隆带领兵器厂将设计好的图纸变为现实,试制了4支榴弹发射器。试验结果证明设计很成功,直射功能可以在100~200m距离内如同步枪一样直接瞄准射击,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低能简易发射药的射程就已经达到了600m,使用高能无烟发射药的射程将更加令人兴奋。这表明榴弹发射器的设计思路非常正确,由此,世界兵器界诞生了一种新式武器。
胶东兵工厂当时生产掷榴弹时,因为机械引信结构复杂,零件多且工艺精细,产量不成规模,导致掷榴弹无法量产。只有立足实际改进引信才能实现量产,为此,胶东兵工厂以改良的药芯定时引信代替复杂的机械引信,生产出大批掷榴弹,保障了部队的需要。八路军榴弹发射器配用的榴弹或可能也采用药芯定时引信,从而保障批量生产列装。
蓬黄战区兵器厂1939年底试制成功榴弹发射器后,五支队第一兵工厂搬迁到大庵庙与之合并,组建新的第一兵工厂,周吉隆担任厂长。不久,该厂遭到日伪军的大扫荡,此后于鸿春下落不明;1940年6月大扫荡之后,周吉隆调离兵工厂筹备北海银行造币厂,这种榴弹发射器也未再进行改进。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的重要意义
周吉隆领导研制的八路军榴弹发射器,不仅仅是发明了一种新式武器,还创造了武器多用途的新理念,只是八路军没有来得及充分挖掘便匆匆撤装。这种新的理念后来被美军发挥得淋漓尽致,并被各国军队所接受,榴弹发射器被誉为“步兵手中的大炮”。榴弹发射器是一种强悍的轻型面杀伤武器,可被用来对付有生力量、攻击火力点、破坏器材、打击轻装甲目标……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但可单兵携带、车辆装载,还可直升机搭载和水面舰艇携载,成为一种重要战斗支援武器。榴弹发射器被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广泛使用,其基本原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沿用。
蓬黄战区兵器厂标志碑,椭圆圈内为“八路”,方框内为“周吉隆印”
周吉隆于1980年代重回大庵庙,在标志碑前留影
蓬黄战区兵器厂遗址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独创,凝聚着胶东兵工人的智慧,充分展现了胶东八路军兵工人员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全文完)
重要通知! 帆布包已经上架,全新图案全新的尺寸等你选购! 编辑:曾振宇 丁涌强
操!美军的MK79榴弹发射器是山塞我们的
于鸿春应该是在残酷的扫荡中牺牲了,都是真正的抗日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