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丨冬日可爱
Edit丨黎安
有不少人觉得失望的,主要是觉得剧情的新颖度配不上“悬疑”与“反转”。
是的,主线剧情一点都不新,前有真实案例(不得不说制片方是取了原型授权的),后有法证先锋、柯南都有类似的案件,谈不上多令人惊喜,但要说这部戏的惊喜之处,个人觉得在细节上。
有人说失望,有人说细思极恐。到底细思极恐在哪里?
先说梵高的画。何非和李木子的情感联结是从梵高的《星月夜》开始的,梵高这条线也由始至终贯穿了他们的感情线。
《星月夜》这里不多说了,《麦田上的鸦群》是梵高在1890年7月创作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具争议的作品。在完成《麦田上的鸦群》之后的两个星期,梵高即举枪自尽。
我们可以看到,画面是骚动的,绿色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像是摊开的手脚,愤然伸进麦田里;人们不知道地平线和路的尽头究竟在何处;一群乌鸦骤然飞起,好像被枪声惊吓到一般。业界认为,这幅画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画面透露出不安、紧张、激奋的情绪,是梵高无言的绝命书。
这是何非向李木子坦白过去的画面,何非视觉的叙述,无疑是把自己美化了,但剧组应用了麦田暗示了何非的精神状态以及李木子对何非的信任给自己带来了死亡的结局。
《向日葵》,电影用向日葵代表李木子,片头枯萎的向日葵已经暗示了李木子的结局。
那个照相馆的房间,布景借鉴了《阿尔勒的卧室》。
签证到期前最后一天,陈麦和何非碰头的街景参照了《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梵高的《自画像》,电影用的是1889年9月这幅,当时的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寓意何非的精神问题……
还有哪些未注意到的细节?我想说,看一遍可能没办法完全发现。
比如我猜到了陈麦是曼曼,因为陈麦和李木子有相同的爱好——咖啡里面泡柠檬片。但我没把郑成也猜成是一伙的,不过在散场后马上想到,这个“警察”从未在警局里面出现过,而且当时那个警察局局长说“10分钟以后会议室开会”,那郑成又在外面“拦截”何非。
还有怀孕的细节,何非准备的那个烛光晚餐,李木子换发型了,她把头发挽了起来更有贤妻良母的感觉,可能暗示她做好了当何非的贤妻良母的准备(其它镜头她都是长直发),而且吃饭前她先摸了摸肚子。
沈曼为什么叫陈麦,因为颁奖的时候老外叫的空耳就是陈麦。
沈曼导戏的时候教Jane,手要缓缓抬起,要elegant,像天鹅一样。后面,当Jane成了假木子,她第一次与陈麦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抬手撩发的。
何非着急立案是为了继承遗产,他一开始就说了“得让我回去有个交代”。
当何非和陈麦到达“窝点”的时候,我还疑惑那个大块头为什么像是要把他们赶到什么地方一样,手脚太慢了,枪法也太不准了,后面……好吧。
李木子为什么要主动摘掉氧气面罩,是因为何非先动了手脚。在李木子被海底星空吸引住的时候,何非转到了她身后,拔掉她氧气管应该不可能,但应该可以拧开。而后李木子才会对何非做当初他叫她的手势“救我上去”和“我呼吸有问题”。
最后说说何非这个角色。很多人看完电影后非常上头,对这个人物恨之入骨,甚至有点波及到演员本身(看到有新闻说宣传的时候有人向何非的饰演者朱一龙扔易拉罐,请勿模仿,太危险了,我宁愿相信这个人是因为入戏过深一时冲动做出的行为,而不愿相信更坏的推测)。
首先,很欣慰大家嫉恶如仇,如果说当一个人做了这么坏的事,还有人为他开脱认为他不坏的,那真的是没救了;其次,演员和角色是要分开的,如果何非这么令人深恶痛绝,那么得感谢创作“他”的演员。
网上有不少人说,何非最后的痛哭不是后悔杀了李木子,而是后悔自己杀早了。
确实,这是一个合理的猜测;但即便猜测何非是后悔,我觉得也正常。
这是电影留给大家的开放性话题:你更愿意相信他已经坏到了极致,那么就是“杀早了”;你更愿意相信他仍有点善,那么就是后悔了也是没问题的。
因为何非这个人,并不是天生的坏种,所以对于他最后能保留多少人性、多少善良,每个人是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何非有几次梦到了李木子喊“何非救我”,加上讽刺拉满的彩蛋,很多事情都在我们一念之间,一念深渊,一念天堂,所以说,何非这个名字也是有点意思。
何非的出身并不好:酒柜老爸,赌鬼妈妈,无法支持他上大学的家庭,但直至他接触到赌博之前,他只是一个努力向上的普通人。还有,他当初救李木子的时候,应该是没存什么坏心思的,因为当时的他并不知道李木子的身份。
是什么令一个普通人,走上了魔鬼的道路?
就是赌博吧。
所以说,黄赌毒真的是一点都不能沾,这也是我们那么多公安队伍一生为止努力的方向,感谢他们!同时,所有人都请擦亮眼睛,不要觉得你可以凭爱感化他们,自珍自重,远离黄赌毒,远离人渣,颜值非正义。
从此,令人毛骨悚然的台词又多了一句“看海底星空吗”?
片尾曲挺好。
以上,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