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老老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清朝年间,黄山脚下往西70里处有个小镇,在镇上住着一个老实小伙,名叫王大福,因为母亲在他还小的时候就去世。
父亲非常疼爱妻子,因而接受不了打击,大病一场,大病治愈后,由于身体虚弱干不了农活,幸运的是,儿子王大福十分勤恳,很小就负责了家里的农活,父亲则负责家中家头细务,两父子才能勉强度日。
平时都是王大福一人负责农活,农活的过程中难免无聊。因此,王大福除了农活外,还会和时常飞来田中的鹦鹉雀聊天,讲述家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王大福也到了适婚年龄,父亲也十分着急到镇上到处打听哪里的姑娘适合自己的儿子,可惜王家家境贫穷,镇上的姑娘都纷纷拒绝。
一天,媒人上门介绍了同样到了适婚年龄的姑娘,名叫柳如枝。媒人送上画像,王父一看,柳如枝眉清目秀,婷婷玉立,王父十分满意。
王父担心地对媒人说:“我们家境贫寒,这么好的姑娘,我怕会看不上我儿子。”
媒人笑了笑说:“没事,她家中也是普通人家,到了适婚年龄,他们家也是急得不得了。这样我先让安排他们见面,如何?”
王父马上就答应了,并且和媒人安排了他们两个相见。两人相见后,王大福很快就被柳如枝的外形和气质吸引,柳如枝也非常欣赏王大福的勤恳。
其实,早在之前,每次柳如枝回家的路上,都看到王大福不是勤奋地农活,就是和鹦鹉雀聊天,柳如枝觉得他是一个有爱心并且靠谱的人,所以才让媒人过来找王父。
简单拜堂成亲后的王大福,柳如枝则在镇上的一间布行里帮人缝补衣物赚钱,王父依旧负责家中的家头细务,过上一阵子简单的生活。
在酒馆喝酒的林公子看到走过的柳如枝,迅速被她的外形气质所吸引,眼光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柳如枝,然后迅速命人打听柳如枝来历背景,林公子知道柳如枝工作的地方。
每隔三五天,林公子都会找个借口过去送上贵重的礼物,可惜柳如枝每次不收。林公子害怕柳如枝反感辞职,即使柳如枝不收礼物,他也会离开。
布行里面的人看到这么进取的林公子,都纷纷劝柳如枝离婚,嫁给林公子,这样才能过上好的生活。
林公子见多次还没成功,于是心生一计,找来了几个混混拦截柳如枝。林公子出现把混混赶走后,说:“我救了你,上面一起吃个饭?”
柳如枝见林公子救了自己,也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跟林公子到附近的酒楼吃饭。这是一个和柳如枝单独相处的机会,林公子又怎么可能放过。
吃饭的过程中不断献殷勤,并且送上了一条项链说:“收下吧,这只是一条普通的链子,就当初次见面的礼物。”
柳如枝拒绝,说道:“无功不受禄,不能要这份礼物。”
林公子也没有坚持让柳如枝收下礼物,临走的时候却偷偷把项链放到了柳如枝的包袱中。
回到家中的柳如枝打开包袱看到项链,马上吓得收了起来。晚饭过后不久,王大福和王父都睡着了。
柳如枝偷偷起床,拿出了项链戴在了脖子上,看着镜中的自己微微地笑了。自幼清贫的柳如枝,第一次戴上这么漂亮的项链,心里难免高兴。
自此,林公子的礼物越送越多,他们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王父觉得柳如枝越来越打扮自己,觉得十分奇怪,于是有一天终于忍不住要,自己偷偷跟踪柳如枝来到了山坡边。
发现原来柳如枝来到山坡是和林公子幽会,王父大惊失色,准备走回家中告知儿子。
柳如枝突然发现了王父,慌张地和林公子说:“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林公子听后,马上冲过去抓住王父,一手把他推到了山坡下。刘如枝看到吓坏了,站在原地。
林公子搂着柳如枝说:“没事,你以后就跟着我。”
回过神来的刘如枝说:“你送给我的首饰和银两还在家中,我必须回家取。”
林公子说:“我陪你回去。”
这时,有一只鹦鹉雀不停地围着正在耕田的王大福,无论王大福怎么驱赶,鹦鹉雀也不愿意离开,王大福由于常年和田里的鹦鹉雀聊天,突然意识到鹦鹉雀可能在告诉他什么。
王大福看着鹦鹉雀,鹦鹉雀马上缓慢地飞走,王大福也跟这鹦鹉雀走,来到了山坡下,发现了王父,幸运的是王父只是受了伤昏迷并没有死。于是马上带着王父回家疗伤。
鹦鹉雀看到王大福带着受伤的王父回到家中,鹦鹉雀就飞走了。
王大福发现家中已经空无一物,但是王大福也顾不上原因,只是专心地照顾好受伤的父亲,经过王大福的悉心照顾,王父终于醒了,把一切都告诉了王大福。两人都非常后悔为什么会娶了这样一个媳妇。
鹦鹉雀来到一位道人的前面不停地叫着,道人也读懂鹦鹉雀的意思,原来鹦鹉雀是乞求道人把她变成人形。
道人把鹦鹉雀变成人形说:“如今再赐你法术,如果害人则不得超生。”
鹦鹉雀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说:“谢谢道人。”
三年后,一位铁面无私的巡按来到了镇上,睡醒后发现床头上有一封信,巡按看过信后马上派人调查,最后把林公子和柳如枝抓了起来,并且终身关进大牢。
原来这三年内,林公子带着柳如枝做了很多不法的勾当,信中记录的是他们的罪行细节。
虽然柳如枝带着了家中的一切,王大福和王父并没有放弃,王大福依然勤勤恳恳的耕田维持家中的生计。
一天,王大福耕完田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位不舒服的姑娘坐在了树下,王大福出于好心,走过去看一些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
这时,姑娘抬头望着王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