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顶尖学霸,距高考百天突然跳楼,遗书中写道:一生看透两件事

语蓉聊武器 2025-03-15 07:12:37

“活20年,其实和活100年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谁能想到这是一个被誉为“学神”的高中生,在遗书中所留下的一句话!

年仅17岁的他就在学业之余,出版了70万字的史学著作,被顶级的历史学教授赞誉为:博士生也比不上他!

拥有大好前途的他,为何在高考前夕,悄然留下遗书,跳楼自杀?

为何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却表示活多久都没有意义?

1998年,林嘉文出生在西安的一个高知家庭里,从小就被知识熏陶的他也是天赋斐然。

在他的房间里,满满的都是各类书籍,小到生活常识,大到哲学伦理,父母从一开始担心他看不懂到后面也忍不住感慨:“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

相比于那些数学物理,他更喜欢历史,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历史让他沉迷其中,开窍过早加上与父母所学的方向并不一样,导致自己的内心世界只能藏于心中。

2013年,林嘉文开始读高中,由于曲高和寡,他在学校里面总是独来独往。

但是他的老师发现了他的天赋,并得知了他对于历史的热爱,于是鼓励林嘉文勇敢的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受到鼓舞的他,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写出了30万字的巨作,在2014年出版了《当道家统治中国》一书。

此书一出版就吸引了许多目光和热度,无他,唯“天赋”尔!

看到自己的书受到那么多赞叹,林嘉文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选择沉下心,细心打磨了两年,在2016年1月出版了高达40万字的《忧乐为天下》。

这两本书都特别的有深度,根本让人不敢相信作者才刚刚成年!

甚至被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看到,直言夸赞:“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达不到,带博士也带不到他现在这个水准。”

一时间,林嘉文名声大噪,引来无数媒体的争相采访,在学校里也从“怪人”变成了人人震惊的“学神”。

而这些完全与他的内心完全背道而驰,他并不是什么追逐名利的人,他只是一个喜欢历史的普通人,想将自己对历史的见解记录下来,仅此而已。

但为了热度的媒体并不在意他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深扒林嘉文的所有,并将其发布在网上,还自认为自己“免费”帮他的书推广了!

不可否认,确实给他带来了许多名誉,但是人红是非多,也招来很多人的嫉妒、曲解、诋毁和谩骂,对林嘉文生活和精神都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而现在正值高三的他,不仅要背负着沉重的学业,还要肩负起网友们对于“天才”的期待,以及承受着黑粉的“谩骂”。

无论他多么优秀,但是他也只是一个18岁的孩子!

在多方面的压力下,林嘉文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

2016年2月24日,在这个距离高考还有100天的晚上,林嘉文回到家说:“妈妈,我想吃一碗饺子。”

母亲听到后立刻着手准备,亲手包了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给他,在饭桌上,林嘉文没有再说历史,而是和父母聊起来日常。

父母虽然觉得有点反常,但觉得孩子估计是上了一天的学太累了,便在饭后安慰他说:注意身体,以你的能力不用太焦虑。

听到此的他,朝父母笑着应了声好,随后若无其事的回到房间,在电脑桌前打字。

母亲见儿子去忙了,于是便起身进厨房收拾碗筷。不料,碗筷刚刷一半,耳边就传来了“嘭”的一声巨响。

出于好奇,下意识朝窗外看去,就发现儿子静静躺在血泊中,人世不知......父亲出来查看情况时,则在儿子电脑上看到了大大的两个字:遗书。

二人飞奔下楼,看到那具穿着儿子衣服,血肉模糊的一具尸体,她直接瘫软在地,颤颤巍巍的靠着父亲,直到在救护车到的时候似乎才有了一点力气。

尽管医生经历抢救,但他毕竟是从26楼坠落,实在是无能为力。

在2016年2月24日的凌晨,林嘉文抢救无效离世。

这位年少的“传奇天才”就此陨落,而他留下的遗书更是让人泪目。

原来早在第一本书出版的时候,他就受到了一部分媒体和网络的侵害,整个人的生活都被影响,当时自己打磨的第二本书即将出版,加上学业的逐渐加重。

在2015年,诊断出抑郁症,一直在吃药治疗中,每次第二天看着母亲担忧的眼神,他总是说自己睡着了,实际上半夜总是惊醒,睁眼到天亮。

而第二本书出版后,看到的许多的好评,让他心里有了不少慰藉,却不想媒体对着他穷追不舍!

而这个懂事的男孩,还在遗书里表示对父母的担忧:

“希望我的父亲能知足,珍惜我的母亲,同时改掉自己......”

“希望我的母亲能振起精神来多抓抓工作,多去挣钱。这样若我父亲先离开,至少还可以维持生活......”

而后面的一句话,却让人心碎:“未来对于我而言早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我的离去不是消散,只是对自我孤独的排解罢了。”

这句话让人不禁心酸不已,这个本该拥有美好的未来的男孩,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使他无法承受,造成现在的结果。

甚至他还在遗书中表示:“烦请得知我去世消息的人,如果你们不理解我,那就请给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题发挥。”

对于这样的结果,让人觉得无比的惋惜,但他出版的两部著作,为历史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将会被后人所铭记于心。

这件事也让我们意识到,对于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太早的接触外面的名利,自己根本无法掌控,带来的更多的是压力和不安。

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加强对孩子内心的关注,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

信源:

新华网.西安18岁史学奇才因抑郁症离世 曾出版两本专著

55 阅读:34496
评论列表
  • 2025-04-08 12:02

    无良的媒体什么时候会被天谴

    用户10xxx16 回复:
    对,无良媒体各种恶意引导
  • 龚培 41
    2025-04-11 08:03

    还是没有把书读通透,没有更高纬度的思维。老话说就是钻牛角尖了。真正把书读通透了就会心怀天下,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特别是他对历史那么热爱。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家国情怀的故事,如果没有大的胸怀,那就老老实实的做一个普通人,好好生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样的结果是最差的

    农业智慧心 回复:
    外国人已经说了,鞭策你去努力
    用户85xxx95 回复:
    难道不是吃了太多的抗抑郁药物?几乎所有自杀行为的发生,都是抗抑郁药物给的勇气。详情可以看药品说明书
  • 2025-04-11 00:51

    这种人是读书读疯了,变精神病人

  • 2025-03-20 03:16

    书读多了曲高和寡,活着没意思了!

    像花儿一样灿烂 回复:
    说的真对
    若非命运庇护 回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无定铆,险
  • 2025-04-11 06:42

    是不是从根反思一下 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思想 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就是刷题 没有实践生活 大米 白面蔬菜 认为就是拿钱买出来的 根本不知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有时间刷手机视频 几乎没有了亲近大自然 没有 天真烂漫

    等一个开始 回复:
    加点标点符号啊,看着难受[笑着哭]
  • 2025-04-11 16:32

    人生就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旅行,多活少活,都没有意义。他这纵身一跃,脱离了凡俗的人间。

  • 2025-03-20 10:08

    知识解决不了性格的缺陷![祈祷]

  • 2025-04-13 10:42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不太苟同,我认为绝大部分人是把它当做座右铭的,并且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但是还有一群人是不为利的,他们奉行的理念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视名如生命,他们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如唐之魏征、明之于谦。还有极少数人不为名利所动,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如明之徐霞客,他就生活在自己对名山、大川、河流的热爱之中;再如明之王阳明,终其一生,他始终沉湎于“格物致知”的精神世界,这类人都会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完一生,这类人由于特立独行,所以他们不会被世俗的人所接受,在俗人眼里,他们都是怪胎,实际上这类人都是充满大智慧的人。林嘉文其实应该是象王阳明一样的人,他忠情于历史领域,本可以静静地品读历史,沉淀心境,奈何抑郁症抢先占领了他的精神领域的主阵地,悲哉!

  • 2025-04-09 14:02

    人的思想境界和对事物的了解突破了普通人的范畴,就面临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因为他看透了好多东西。也了解了好多。然后产生了极端的想法。归根结底还是感悟不够深,层次不够高。

  • 2025-04-09 07:42

    终于活明白了

  • 2025-04-11 17:42

    现在有抑郁症和其它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以前多了很多,从大人卷到孩子每个人都活得很累。

  • 2025-04-08 15:31

    读书读傻了,读的脑子有病了,对外界事物产生负面影响,慢慢没有幸福感了

    世界如此浮躁 回复:
    哲学和历史不能瞎读
    用户42xxx70 回复:
    他是读的有病了,哲学和历史应该能让人更通透,不是读的不想活了,他把时间都用来读书了,慢慢的精神状态大的得抑郁焦虑病了
  • 2025-04-09 08:52

    二十年,一百年,都只是宇宙的一瞬间

  • 2025-04-09 08:25

    慧极必伤,他已经病得不轻了,看他那些文字就能有窥探一二,跟媒体没啥关系

  • 2025-04-11 20:01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 2025-04-11 15:42

    人不能活得太通透,浑浑噩噩也是福

    用户10xxx14 回复:
    是的,混日子也是好事
  • 2025-04-13 08:28

    他以走进历史!成为历史!一路走好吧!孩子。

  • 2025-04-13 14:28

    过早成熟的表现,他的17岁已相当于别人的80岁

  • 2025-04-13 12:04

    “抑郁症”这病名太扯淡!部分抗抑郁药有“诱导自杀”的毒副作用根本没人去理会

  • 2025-04-11 23:53

    愿天堂的你有朋友,有知己,能够活的高兴且自由。不为他人眼光,言语而伤怀

  • 2025-04-11 12:21

    少年得志,必有其觞。

  • 2025-04-10 10:29

    可惜呀!可能是没有得到这个年龄应该得到的欢乐,过的有些枯燥。

  • 2025-04-11 06:38

    人有先知先觉,后知后觉,无知无觉,太聪明不好,无知无觉最幸福

  • 2025-04-11 08:52

    做为80后,还是农村,很努力的想知道抑郁症是什么,想了又想还是不知道。做为80后抑郁和父母的小棍子表示是一样的,哪有时间让你抑郁哦[流鼻涕]

    XB_WOLF 回复:
    抑郁症虽是精神出了问题,但身体上确实有病变,农村60后,甚至50后都有人发病,不要简单理解为思想上的问题,我也是最近接触过一些病人和精神病医院才知道的,有人是遗传的,到一定年龄才发作,原本开朗活泼的人也会得病,发病期间情绪还好,身体难受,自己不知道啥病,当胃病、心脏病、胆囊病治疗几年无效后,偶然发现是抑郁症。
    恩格拉拉里克 回复:
    我也不信抑郁,就像精神病持证作案
  • 2025-04-09 10:27

    这就是武侠小说里的走火入魔吧

  • 2025-04-11 09:46

    天呀,孩子你怎么啦?不应该这么想啊!你这么优秀这么有睿智不该被人言所左右。。心里挺难受。孩子太懂事了也不是好事

  • 2025-04-08 13:19

    有病了,还需要研究,我们村一个疯子说,人都傻着呢

  • 2025-04-11 08:24

    人的一生难得糊涂啊

  • 2025-04-11 09:08

    他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他的离开只是静静的回归。

  • 2025-04-11 11:22

    哎,大隐隐于市吗。自己有追求,自己去追,摈弃外界的不必要的东西。

  • 2025-04-13 17:45

    看透了这个世界的人,绝不会有压力,也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 2025-03-23 22:27

  • 2025-04-11 10:24

    经过全世界的验证:高智商的人群往往情商相对比较低,所以孤独,抑郁

  • 2025-04-11 12:16

    自杀是一种精神分裂症。无法避免

  • 2025-04-11 09:52

    读书多了废了心情走了就走吧毛用都没有

  • 2025-04-11 12:36

    一点抗压能力没有,这种人再聪明都没用

  • 2025-04-11 15:59

    天才是孤独的

  • 2025-04-11 17:28

    混蛋父母,不懂培育孩孑,性格\心理\态度\情怀…都是必须的且非常重要的,只学技\术\法等知识是愚蠢父母才干的事

  • 2025-04-13 06:28

    人的境界不一样,曲高和寡是因为没有遇到知音。这个年纪想不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没必要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想

  • 2025-04-13 11:40

    历史读多了确实不是好事,没有那个身板,担不起那个重量

  • 2025-04-13 19:51

    一路顺风的学霸最易有忧郁症自杀率及高 反之渣学孩经历各种的惩罚经历却成了勇敢的学生

  • 2025-04-13 21:55

    人只有健康的活着,才是最幸福的。

  • 2025-04-13 19:23

    女乒决赛后采访出现的那一幕,也让我们这些外人都看不下去[笑着哭]

  • 2025-03-30 20:05

    这是想穿越回到过去吗?

  • 2025-04-11 10:07

    当今社会,自尊心强、面子思想严重的人活的跟累,这个社会适合厚脸皮、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生存!

  • 2025-04-12 02:16

    太可惜了

  • 2025-04-11 07:14

    年龄承担不了所拥有的东西。这样的孩子可以走点弯路等等年龄和经历。

  • yy 1
    2025-04-11 13:16

    大家都重视学业,没人在意孩子内心,现在的教育出了硬学,没给孩子带来什么好东西

  • 2025-04-13 15:48

    世上的事千千万是数不清的,打鱼做菜做导弹各是一件事,学了一点东西就自认为看透世间,人世间最主要的是研究和享受两大类,会让人痴迷,

  • 2025-04-14 22:01

    太遗憾了

  • 2025-04-20 21:49

    人生书读厚再读薄,岁月阅历的打磨才能通透,可惜太早慧了

  • 2025-04-11 13:59

    人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快乐和意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人生。其实,有些大文盲活得挺快乐的。

  • 2025-04-11 13:24

    现在已经没有德、知、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和为国效力争光的主要目标,读再多的书什么学霸都是扯蛋。

  • 2025-04-11 21:22

    凡是独往独来的人大多都是走极端,这就是不同人!目光短浅,心胸狭小成不了材!

  • 2025-04-11 13:11

    这跟媒体什么事,你写得一本好书受到媒体关注不是很应该吗?如果写得一本好书没媒体关注你又觉得忽闷,怪媒体天天去报道那些娱乐圈八挂事。

  • 2025-04-11 21:00

    过劳者死,过慧者天收

  • 2025-04-13 23:45

    合适的年级做合适的事

语蓉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