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江西发生了一场车祸,29个生命差点就此消散。

就在死神即将降临的时候,一个身着白色上衣的陌生男人挺身而出,将受伤的乘客一个又一个的拉到安全地带。
直到消防员的到来,这个男人才消失在现场,半个月后,昏迷的少女在病床上突然惊醒,抓着母亲的手说:“救我的不是消防员!”

身边人都觉得她是记忆混乱,却不想这个男人被找到后,所有人都被这个男人的身份惊呆了!
2006年7月9日下午4时30分左右,江西省南昌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旅游大巴在行驶过程中,为了躲避突然窜出的的农用车,司机下意识急打方向盘。

却不想道路旁边正好是个高达2米的水沟,不小心就撞了进去。
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大巴车瞬间变形,前窗的玻璃直接被撞得粉碎,乘客们都被卡在变形的座椅之间,无法自救。

更糟糕的是,车辆的油箱在撞击中破裂,汽油开始泄露,车厢的温度也在渐渐升高,一旦遇到明火,后果不堪设想。
也有不少受伤较轻的乘客尝试自救,但被卡住不好用力,加上身上的疼痛,多次尝试无果后,也渐渐陷入了昏迷。

就在这时,车厢外传来一声声急促的呼喊。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男人,手持镰刀,奋力砸碎了车窗玻璃,钻入车厢内开始救援。
随着一个个的乘客被救出,这个男人的体力也逐渐丧失,可是车里还有人!本准备继续撑着去救援的他,看到了消防员和医护人员的到来,简单休息后便悄然离开了现场。

“快叫医生!海燕醒了!终于醒了……”
在医院昏迷了足足半个月才苏醒的龚海燕,是这辆旅游大巴的导游,也是这场事故中受伤最严重的人,她望向面前这个激动的女人,脑袋除了疼痛就是茫然。

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医生进来检查,发现海燕患上了失忆症。
父母对于失忆的事情并不在意,只要女儿平安健康就够了,却不想就在医院治疗恢复的时候,海燕常常被噩梦惊醒!

每到深夜,她就会梦到大巴车上的场景,遍体鳞伤的乘客,满是鲜血的座椅,还有紧紧压在自己身上的栏杆,让自己喘不过气。
每每觉得自己要死去的时候,耳边就会传来一声声呼喊:“你不要睡觉,我一定会救你出去的,坚持一下……”

然而,当她奋力挣开眼睛,看到的不是消防员也不是武警,而是一个敦实的陌生男子,身上满是鲜血,看得出他已经筋疲力尽,但他却从未放弃海燕。
最初梦到这个场景的海只以为是自己是“应激性创伤综合征”,可是随着治疗,记忆渐渐恢复,她也意识到那不是记忆。

再一次在睡梦中惊醒,海燕紧紧抓住母亲的手,说:“救我的不是消防员,我想见见他!”
父母体第二天就联系了收集事故报道的记者,拿着所有现场拍摄的所有照片,让海燕仔细查看,但是所有照片里都没有那个男子!

甚至父亲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表明:龚海燕是由消防员扛出车厢的。
海燕很感谢消防队的付出的,但自己坚信,一定另有其人。

热心的记者小毅得知此事后,发布了一篇名为《救命恩人,你在哪?》的报道,并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在周边进行调查,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那个“白衣男子”。
并不死心的小毅转头就去采访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和武警。

消防员赶到现场的时候就发现27名乘客在车厢外面,只有导游和司机自己在车头卡住。
着急救人的他们并没多虑,果断用切割机锯断钢管,救出海燕和司机。
而这与海燕的梦境并不一样,小毅陷入了犹豫,要不要告诉海燕,你的梦是假的。

这时,小毅接到了一位车祸受害者的电话,名叫小凌,她说看到报道就打来了电话,在事故发生后比较幸运的她伤势较轻,还在第一时间就被那位男子救了出来。
但是当时手机已经损坏,就借了手机联系家人,却不想现场太乱,后面也没找到他,因此留下了手机。

小毅通过手机里的信息,找到了这个英雄的个人信息,在记者的帮助下,几位被救者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这个做好事不留名的男人叫熊文清,年仅23岁的他,面对记者的采访,脸上满是害羞和腼腆。

据他所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当时那个场景,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不去做的话自己内心有愧。
对于他来说,帮助人只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不是为了对方可以多么感谢自己,所以连手机都没有去找寻过。

他还不禁感慨,幸好自己练过,不然体力跟不上,也救不了这么多人。
记者这才了解到,这个看起来仅仅是个普通职员的男人,曾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甚至在1998年和2002年的江西省运动会上分别荣获62公斤级、77公斤级举重冠军。

后来因为半月板受伤,无奈之下在2003年退役,后被分配到公路开发公司,先后做了收费员和驾驶员。
但是他本人却从没松懈过锻炼,他热爱举重,现在更感谢举重,让他有了救人的能力。

此事件被报道出来后,他受到了江西交通厅奖励的一万元奖金,并授予他“劳动模范“的称号。
而善良的他却在得知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因为经济原因辍学后,直接送去了学习用品。并捐赠了1000元,剩下的部分也全部贡献给贫困学生。

一生中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天灾人祸,而人类在这些面前就显得极其渺小,但是我们有无数的平凡英雄在背后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信源:江西日报:《熊文清:英雄无悔》
央视新闻:《道德楷模 文明风尚,熊文清:凡人有大爱》
新余日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唱响“渝路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