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胆囊息肉患者,要避免息肉不断长大,治疗这4步缺一不可!

苹果谈健康 2025-04-24 09:20:38

大家好,我是中医路医生。

现代人经常食用油腻食物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会损伤脾胃,导致水湿不化,可能诱发胆囊息肉。那么,面对胆囊息肉,我们应该如何调理呢?

首先,要标本兼治。胆囊息肉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时应同时针对症状和病因,一方面消息肉,另一方面调整内环境,预防复发。在治标方面,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能够消除息肉的中药,如乌梅、鳖甲、白僵蚕、蝉蜕和全蝎等,再配合大黄、片姜黄行气活血散结,诸药合用,使气机升降协调,消除息肉。

其次,要审证求因。这意味着在诊断和辨证的同时,还要关注病因的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胆囊息肉有内外两个病因,外因通常是寒邪侵袭,阻遏阳气,导致阳气郁结化热,气郁又容易导致水湿痰饮内生,形成湿热内蕴的症候,此时可加入清热利湿的中药,并配合玉屏风散补脾益气固表,预防复发。内因则可能是由于患者情绪不畅或饮食不节导致,需要配合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的中药。

第三,要固护脾胃。中医认为肝胆疾病易影响脾胃,因此胆囊息肉治疗中需要保护脾胃。可以在方剂中加入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的中药,或配合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等消食和胃。

第四,要截断病势。也就是说,在用药时要阻止疾病的发展,防止病情迁延日久难愈。如在初期,患者表现为肝气郁滞,常配合健脾渗湿的茯苓、白术、白扁豆等。在中期,胆囊息肉患者可能表现为湿热内蕴,常配合祛痰化瘀的桃仁、川芎、郁金等。对于瘀结明显的患者,可以加入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的中药,以防止最终发展为痰瘀互结的难治病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差异,应在中医辨证后进行个性化的配伍使用,不能盲目照搬,以免延误病情。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1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