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电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然而,农村电商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农村电商培训体系,以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呢?
一、农村电商人才短缺的现状当前,农村电商人才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土从事电商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知识面窄,缺少带头人,缺乏组织性;二是虽然近几年高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有很大发展,但电商本身是一种对实践要求比较高的市场模式,涉及管理运营、实践操作、资源整合以及具体的战略定位和实际运营等问题,高校培养出的电商人员难以立刻适应市场需求;三是农业产品层次差、利润低、消费人群购买力差,电商人员收入低,从业吸引力不足。根据某大型平台数据,未来几年农村电商将存在300万左右的人才缺口。
二、建立农村电商培训体系的关键点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短缺的现状,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构建这一体系呢?
(一)明确培训目标
培训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训目标。这包括培训的总人数、实操型培训的比例、培养的本地讲师数量、打造的农产品营销网红数量等具体指标。例如,某地区在制定农村电商培训计划时,明确提出要培训总人数不低于5000人次,实操培训比例不低于60%,培养本地讲师3-5名,打造具有本地知名度农产品营销网红6-8人等目标。这些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为培训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方向。
(二)开发本地化课程体系
农村电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开发本地化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这需要根据本地主要网销农村产品,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趋势、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开发出一套适合本地电商发展的课程体系。同时,拍摄电商课程视频用于网络教学,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三)注重实操培训
实操是电商培训的核心。因此,培训体系应加大实操培训的比重,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实操指导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电商实操技能。例如,在网店开设、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重点实操培训,并完善培训后服务机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四)强化跟踪服务
培训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需要长期的跟踪服务。因此,培训体系应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对已培训人员进行定期回访和跟踪服务,提供辅导、孵化等定向服务,提高培训孵化率。同时,建立农村电商培训转化机制,加强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的对接,促进学员就业创业。
三、专家与群众观点(一)专家观点
某电子商务专家指出:“农村电商培训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共同参与。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高校应加强电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层次、复合型的电商人才到农村发展。”
(二)群众观点
一位来自农村电商创业者的声音:“我参加了当地的电商培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但是,培训结束后,我仍然感到有些迷茫。如果培训机构能提供更多的跟踪服务和创业指导,我相信我会更有信心地创业。”
四、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与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农村电商培训体系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电商培训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美国的一些高校和培训机构,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电商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电商培训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这些经验为我国农村电商培训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争议话题讨论在农村电商培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争议话题。例如,一些人认为,农村电商培训应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实操技能更为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农村电商培训应兼顾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是实操技能的基础和支撑,而实操技能则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检验。因此,培训体系应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操的复合型人才。
六、未来展望展望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农村电商培训体系将不断完善和成熟。一方面,政府将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高校等社会各方也将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同时,随着新兴电商模式的不断涌现和电商技术的不断创新,培训体系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七、结尾农村电商人才短缺的问题不容忽视,而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既懂理论又懂实操的复合型人才,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农村电商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