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南京华兴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车间,一股热气腾腾的生产场景扑面而来,行车吊运着各式“大块头”反应釜来回穿梭,这些产品将被销往国内外,应用到石油化工等领域。


坐落于汤山街道上峰工业园的南京华兴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2023年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反应釜、换热器、塔器等各类化工设备和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具备年产1.5万吨各类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品长期供应中石化等国内龙头企业,更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块头”→“高精尖”
“我们在化工设备这个细分市场已经‘摸爬滚打’23年,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确保拥有核心技术和产品。”2013年博士毕业的宋愚从父辈手中接过创业“接力棒”,成为南京华兴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理论结合实际,边摸索边创新,宋愚说,“大块头”并不意味着“粗大笨”,也可以是“高精尖”。在她的带领下,公司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南京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每年将营业收入的4%用于研发。企业的“拳头产品”平推流反应釜打破了行业壁垒,实现国产替代,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反应釜对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宋愚表示。

据宋愚介绍,反应釜的重量一般在几十吨左右,制造工序多、周期长,设备都是按照订单来生产。根据客户提出的设计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每一个产品都是一种创新。南京华兴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现已获得专利授权33个,其中发明专利5个,实用新型专利28个。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宋愚表示,华兴将以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开辟东南亚、非洲等市场,今年一季度企业订单饱和,预计全年营收将增加10%以上。“发展过程中,汤山帮助我们协调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让我们一门心思搞研发、拓市场,没有后顾之忧!”宋愚说。

目前汤山街道规上工业企业72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他们将会继续针对企业各自的发展特点,精准匹配各类政策,同时及时响应企业诉求,持续深化与企业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