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省扶沟县吉鸿昌烈士纪念馆,“民族英雄吉鸿昌”七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吉鸿昌写下的题词。
已在纪念馆工作10年的讲解员张艳娜说:“每天都有群众到纪念馆参观展览,缅怀先烈,吉鸿昌烈士的精神不仅激励着扶沟县人民,他的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1930年,国民党向中央苏区发动反革命“围剿”,蒋介石令吉鸿昌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对吉鸿昌采去恩施并实施技俩,给他送来了河南省主席的委任状。
吉鸿昌不愿意执行“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政策,拒绝了高官厚禄,撕毁了委任状,为此,他被蒋介石撤销职务,被迫“出国考察实业”,实则是变相流放国外,对此,吉鸿昌挥笔写下“松间明月长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的条幅以明心迹。
在国外,吉鸿昌每到一处都向侨胞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侨胞们十分振奋,在一个集会上,一位青年侨胞高喊:“吉将军,你快回国把军队整顿起来,我们一定要做你的后盾!”
吉鸿昌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辜负同胞们的热望,誓死也要把日寇赶出中国,中国人绝不能做外国人的牛马!”当场就有十多个青年侨胞要求跟着吉鸿昌回国抗日。
“淞沪会战”爆发后,吉鸿昌秘密回国,1933年,吉鸿昌等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攻克了塞外重镇多伦,击毙日伪军千余人,声威大震,9月,部队进入平北山区,陷入国民党军重围。
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下令对吉鸿昌“就地枪决”,在就义的前几个小时,吉鸿昌要了笔墨和信纸,写了一封遗书。
时候到了。吉鸿昌披上斗篷,就像平时出门遛弯儿一样走了出来,从容走向刑场,走着走着,他忽然停下,捡起一根树枝,在刑场的土地上挥手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以诗,荡气回肠,震撼人心。
写罢,他对特务们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着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特务们惊讶地问,“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吉鸿昌说。
椅子搬过来了,吉鸿昌面对枪口坐下,对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的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
行刑前的特务被他的凛然正气吓得发起抖来,“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在我的身上的!”
持枪的凶手都愣住了,只好走到前面去,和他脸对脸举起了枪。
枪声响了,吉鸿昌仰靠在椅子上,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而他的妻子胡洪霞得知噩耗后,急匆匆冲向刑场,只想领回丈夫的遗体,为他举办一个葬礼。
然而监狱管理人员却向她索要八万大洋,胡洪霞忍痛卖掉他们的房子,将丈夫的遗体接回家,在整理吉鸿昌的遗体时,她发现一张沾满血迹的纸条,上面写着“不要告诉我的妻子,不要将我厚葬”。
胡洪霞看后,泪如泉涌,厚葬完后,胡红霞带着孩子们东躲西藏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胡洪霞作为烈士家属,受邀登上天安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