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书唐代诗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点画硬朗,猷劲洒脱

禅书愿悟道 2024-06-16 11:36:38

唐代诗人辈出,诗词风格多姿多彩,其中,边塞诗是唐诗的一大流派,代表诗人有高适、王昌龄、岑参等。而李益,虽不及上述三者有名,但也是边塞诗派的好手。

李益有一首七绝《夜上受降城闻笛》,就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曰: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发戍边将士思乡的七绝名篇。全诗通过描写边城荒凉的景象,战士们在皎洁的月光之下,目之所及,无边的沙漠如深秋的寒霜冷雪,凄惨荒凉,远处传来幽怨的芦笛声,更显空旷寂寥,强烈增添了将士们思乡的无尽愁绪。

通篇意境空灵,把景、声、情融为一体,情感层层递进,情绪喷薄而出,余味无穷,感人至深。

毛主席从战争中走过来,明白战争的残酷,自然也体会得到古时戍边将士们的心境,对这首诗也多有诵读,并曾书写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毛主席的墨迹。

此书法小品笔势连绵灵动,点画方圆结合,猷劲洒脱,一股硬朗之气息扑面而来。

书作字体行笔方刚,点画清爽锐利,转折明晰硬气。如开篇落笔的“回”字,向右上斜逸取势,笔画线条方扁,棱角分明。

接下来的“乐”字,藏锋方角起笔,行笔迅捷,转折果断,顺势带出下面的“峰”字和“前”字,通过牵丝连成一体,如飞泻而下的流水,清冽沁人。

后面的“沙”字、“似”字、“受”字、“不”字、“夜”字等,露锋落笔,尖入尖出,锋芒毕露,锐不可挡。

篇章字体开朗大度,不拘一格,如第一列的“峰”字,第二列的“城”字,第三列的“吹”字,第四列的“芦”字,最后一列的“望”、“乡”等字,或欹侧或张放,绝无畏缩拘紧之态。

毛主席的书作,虽是平平常常的摘录书写,在方寸之地,仍能感受到不凡的气势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核。

1 阅读:1

禅书愿悟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