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书戴叔伦《转应词》,中锋用笔,圆融沉劲

禅书愿悟道 2024-06-10 12:13:43

唐代诗人戴叔伦在那个诗人辈出的年代,虽然说不上有很大的名气,但也是聪慧过人,博闻强记,才华出众。他的诗,题材广泛,特别是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揭露统治者昏暗丑恶的,有同情百姓民生疾苦的,有慨叹羁旅离愁别绪的,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

戴叔伦有一首古体诗《转应词》,写得很有意思,我们来读一读:

边草,

边草,

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

明月,

胡笳一声愁绝。

这首诗运用古体曲辞体裁,语言直白,简洁明快,描绘了高山草原边塞的凄美风光以及戊边将士的英雄无奈。诗人通过寥寥数语的承应转折,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边塞的荒凉景象,好像带领我们置身于边疆现场,使我们感受到边塞的无尽孤寂和战争所带来的苦难,进而表达了对故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令人顿生感伤惆怅。

毛主席从战争中走过来,也是诗词大家,对战争的残酷自然也是感受至深,对戴叔伦的这首诗,自然也深有体会,并曾书写下来,我们看一看毛主席的墨迹。

毛主席此书作,十分有特色,点画全以中锋行笔写出,所以我们看到,不论是大字小字,每一笔都充满力量,如浑圆细硬的铁丝,但点画又非常融和润泽,柔韧中带刚强,力道内蕴,蓄力待发。

全诗有多个重复的词句,毛主席在书写时,极尽变化,新颖别致。如“边草”二字,出现了三次,但毛主席对每个“边草”的词,写法都不同。第一个“边草”,写得较大,圆润厚实;第二个“边草”,以两点代替,简洁疏朗;第三个“边草”,结体、笔画的轻重都不同。

后面的“明”字和“月”字,也出现了三次,书者也通过字体的结构和点画轻重大小的变化,使得这些重复的字词,写得姿态各异,精彩纷呈。

通篇书作的章法、字体大小的编排搭配,参差错落,非常和谐相称。这篇书法小品,把中锋行笔的特质完全表现出来,使我们感受到线质圆融沉劲、正统流丽的迷人魅力。

0 阅读:1

禅书愿悟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