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裔中国人米勒:国产乙肝疫苗功臣,死前叮嘱日本妻子别离开中国

高升评历史 2024-11-26 09:15:06

白衣战士与乙肝疫苗的诞生:汉斯·米勒的中国传奇

有人说,英雄总是与时代相遇,但汉斯·米勒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是自己选择了与苦难相遇。一个德国医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从八路军战地医院走到乙肝疫苗研发的最前线。他的一生,跨越了战争、信仰与科学的边界,甚至在弥留之际,他也没有忘记叮嘱妻子“不要离开中国”。

战争与流浪:他从德国走到了延安

1939年,汉斯·米勒登上了一列驶向未知的火车。他并不是游客,而是一个无处可去的“流浪者”。生于德国的他,因犹太血统成为纳粹追杀的目标。在父亲的安排下,他去了瑞士留学,结果连瑞士也不愿收留这位“惹麻烦”的年轻人。最终,他的命运与中国连结——一个他未曾设想的遥远国度。

初到中国的米勒,几乎是带着“投奔希望”的心情。他联系上了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通过他们的安排,米勒成为了一支运输队的一员,将满载医疗物资的车队送往延安。这一路颠簸,足足花了四个月,但当他站在延安的黄土高坡上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片土地值得去守护。

在延安,米勒很快就被安排在八路军的战地医院担任外科医生。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缺医少药的环境下,米勒亲眼目睹了无数士兵在伤病中倒下。白求恩的牺牲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曾在白求恩追悼会上说过一句话:“我要成为一个白求恩式的大夫,为正义事业贡献一生。”

爱与信仰:他选择留在中国

如果说战争让米勒与中国结缘,那么爱情则让他真正扎根于此。在解放战争期间,米勒遇到了自己的妻子中村京子——一名日本护士。与米勒不同,京子的故事带着几分戏剧色彩。她本是伪满洲国的一名实习护士,因日本战败留在了中国。起初,她是“被迫”与八路军共事,但渐渐地,她被八路军的奉献精神打动,主动加入了这支队伍,成为了一名“国际八路”。

米勒与京子的相识,是在战地医院的一次合作中。两人都忙于救治伤员,起初并没有太多交集。但久而久之,这对跨越国籍的组合发现,他们在战场上的默契远远超过了语言上的隔阂。最终,他们在战火与救援中走到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米勒放弃了返回德国的机会,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他说:“我已经把一切交给了这片土地,未来也属于这里。”他的选择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一次彻底的告别,告别了自己的祖国,告别了可以更安逸的生活。

乙肝疫苗:从零开始的战斗

时间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大爆发”——乙肝病毒的肆虐。1970到1992年,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达到了1.2亿,每年约40万人因肝炎并发症去世。面对这样严峻的局势,中国需要一场医学上的“突围”。

米勒作为北京医学院的副院长,在乙肝疫苗的研发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当时,中国连一套完整的乙肝病毒检测设备都没有,更别提疫苗的研究了。1972年,中日建交后,米勒陪同妻子前往日本探亲。他并没有浪费这次机会,而是拜访了当时的日本肝病专家西冈久寿弥,带回了乙肝检剂和先进技术。

一切从检测开始。米勒意识到,如果能掌握乙肝病毒的检测技术,就等于迈出了疫苗研发的第一步。为了攻克难关,他将任务交给了他的得力助手陶其敏。陶其敏是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接受了米勒的安排,前往日本学习血凝法检测技术。几年后,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乙肝检测技术,而这也为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石。

生死抉择:注射乙肝病毒的背后

研发乙肝疫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当时,米勒和他的团队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缺少实验对象。为了验证疫苗的效果,米勒甚至主动提出将乙肝病毒注射到自己身上。他的理由很简单:“我已经老了,就算失败了也无所谓。”

这一提议一度让团队成员哑口无言,但最终,陶其敏接过了这个危险的任务。为了实验成功,她亲自注射了乙肝病毒,并用自己的身体进行疫苗。这种冒险精神,在当时的医学界堪称壮举。

几乎是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米勒和团队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这一成果,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也让中国在与乙肝病毒的斗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汉斯·米勒的一生,是一部中国现代医学的“活教材”。从战地医院的外科医生,到乙肝疫苗研发的幕后功臣,他用行动诠释了“国际主义战士”的内涵。有人说,米勒的选择是偶然的,流亡让他来到中国,但真正让他留下的,是这片土地上无数普通人的坚韧与牺牲。

1994年,米勒在北京去世,临终前,他叮嘱妻子:“不要离开中国,让我的信仰延续下去。”如今,年过九旬的中村京子仍然生活在北京,用她的生活书写着他们共同的信仰。

有人说,米勒是一个外国人,却比很多中国人更像中国人。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场面,却藏着让人久久难忘的温度。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