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谈和珅:你只知道是个“大贪官”,却不知他有多厉害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2-05 16:24:10

【前言】

在咱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么一个人,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让后辈们谈起来那是兴致勃勃。这人便是乾隆年间红得发紫的和珅。

和珅的一生那可是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的味道。他在仕途上曾登上无人能及的高峰,可后来又因失势落魄,最终落得个自缢身亡的结局。和珅这令人唏嘘的一生,映照出了一个时代的模样。

有人觉得和珅是个权倾朝野的奸臣,也有人认为他是忠心为国的良臣。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善恶交织,对他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一语定论。我们应该更为全面地去看待和珅的整个人生,在赞扬和批评之间寻得一个平衡。

【一、贫苦童年激发进取心】

1723 年的某一天,在北京城西边郊外的一处破旧民宅中,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这个满族小娃娃便是日后让乾隆朝声名远扬的和珅。和珅出生于一个逐渐衰败的满族人家,他的父母早早离世,他和弟弟相互依靠着生活,童年岁月是在贫困当中度过的。

小小的和珅身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袍,蜷缩在破旧的席子当中,一面抱着瘦得皮包骨头的弟弟相互取暖,一面啃着已然变得干硬的劣质粮食来填肚子。屋外寒风呼呼地刮着,屋内那破旧的门窗不停地往里灌风,如刀子般刺痛着和珅那小小的身体。

“哥,我又冷又饿啊!”弟弟有气无力地说道,和珅强忍着眼泪,把弟弟紧紧地搂在怀里:“别怕别怕,等哥长大以后,肯定会让咱哥俩过上舒坦日子的。”

在这般艰难的境况下,和珅并未被生活的沉重负担压垮,倒是早早地培养出了独立的意识。他常常外出给人放羊,以此换得少许粮食维持生计,还会到集市上帮人办事,挣几个铜板。和珅打小就聪明非凡,而且勤奋好学。村里的长辈看到他这般孝顺且充满积极向上的劲头,忍不住对他加以夸赞。

然而,和珅的出身致使他得面对诸多挫折。他每次想向村里的儒者求教,换来的却是对方的白眼;每次去参加科举考试,都要承受他人的言语讥讽。那些家境比和珅好的孩子,穿着整洁美观的新衣裳,凑在一块儿议论他“又脏又穷,没资格参加科举”。

和珅可没就此消沉,反倒让他读书报国的决心愈发坚定了。他常常提醒自己,唯有凭借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命运,方可摆脱贫困,走向成功。正是这股积极向上的劲儿,帮和珅熬过了艰辛的少年时光。

【二、宫廷生活启奋抱负】

1743 年,年仅 20 岁的和珅历经残酷选拔,得以进入紫禁城的侍卫阵营。刚入宫的和珅满心都是憧憬和喜悦——他距离自己想要报效国家的梦想更近了一些。

和珅在宫里的日子过得规律且拘束,他老老实实地干着自己分内的事儿,一点儿都不敢偷懒。和珅呢,也把宫廷里的那些个腐朽坏毛病看得清清楚楚,这使得他越发坚定了在皇帝身旁辅助圣上的决心。

乾隆皇帝对和珅可是记忆尤深呐。回宫之后,便将和珅召来,想要了解当时的具体状况。和珅呢,既谦逊又淡定地作出回答,对民间百姓困苦的缘由进行剖析,并给出了有益于百姓生活的提议。乾隆听了之后,甚是满意,打这以后,就开始着重任用和珅了。

和珅心里头那是相当震撼,同时也备受鼓舞——他觉着自己辅佐圣明君主的理想没准儿能成真了。打这往后,和珅在宫廷里的日子有了新的气象,他眼尖着留意乾隆的喜好,耳朵竖着仔细听群臣说的话,还特别积极地学着怎么处理朝政。

【三、步步高升助君王】

打那以后,和珅的官运一路亨通,没到十年的工夫,就变成了皇帝颇为器重的朝中重臣。不过呢,和珅这人志向和趣味不一样,他可不单单只图那荣华富贵,而是把钱财和权势当作达成自己志向的必需办法。

和珅凭借政治手段,掌控着朝廷的核心权力。他特别擅长从皇帝的言行中探寻需求,进而满足乾隆的虚荣心。在朝廷内部,他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在对外事务上,他积极出谋划策,多次立下非凡的功绩。没多久,和珅就变成了乾隆心中能够为他排忧解难的得力助手。

有一回,边疆传来消息,说是方臘造反了。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都不知道该咋办才好。这时,和珅思索了一会儿,便走上前去主动请求出征,还给出了一套详尽的作战计划。乾隆皇帝听了,特别高兴,当下就答应了和珅的请求。

在和珅的统筹安排与调度指挥下,清军迅速将叛乱予以平定,这让乾隆大为惊叹。“和珅呀,朕甚是欢喜,能有你这般大臣辅佐政事。”乾隆由衷地说道。自那以后,乾隆对和珅的信任愈发坚定,他们二人的关系也愈发紧密了。

乾隆对和珅赋予了愈来愈多的权力,命其处置朝中要事。和珅不辱使命,常常能够迅速地为皇帝化解难题。渐渐地,乾隆很是放心地把国家大事交予和珅去操持。

【四、权倾朝野剑指富贵】

和珅心里清楚,权势得靠金钱来支撑,所以他凭借手中的权力,以各种各样的办法聚敛钱财。要是有人送贿赂来巴结,和珅一概不拒绝;要是有人敢和他权力对抗,和珅就先采取行动打压对方;要是有能掌控的资源,和珅就会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过来。

和珅把各个环节都安排得滴水不漏,丝毫不动声色。他巧妙地运用权力和金钱,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凭借着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和珅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了仅次于皇帝的富豪。而且,和珅也始终没忘记自己的根,常常对贫困学子和老乡予以资助。

瞧见那些贫困的孩子穿上崭新的衣裳,拿到书本后绽放出笑容,和珅的心里满是欣慰。“我曾经也是啥都没有,我得让更多的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珅暗暗想着,而这也是他极力追求权势的最初想法。

和珅的财富不断累积,然而他并未贪图享乐。和珅凭借自身财力去扶持朝中那些忠诚良善之人,选拔并重用有才能的人,还悄悄资助那些有助于维护皇权的力量。乾隆对和珅的这些举动十分认可,他们二人配合默契,促使清朝步入了鼎盛阶段。

【五、权贵之下怀念初心】

和珅在权力与金钱方面持续积累,然而其内心深处始终惦念着妻子冯氏。冯氏毫不介意门第之差,陪伴和珅走过艰难时刻,对此和珅满心感激。即便身边美女如云,和珅也始终不曾忘却妻子的柔情蜜意。

有一回,和珅忙朝政忙到了深更半夜,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自家宅子。冷不丁地,一阵风刮来,好像裹挟着妻子喊他的声响。和珅顺着这声音走到书房,在桌子上瞅见了一封信。

那是妻子临终前给和珅留下的遗言——不管获得多大的权势,都不能忘了本、丢了义,得尽心尽力去帮助天下人。和珅紧紧地握着那封信,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懊悔自己在对权力的追逐中迷失了最初的本心,此刻,他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为百姓奔走呼喊的信念。

打那以后,和珅在朝堂之上愈发积极地提出建议、发表看法,力倡宽猛相济的治国办法。他还大力扶持百姓搞创业,并且降低民间的税收压力。妻子的一番叮嘱,让和珅寻回了最初的那份心意,也让他在为官之路上变得更为谨慎稳重。

妻子早早离世后,和珅常常把她生前住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借此来怀念那已经消逝的爱情。和珅站在妻子格外喜爱的海棠树下,手里拿着她的画像,眼泪不停地流淌。人已逝去,可他会永远把妻子的嘱咐与爱意记在心里,用这样的方式守护自己精神的港湾。

【六、失势堕落令人叹息】

曾经那个啥都没有的少年,现今已然能够掌控大片山河。和珅让清朝步入繁荣昌盛的阶段,被人称作“和相”。可是,这种好状况并没持续多久,在1799 年,乾隆皇帝对和珅起了疑心。然而,和珅并没有意识到乾隆的态度转变,依旧按照自己的性子行事。

“陛下啊,臣深知自己确有过错,可臣对您绝无半点异心啊,还望陛下开恩饶恕。”身在狱中的和珅向皇帝求情,盼着能再次被委以重任。但得到的回应,却只是冷冰冰的一句:“朕容忍你已经很久了,今要将你祭献给天地社稷,以此向天下谢罪!”

最后,乾隆来了个绝地反击,把和珅给抓了起来,将他的所有家产都没收归公。在大牢里,和珅怎么也不肯相信自己多年的忠心耿耿会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苦苦哀求着想要见皇帝一面。可等来的,却是那冰冷无情的断头台,丝毫没有回应他的祈求。

【结语】

和珅绝望之下自缢而死,就此终结了他那传奇却又充满悲情的一辈子。和珅曾经功成名就,然而却因贪婪无度、肆意搜刮民脂民膏而遭到世人的指责。一个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不能仅凭单方面的说法就去评判。和珅那既光彩夺目又暗藏危机的人生,着实值得后人认认真真地去研读。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