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后,中央派周恩来去慰问红二方面军。
周恩来见到贺龙后,问了他一个问题:三大方面军会师后,不能再各自为战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你觉得谁当总指挥合适?
中央让周恩来问这个问题,当然不是随便问的,而是有着很深的目的。
首先从军事上来说,三大方面军会师后,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这样更有利于红军的发展。
其次从政治上来说,当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发生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恶性事件,中央当然不希望红二方面军再发生这样的事,就让周恩来去探探贺龙的口风,看看他是什么意见。
另外,中央之所以让周恩来去,也是有原因的。
1927年爆发南昌起义时,贺龙虽然是起义总指挥,但他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中央对他不是很放心,就派周恩来去探探他的口风。
这次见面,让贺龙对周恩来非常佩服,更加坚定了参加南昌起义的决心,而且,在起义结束后,贺龙还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下,举行了入党宣誓。
因此,当中央决定探望贺龙的时候,周恩来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那么,贺龙对这个问题是如何回答的呢?
当时,三大方面军总指挥分别是彭德怀、贺龙、徐向前,首先需要排除掉的就是徐向前,因为在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中,徐向前虽然没有跟中央作对,但也没有明确地站在中央的一边,而是跟着张国焘走了,中央对他自然是不放心的。
剩下的问题,就是彭德怀与贺龙谁更合适了。
说起来,两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彭德怀代表的是中央红军,一直都跟中央在一起,中央对他自然是非常放心的,而贺龙的革命资历却比彭德怀要高得多,早在国民革命军中就已经是军长了,而彭德怀最高才只是个团长,到了南昌起义时,贺龙更是起义军总指挥,彭德怀虽然也领导了平江起义,但是在起义规模上跟南昌起义是没法比的。
所以,如果贺老总说自己来当三大方面军的总指挥,也是有这个底气的。
但是,贺老总却没有这么说,而是诚恳地说,应该由彭德怀同志来当总指挥,他长期跟中央在一起,更熟悉中央的政策。
当然,这只是贺老总从军事指挥方面说的,另外还有他没有说出来的政治原因,就是通过支持彭德怀,来向中央表明自己的立场:坚决服从中央的指挥。
因此,周恩来听后,非常高兴,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还只是贺老总同意接受彭老总的指挥,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贺老总更是把自己的部队完全交给了彭老总。
1947年7月,中央成立了西北野战军,这支部队原本是贺老总的部队,按理说应该由贺老总担任西北野战军司令,但是,因为贺老总当时正在主持后方根据地,中央就把这支部队交给了彭老总指挥。
对这个安排,贺老总毫无怨言,坦然接受,从此开始全力配合彭老总,承担起了为西北野战军提供后勤保障的重任。
有一次,贺炳炎和廖汉生跟彭老总发生了矛盾,闹得不可开交,贺老总就亲自给两人打电话,严厉批评他们,说:“彭总说的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不管有什么理由,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价钱可讲!”
后来,贺老总还多次对老部下们说:“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我个人的,我能带,别人也能带,一切都要听党指挥。”
这就是贺老总的高风亮节,从不争权夺利,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比那个张国焘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参考资料:《贺龙传》《贺龙的非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