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海岸线绵延约3000公里,握有绝对制海、制空权的日军利用台湾、澎湖列岛为基地,可在中国沿海各地随意择要登陆,使得中国在这漫长崎岖的海岸线上,防不胜防。
但是,就整个战局而言,除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外,这一带地区的陆上交通甚为不便,难以运用机械化大兵团作战。
而且,闽粤与中原大地相隔遥远,战略影响甚微。
抗战之前,国民政府军事当局估计,日军若在中国扩大侵略行径,闽粤方向只会在广州、厦门、汕头、福州等重要城市,进行登陆作战,其主要意图有二:
一是截断中国海上补给线,使中国难以获得国际援助而窒息灭亡;
二是分散和牵制中国兵力,配合主力在华北、华东和华中作战。
全面抗战开始后,1937年8月24日,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部宣布封锁上海至汕头以南的中国沿海,同时,出动海军航空兵轰炸漳州、福州、广州等城市,屠杀毫无防御能力的无辜平民。
按照战区划分,闽粤两省属于第四战区,由参谋总长何应钦兼任战区司令长官。到了1938年3月,广西梧州、南宁、龙州之线以南地区也划归第四战区,以便统筹海疆防务。
福建省与台湾、澎湖列岛隔海相望,日据那里以后,得陇又望蜀,早想染指福建,而厦门正是侵闽的桥头堡。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厦门日侨于8月中旬撤退,日本领事也下旗回国。10月26日,日军侵占金门县,得到了进攻厦门的跳板。
这时,福建省主席陈仪急调驻厦门的粤军第157师收复金门,但该师师长黄涛表示,此事须征得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余汉谋同意。
陈仪遂求助于蒋介石。28日,蒋介石电令余汉谋速派第157师收复金门。
可是,跨海作战风险很大,粤军对此事并不热心,因而,收复金门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1938年1月中旬,第57师宋天才部接替粤军在厦门的防务。
厦门守军在五通滩头设置的铁丝网等障碍 图片来自网络
四个月之后,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机18架配合第14舰队舰艇12艘,对厦门何厝等地反复轰炸,中国守军防御工事被摧毁殆尽。
当天上午,日陆战队2000余人沿厦门海岸登陆,由海军少将大野一郎指挥,何厝、江头等相继失守。
第57师增兵反攻,毙敌百余人。午后,日军增兵千余人攻击前进,并以飞机、舰炮轰击守军阵地,第57师伤亡甚重,仅一线部队的军官就已损失了三分之二。
11日,中方从漳州调来两营增援,将敌逐至江头,日军又向白石炮台、胡里山猛攻,第57师副师长韩文瑛力战负伤。
陈仪见“侵厦之敌陆海空军协同围攻我57师,韩旅及地方团警伤之奇重,厦门情势难挽回”,要第57师宋天才“密令该地军警于不得已时乘夜撤退,并将各炮台、炮及水电设备务予破坏”。
11日这天,日军推进至厦门中山路、大同路、厦门港一带市区,与守军激烈巷战。
厦门守军与日军在市区激战 图片来自网络
12日,守军撤至厦门岛北部,市区沦陷,日机狂轰东南著名学府厦门大学,整个校园被炸成一片废墟。守军趁着夜幕全部退出厦门。
随后,日海军在闽粤沿海占领了厦门、福州口外的马祖岛,厦门附近大小金门、汕头外的南澳岛、东沙群岛及其他岛屿,不仅实现了封锁中国东南沿海的企图,同时,也为其日后南进北上埋下了伏笔。
日军入侵厦门示意图 图片来自网络
广州在上海失守后,成为中国对外联络的最重要港口,由于临近英属香港,而广州湾又是法国租借的水域。因此,日本顾忌英法,在此作战不能不有所克制。
早在1937年12月,日本就准备攻克广州,舰只已齐集福建沿海一带。因日本空军炸沉英美在长江中游弋的军舰各一艘,引起英美两国政府的强烈反应。
日本海军担忧此种情形下再在英美殖民地的大门口作战,定会引起事端,临时中断了登陆计划,已箭在弦上的日军悻悻然罢兵而去。
因此,中国仍能由广州从国外源源输进生活用品和战争物资,粤汉线成为一根重要的输血管,这条铁路从抗战发生到广州沦陷计运兵200余万,物资54万吨。
1938年5月底,日军大本营决定攻占武汉,并计划同时占领广州。考虑到运输器材不足和避免分散兵力,决定等攻占武汉后再进攻广州,切断中国最重要的海上补给线。
当时,中国军队军火补给80%通过广州北运。但是,日本华中派遣军在武汉会战中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进展迟缓。
因而,为切断粤汉路、瓦解武汉方面中国守军的士气,进行广州作战对日军便变得非常迫切。
恰恰在1938年9月,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了捷克,对纳粹德国一味退让。日本军方看透了英国的色厉内荏,乃于9月7日作出了攻占广州的决定。
日军忙于备战,可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并不相信日本会冒干犯英国脸面之险与军事战略上分兵之嫌,而在广东另辟战场。
1938年9月7日,广东省长吴铁城向重庆密报日军将在攻打武汉的同时,“拟同时进犯华南,其登陆地带似将在大鹏湾,现敌已派前驻瑞士公使矢田到香港等备南侵计划,并派舰在该湾海面追毁我渔船,以防其行动为我察觉”。
蒋介石及军令部对吴铁城提供的情报颇不以为然。10月6日,军令部坚持认为:
“敌最近将来决无攻华南企图,万勿听信谣言。”
10月8日,日军行动在即,吴铁城急电告重庆:
“据香港英军情报机关消息,敌拟派四师团一混成旅团大举南犯,或在真(11日)日前后发动”。
并指出,日军虽可能侵犯汕头,但主要战场仍在大鹏、虎门一带。
9日,军令部接到吴铁城的重要情报后,竟将此当成日军的反宣传。10日,蒋介石还认为,广州方面不会发生大的战事,在粤军主力已半数抽调北上的情况下,仍恳请余汉谋增援武汉会战:“勉抽精兵一师以保全大局”。
中国负责广东防务的是第四战区第12集团军,余汉谋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2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张达第62军、张瑞贵第63军、李振球第65军及第83军,另有两个独立旅及虎门要塞部队。
日军登陆前夕,广东方面戒备松懈,兵力分散,其中部署在澳头、淡水、惠阳、博罗一线的兵力,仅为3个步兵团,在增城配置有1个师。
这一部署,是由蒋介石亲自确定的,他判断日军若在广东登陆,目标仅限于切断广九铁路和攻占虎门要塞。
10月9日下午,日海军第5舰队护送运载步兵的巨大船群悄然向大亚湾进发。12日凌晨2时,日军先头部队开始登陆时,守军第151师莫希德部仍未觉察。
结果,日军在海滩附近集结时,几乎未受到任何抵抗。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兵分三路在大亚湾登陆。左路第18师团,于凌晨4时首先占领了亚铃湾小龟海滩
登陆广东的日军为古庄干郎中将指挥下的第21军(波集团),下辖第5、第8、第104师团和第4飞行团,在12日登陆的是第18、第104这两个师团,其第5师团还正在青岛集结,待运南下。
登陆澳头的日军随后向淡水进击,淡水我守军一个团仅抵抗了两个小时,便于晚间弃城而逃。日军第18师团星夜向惠州追击,14日上午,已进至惠阳南部。
惠阳前临大亚湾,背靠东江,广九路由此西达广州,为广州东面的重要门户。
14日黄昏,日军开始攻城,防守该城的第151师何联芳旅恐惧日机轰炸,稍事抵抗后,便于晚间退出该城。
日军向广州进击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日军接着马不停蹄指向博罗,第151师补充团团长林君勋率部先遁。16日,日军轻取博罗,17、18日两日,以主力1.5万多人向增城疾进。
10月13日,余汉谋接到蒋介石电令,内称:
“敌已在大鹏湾登陆,我军应先积极集中兵力,对于深圳方面尤应严格布防,料敌必在深圳与大鹏二湾之间断绝我广九铁路之交通,此为其唯一目的。”
可是,及至惠阳失陷,余汉谋侦悉日军兵力有4万多人,其势头必得广州而后已。
于是,他下令各部向广州附近集结,委任第65军军长李振球为前敌总指挥,率部增防东江。
17日,第53师在福田一线击溃日军一联队,迫使日军退往博罗,中国军队也退到增城布防。
日军第8师团在福田受挫后,一面加强对增城方面的攻击,同时,派一部从龙门、正果出从化,向广州作大迂回行动。
余汉谋得此信息后,派出独立第20旅陈勉吾部向正果前进,掩护增城左翼。
17日下午,陈旅在正果击溃了日军少数侦察部队,但陈勉吾向余汉谋汇报时,却大大夸张了战绩。
19日夜,余汉谋接获陈勉吾的电报后,信心大增,认定福田、正果两次作战,已是中方转败为胜的关键。
20日早晨,余汉谋率幕僚乘夜潜伏增城指挥,作了攻击性的部署,准备以第186师固守增城正面,调集粤军所有的战车约一营及新近从湖南调来的一团重炮支援该师作战。
计划独立第20旅从左翼,第153师、第154师从右翼出击合围日军,乘拂晓前日军准备进攻之际,抢先发动攻势,将日军聚歼于增、博公路之间的浮罗山下。
但是,20日早晨,日军飞机、大炮以猛烈的轰击将守军炮兵摧毁殆尽,战车也无法开动。而处于第二线位置上的第154师尚未及按计划展开,第186师已在日军猛攻下向后溃退。独立第20旅的阵地也被日军中间突破,全线陷于混乱状态。
接着,日军以主力进击从化、花县,以图截断广州至韶关间的联络,增城方向的日军则准备由增广公路直扑广州。
20日晚,余汉谋召集军事会议,决定在增广公路两侧布防。21日凌晨2点,经蒋介石许可,余汉谋将主力撤至粤北的翁源、英德线既设阵地。
由于临时变更计划,仓猝行事,撤退时混乱不堪。21日下午,日军轻装甲车部队已闯进广州城,广州陷落。
10月21日下午,日军两个装甲车中队突入广州城区,当夜广州沦陷,全市大火,燃烧数天未熄
23日,从青岛南下的日军第5师团也占领另一战略要点——虎门要塞。
随后,日本第21军以广州为中心,配置于三水、佛山、石龙一线。余汉谋第12集团军则在清远、横石、良口圩迄新丰之线与日军对峙。陈耀枢等两旅留在惠阳、淡水、虎门、宝庆等地区进行游击战。
武汉会战接近尾声时,在长江南岸的粤军精锐南下驰援故里,正面反击日军,11月14日克复从化,12月9、10两日克复惠阳、博罗等地。
日第21军深感兵力不敷分配,遂放弃大亚湾方面的补给联络线,收缩兵力以确保广州及四郊,改以珠江水道为补给线,转取守势姿态。
广州是华南最大的工商城市,处于粤汉铁路和广九铁路的交汇点上,北通武汉,南连香港,控制着重要的国际交通线。
广东是中国富庶之区,且为国民革命的发源地。1926年,北伐军就是以广东为基地,取道湖南北上消灭北洋军阀的。
广东民众的爱国情感素来深厚,粤军也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及南浔线上作战均有良好表现。
但是,在保卫广州战斗中,粤军却一败再败,轻失名城。粤军精锐半数抽调北上当然是一大因素,但主要原因在于中方误以为日军会顾忌英美在华南的利益,暂时不敢在广东大动干戈,结果麻痹轻敌,疏于防范,致为日军所乘。
同时,广东地方军政当局政出多门,事权不一,高级军官腐化颓唐更使局势无可挽回。
海南岛位于广东西南,是面积仅次于台湾的中国第二大岛。岛上的海口、榆林等处可辟为海空军基地。
日本海军长期觊觎海南岛,以便作为南进的战略基地,可以威慑香港、越南及东南亚的新加坡等地。不过,军委会鉴于中国海军力量微弱,无法防卫海南岛,故仅令王毅率保安第5旅防守。
王毅下辖第11、第15保安团1600多人,自卫总团7个中队1700多人及壮丁常备队7个大约300人,以主力守卫海口、秀英炮台及天尾港等地。
1939年1月19日,日军大本营“为建立对华南进行航空作战及封锁作战的基地”,下达攻占海南岛的命令,并由海军第5舰队护送第21军所属台湾旅团及海军陆战队进行登陆作战。
2月10日拂晓,日军第5舰队13军艘抵达海口附近,轰击天尾港及秀英炮台。同时,台湾旅团大部在书场码头、灯塔间登陆,另一部在天尾港登陆,两部合击海口。
图片来自网络
保安第11团稍作抵抗后,于午后放弃海口、府城,向龙塘、十字路、安仁一线撤退。
12日以后,日本海军陆战队又在新兴市、榆林、崖县、博鳌等港口登陆,保安第5旅在十字路亘安仁的防线,因新兴市等处日军登陆,后路有被截断之虞,被迫向江南岸转移。
至23日,日军相继占领石桥、东山、文昌、安定等地。
3月初,日军向大路市阵地进攻,保安第5旅经短时间休整后,遂进行顽强抵抗,旋因受由博鳌港、那英港登陆日军的侧翼威胁,于4月14日起,分别向万泉河南岸加积、岭口、东昌以南撤退。
3月7日,岭口、东昌沦陷,日军控制了海南岛的各处重要地区,修筑飞机场及防御堡垒,中国的游击部队则对占领军不断进行袭扰。
日军攻占海南岛,加强了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封锁,获得了南进的战略基地。
3月31日,日本方面宣布南沙群岛划归日本,将其势力向南推进1000公里,对香港构成包围态势,且可随时使用海陆空三军袭击越南。
国际间对日本侵占海南岛的行动反应强烈,在日军登陆海南岛的翌日,蒋介石对外籍记者发表谈话,指出日军占领海南岛对于中国抗战并无多大影响,因为,中日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大陆上军事行动,一岛之占领与否,根本无关紧要。
但他同时指出,日本占领海南岛行动等于是太平洋上的九一八事变,太平洋上的形势将为之突然改变。
2月13、14日,法国和英国驻日大使分别走访日本外相,询问日军行动意图,并就英法在华利益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交涉。
1939年6月,日军又在潮州、汕头采取军事占领行动。
潮州、汕头平原是广东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的平原,南洋华侨有许多人的祖籍即在潮、汕地区,每年侨胞汇来大笔款项,支援了国内抗战。
广州失守后,在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的汕头港,成为与外国联系的重要港口,由汕头经潮州至韶关公路运送了大量军用物资。
日军大本营为完成对华南沿海的封锁,并获得对华侨进行策动的据点,于1939年6月6日下令攻占汕头、潮州一带。
准备登陆的日军为第21军第104师团的第132旅团,由旅团长后藤十郎指挥。
第四战区在潮、汕地区并未配备强有力的野战军加以守备,防守潮、汕地区的仅有潮州保安团、汕头保安团以及独立第9旅华振中部。
6月21日,日第5舰队运送第132旅团进入汕头海面,2时,一部在濠岛东岸登陆,占领富昌附近地区,主力一部在新津港登陆,其余主力则溯西溪而上,在浮州登陆,各部于晚间分别进抵汕头外围。
汕头保安团进行抵抗后于22日拂晓放弃汕头。25日,日军向潮州攻击,受到独立第9旅的抵御。27日,日军击退独立第9旅,占领了潮州。
随后,第四战区派出独立第20旅增援潮、汕,7月14日发动反攻,一度冲入潮州城,不久,退守揭阳、普宁一线与日军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