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香港第一黑帮最具实权的大佬,虽无“龙头”之名,却有“龙头”之实;
当年何鸿燊逃到香港,便是他护送何鸿燊回到澳门,坐上赌王之位;
他在巅峰时社团超过半数人马听命于他,能与社团超级元老一较长短;
他就是14K的“孝字堆话事人”,“大佬游”。
“大佬游”出生于1939年,早年拜在14K“二路元帅”陈清华的门下,为人能文能武,忠肝义胆,在众师兄弟中,陈清华对他最为看重。
陈清华是14K的二把手,手底下门生众多,在早年最广为江湖人所知的便是他座下的“五虎将”,除了“大佬游”,还有“双花红棍”陈惠敏、“高飞”、“沙荣”、“花柳培”等人。
而在这些人之中,“大佬游”位居“五虎将”之首,后来“大佬游”与“高飞”、“沙荣”俩师弟在油尖旺插旗互相呼应,江湖人称“油尖旺铁三角”。
与陈清华同为14K开山大佬的区文,他的手底下也曾出过几个叱咤风云的猛人,就比如日后的“荷兰教父”易忠。
易忠身怀洪拳与蛇叼手两种绝世武功,在土瓜湾没有对手,“大佬游”却能与他平分秋色。
但易忠属于有勇无谋之辈,“大佬游”却是智勇双全,因此“大佬游”胜了不止一星半点。
50年代初,14K创始人葛肇煌染病在床,眼看自己没多少时日了,却是放心不下儿子葛志雄。
葛志雄是葛肇煌的独子,社团人称他为“太子”。为了让葛志雄能尽快担起社团重担,葛肇煌让陈清华举荐人才来辅佐葛志雄,陈清华二话不说,就将“大佬游”带到了葛志雄身边,那时候还不叫“大佬游”,而是叫“游仔”。
就这样,“游仔”成了14K社团的“太子伴读”。
“太子”对“游仔”一见如故,葛志雄不喜欢打理社团,便将一些事务交给“游仔”来代劳,“游仔”学习能力超强,很快就将这些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1953年,葛肇煌病逝,“太子”葛志雄成为14K新“龙头”,统领“孝字堆”。14K社团旗下三十六字堆,皆以“孝字堆”为正统,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谁是“孝字堆话事人”,谁就是社团“龙头”。
但葛志雄即便是登上了“龙头”之位,对于社团事务也是无心参与,因此“孝字堆”的事务实际上多是“游仔”在打理。
同年,14K以“二路元帅”陈清华为首、“大鼻登”、陈仲英等这帮开山元老们决定为新龙头葛志雄在江湖上立威,于是对着石硖尾的粤东帮开战。
在这场战斗中,“游仔”出力不少,在社团里树立起了威望。
1956年,14K组织了双十行动,引发了一场混乱,各大黑帮社团齐出,街道大乱,满目疮痍,当局出手,14K以葛志雄为首的高层皆被驱逐出境,社团这下可算是真的群龙无首了。
14K高层走后,“游仔”回到九江街,看着社团出现“断层”,人心涣散的社团,决定重整河山。
九江街一直都是“孝字堆”活动的地方,早年由“毅字堆话事人”大鼻登打下,“大鼻登”在此地培养出不少好手,如“最恶大佬”华喜、“九江街霸王”立章、教父胡须勇、黑白无常等人,江湖人称九江街为“恶人谷”。
“游仔”与“大鼻登”的几位得意门生联手,召集其他社团成员,招兵买马,四处插旗陀地,不仅稳住了社团在江湖上的地位,声威还不减当年。
众人皆以“游仔”马首是瞻,因此他也从“游仔”变成了“大佬游”。
数年后,风头已过,被驱逐出境的众位元老皆纷纷回到香港,这时候,“大佬游”又面临着一场危机。
前文提到过,九江街当年是由“大鼻登”打下来的,“大鼻登”在社团里的地位可不比“二路元帅”陈清华低多少,这时候回到九江街,但领导九江街的人却成了“大佬游”,作为社团开山元老,处境实在是尴尬至极。
“大鼻登”多次想要重新夺回九江街的话事权,但“大佬游”却是一直拖着。
顾及同门之宜,“大鼻登”上门找龙头葛志雄评理,葛志雄十分尊重作为开山元老的“大鼻登”,但“大佬游”不仅是自己的亲信,做事能力甚至比“大鼻登”更强,再加上有能力的年轻一辈上位,会对社团更有利,因为处世之道与眼光比较能跟得上时代。
葛志雄自然也不会直接拒绝“大鼻登”,而是打个哈哈,让他们俩自行处理。
没多久后,“大鼻登”宣布退出江湖,在九江街开了一家电动游戏厅养老。看到这个结果,便意味着“大佬游”胜过了“大鼻登”。
六十年代初,二代赌王傅老榕手上的赌牌到期,他本人也刚好去世,何鸿燊与叶汉、叶德利、霍老等人联手,硬生生地从傅老榕家族与高可宁家族手中,将赌牌夺了下来。
但这两个家族在澳门树大根深,哪里能让何鸿燊等人这么容易得逞,开始对何鸿燊出手,何鸿燊吓得逃回香港。
费尽心思才拿到赌牌,何鸿燊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屈服,他亲自拜访了14K的“二路元帅”陈清华。
陈清华为人谦和,很会做人,平日里见到需要帮忙的人,他大多数时候都会出手帮忙。这时候手头拥有赌牌的何鸿燊找上门来,想着澳门也有14K在活动,陈清华更是义无反顾。
于是陈清华派出座下“五虎将”,将何鸿燊平平安安地带回澳门。
“大佬游”便是这“五虎将”之首,何鸿燊能登上赌王之位,“大佬游”也算功不可没。
除此之外,陈清华还亲自出面,找上高可宁谈判,最终高可宁只能善罢甘休。
何鸿燊发达的同时,澳门14K也是跟着突飞猛进,这才有了日后叱咤风云的“澳葡教父”崩牙驹。不得不说,陈清华的眼光确实长远。
七八十年代,香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香港江湖社团也纷纷走出原本的地盘,向外扩张。
那年头油水最多最火爆的无疑是油尖旺地区,而在油尖旺插旗的,便是“大佬游”与同门师兄弟“高飞”和“沙荣”,三人号称“油尖旺铁三角”,以“大佬游”为首。
“大佬游”还交好同社团的“伦敦金教父”刘安,刘安身家不菲,可以说是社团最大的金主之一。
就这样,“大佬游”背后一边有“龙头”葛志雄作为靠山,一边有金主刘安的支持,前面又有九江街众位猛人们为其效力,在江湖上的呼声极高,社团内各堂口纷纷到他麾下效力,在巅峰期,14K超过半数堂口皆听从“大佬游”的号令。
“大佬游”就犹如14K的“摄政王”,虽无“龙头”之名,却有“龙头”之实。
当年14K“黑白无常”称霸钵兰街好不威风,但在拿下钵兰街之前,这一带却是和胜和“崩鼻丧”的地盘。
和胜和与14K、新义安号称香港三大黑帮,势力不容小觑。
“崩鼻丧”是和胜和社团里的超级元老,坊间称其为“社团巨人”,在社团里的号召力极高,在江湖上地位超然。
“崩鼻丧”如此强悍,“黑白无常”实力不足,想要拿下自然没那么容易,于是“白无常”老汉找上了“大佬游”。
江湖传闻,14K在初代龙头葛肇煌病逝后,三十六字堆各自为政,十分不团结。“大佬游”听到老汉的请求,立马答应,一来是帮社团同仁办事,二来就是为了在江湖上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
“大佬游”一只手摇着手中那杯八二年的拉菲,另一只手慢悠悠地放进裤兜里,掏出那部纯金的8848手机,打了个电话给“高飞”和“沙荣”。
那天深夜,钵兰街仍旧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油尖旺铁三角”与“黑白无常”几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带着三百多名马仔直奔“崩鼻丧”的酒吧。
“崩鼻丧”听闻酒吧被砸,立马也从口袋里掏出18K金的8848手机摇人,不到一小时,和胜和社团也来了三百多人。
14K与和胜和双方在钵兰街头晒马,“大佬游”与“崩鼻丧”在中间谈判。
谈判间“大佬游”有意无意地露出自己那部纯金色的手机,“崩鼻丧”才发现自己的实力比“大佬游”弱了许多,就此退出钵兰街,从此钵兰街成了14K“黑白无常”的天下。
展现出硬核的实力后,“大佬游”就开始退居幕后,很少在江湖上露脸。
直到1996年,“高飞”已是61岁的高龄,脾气依旧火爆。在排队时,有三个年轻在他面前插队,“高飞”大怒,直接指着三个年轻人大骂。
那年轻人却是不讲武德之人,对着61岁的老人家不仅不尊重,还与“高飞”上演了“三英战吕布”。“高飞”虽然年龄大了,但身手不减当年,一人将三人打趴下。
不讲武德的年轻人事后还想告“高飞”,“大佬游”听到这消息顿时大怒,回想起当年“油尖旺铁三角”那是何等风光,如今却被几个毛头小子欺负到头上来,于是召集社团人马,下令找出这三个人。
“大佬游”一出手,轰动江湖,三个小年轻也被吓破胆了,不仅不再告“高飞”了,连门都不敢出了。
2010年,14K“龙头”葛志雄病逝,自此以后14K社团再无龙头,而“孝字堆话事人”一职则由“大佬游”接手,可以理解为“代理龙头”。
三年后,“大佬游”病逝,到场的除了陈惠敏等几个同门师兄弟,14K社团里有分量的大佬尽出,送了“大佬游”最后一程。江湖各大社团也有派出代表到场致祭,殡仪馆里人数近千。就连还在牢房里的崩牙驹也送了个花圈到场,可见“大佬游”在江湖上的威望之高。
但“大佬游”这一生虽然是叱咤风云了,却是没有出名的门生,这点着实让人颇为不解。
号码帮[哈哈笑][哈哈笑][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