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江湖中最底层的小混混,为了上位拼尽全力,用三十多把大砍刀大战嚣张跋扈的“大圈帮”,并将其打得闻风丧胆,经此一战,一夜成名;
他成名后在旺角钵兰街雄踞一方,社团大佬无处可去时,他大度地让出地盘;
当他意识到江湖始终是条不归路,但转行正经行业后却依旧使用江湖手段,并且没能一帆风顺;
在晚年,社团选龙头之位时,他便是那位众望所归之人,但他却始终推辞。
他就是14K的“毅字堆话事人”,胡须勇。
胡须勇于一九四八年在广州佛山出生,原名潘志勇。
那个年代由于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不少人纷纷逃往不远处相对安定的香港避难。
潘志勇的老爸是佛山的一位大地主,当时的其他地方,不少像他这样的有钱人被拉出去“批斗”,为了避免厄运,潘志勇的父亲于1949年就带着妻儿老小来到的香港,那时候潘志勇连周岁都还没到。
潘志勇的爸爸到了香港后,靠着手头雄厚的资金再次创业,并且生意做得不错,正因如此,潘志勇自幼就在富有的家中成长。
潘志勇自幼聪明,考试的分数在学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眼看着潘志勇学习能力如此强悍、家族的繁荣还能继续下去,父母乐坏了。
可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因为上了中学,潘志勇就被英语给拖累了。
看着潘志勇读书这么厉害,父亲为了让他能上贵族学院,不惜动用自己的人脉,花了无数的金银,终于是得愿以偿。
一听说“贵族”这个词,就能看出这里的学员都是有钱有势的,但人家从小就学英语,说话交流时,讲的也是英语,潘志勇只会普通话和粤语,英语根本就听不懂,因为这样,他在班上成为了一个笑话。
长期被人嘲笑之下,潘志勇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从成绩良好的乖学生,变成了学校里的坏学生,常与街头古惑仔厮混在一起,打架斗殴、逃课,这些都是他的常态。
在那个黑暗时代,跛豪和吕乐的传说,更是让很多懵懂无知的少年们充满了热血和憧憬。
经过熟人的推荐,潘志勇进入了14 K,那时候他只有十五岁。
说到这里,小编就得啰嗦两句,很多孩子本身不坏,却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影响而变坏。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做家长的对自己的儿子很上心,会把所有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都送到孩子的面前,可很多时候,最好的却不是最合适的。
初来乍到的潘志勇,和大多数人一样,成为一个小马仔,跟着老大收保护费、抢地盘。
在潘志勇的记忆中,他第一次拔刀斩人,是因为一个赌档的看场权,老大和其他社团谈不拢,双方火并了起来。
那时候他是真的慌了,不过硬着头皮砍出第一刀后,就有了第二刀,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习惯了。
潘志勇在十七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在这个时候,他已是家道中落。
为了妻儿安稳地生活,潘志勇决心离开令人提心吊胆的江湖,在一家工厂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非常地努力,老板对他很看重,很快就成为了一名高级工人。
也许是他的宿命,小小的工厂里面却也是个小江湖,厂里有人跟他过不去,工作变得不开心,后来他就干脆辞职了。
没了工作,一家三口总还得生活,潘志勇不得不再次走上江湖路,这次他下定决心要干一番大事。
一九七五年,麻将馆生意红火,九龙麻将馆的生意更是众麻将馆之中的翘楚。
生意好,难免会被社团盯上,经常就有大圈帮的人来这里胡闹,不交钱就赶客人的事情屡见不鲜,麻将馆老板苦不堪言,但是碍于大圈帮的威名,只能默默忍受。
“大圈帮”其实势力不大,之所以能在香港众社团中打出名堂,靠的是他们凶狠不要命的手段,其他社团爱惜羽毛自然是忌惮三分,如果说真要动真格,谁胜谁负还说不定。
潘志勇正在寻找上位的机会,偶然得知麻将馆老板的困境,就自告奋勇,提出为麻将馆老板赶走大圈帮。
他对麻将馆老板提出的要求很低,每天麻将馆老板提供一桌酒菜、一条华子、一瓶八二年的拉菲,外加每个月给七千五的薪水,就足够了。
比起大圈帮来捣乱造成的损失,潘志勇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过划算了,麻将馆的老板欣然应允。
潘志勇入驻麻将馆后,带着马仔天天好酒好肉,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善,七天后,终于等到大圈帮的人再次上门捣乱。
潘志勇早有准备,等到大圈帮的人进了麻将馆大门,潘志勇一声令下,手下人将大门给关了,大门紧闭之后,潘志勇第一个往前冲,身后马仔也跟着一拥而上。
只见他手持四十米大砍刀,从二楼跳下,一招力劈华山,刀光闪烁,砍得大圈帮惊慌失措,随后潘志勇的手底下人也蜂拥而上,大圈帮毫无招架之力。
坊间传闻,那天麻将馆内血流成河,隐约有血从大门口底下的缝隙漫了出去。
这次,潘志勇一战成名,比大圈帮还狠辣的威名就此传开。
由于在行走江湖时,上巴总是留着一撇标志性的胡须,因此江湖人都叫他“胡须勇”,当然也有辈分小的不敢这么称呼他,见了面都要叫他一声“勇哥”。
再后来,潘志勇接受专访时,曾说过,如果不是没饭吃,他也不是不怕死的人,会如此狠辣,那是因为形势所迫而已。
很快,潘志勇的威名传遍江湖,马仔们蜂拥而至,纷纷拜在他的麾下效力。
潘志勇带着人四处插旗扩张地盘,手头的赌档、青楼、粉档无数,附近娱乐场所的看场权皆被他拿下。
没多久后,潘志勇就独霸钵兰街,钵兰街极为热闹,店铺以及摊贩众多。那时候,只要是想在这条街上继续营生的人,都得给潘志勇交保护费。
电影《转型团伙》中有句被人调侃的台词:“这里夜晚之后我话事!”这句话用来形容当时的潘志勇,再合适不过了。
潘志勇行事狠辣的同时树敌无数,经常被人威胁,甚至是暗中偷袭,但他却毫不退缩、越战越强。就这样,势力不断壮大,江湖地位不断提升,在社团里也成了众人信服的“毅字堆话事人”。
社团里的人对潘志勇是极为服气的,80年代末,盘踞在尖东的社团元老“黑白无常”俩人,在新义安的“四虎”之首纪宝和“龙头女婿”联手之下,败走尖东,成了“无业游民”,潘志勇几位大度,让出钵兰街给了他们。
潘志勇一直都知道,江湖是一条不归路,在有了钱有了人脉资源后,他也开始学着新义安社团那般,往正规的商业方向转型。
80年代末,香港的电影行业腾飞,潘志勇也很看好这个行业。
正好那时候蔡子明回国了,他也想往电影行业发展,俩人一拍即合,合开了“富艺电影公司”。
蔡子明的背景可了不得,他是14K“荷兰教父”易忠的干儿子,早年在荷兰卖面粉,赚得盆满钵满。
“富艺电影公司”出品了《轰天龙虎会》,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是由潘志勇主持,那时候请来刘德华和刘嘉玲来主演,据小道消息所说,刘德华当时被人用AK47指着,才拍完这部片子。当然,两个当红明星加入,票房自然是大卖。
在蔡子明回国后,便由他来主导“富艺电影公司”,陆续出品几部中规中矩的电影后,正好李连杰和嘉禾闹掰了,蔡子明利用这个机会,成了李连杰的经纪人。
当时李连杰的电影很受欢迎,随手一拍都能超越其他人,蔡子明得了一只“下单的鸡”,但李连杰还未跟蔡子明合作,蔡子明就被人在公司门前爆头了,潘志勇的影视事业就此告一段落。
1988年,澳门赌厅开始起航,潘志勇在“街市伟”的引荐下,拿到了好几间赌厅。
早年“澳葡教父”崩牙驹还未发迹之时,“街市伟”可以说是道上最有实力的一位,崩牙驹击败摩顶平能上位,便是有“街市伟”在背后撑腰。
而“街市伟”能发达,靠的却是比自己大几岁的澳门“大家姐”司徒玉莲。
司徒玉莲与潘志勇一样,都出身九江街,俩人是青梅竹马,早把对方当成兄妹看待。早年都是穷苦人家,如今司徒玉莲发达了,自然是要照顾一下自己的兄长。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赌王改了赌厅的规则,叠马制度一出,各方江湖人物纷纷涌入赌厅的同时,也开启了一场大乱斗,“崩牙驹”、“水房赖”、“街市伟”、“摩顶平”等几位大佬分分合合,打得天昏地暗。
潘志勇虽不愿牵扯进去,但手底下的马仔却被“九指华”给打了,潘志勇作为外来的过江猛龙,却丝毫不怂,与“九指华”大战了三年,最终“九指华”撑不住,求得大哥“柳记松”出面,潘志勇才卖个人情,这事才算结束。
1999年,潘志勇口袋里的8848响了起来,电话那头的朋友虽没说得很明白,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如果潘志勇的手头紧可以找他帮忙,这搞得潘志勇一头雾水。
没多久后的一天,竟然有马仔上门找潘志勇要账,潘志勇自成名之后一直都是有头有脸的形象,作为江湖教父级别的大佬,如今被人上门要账,自然是怒不可遏。
详细打听之下,原来是江湖上有一个叫做“胡须勇”的人因嗜赌成性而四处欠账,如今还不起被人追债,也因为“胡须勇”这三个字,不少人以为是潘志勇。
这位胡须勇是谁呢?那便是女明星张柏芝的父亲,张仁勇!
张仁勇早年也不差,曾任联英社坐馆,在江湖上小有名气,可是他因为烂赌,臭名远扬。
潘志勇自认为和张仁勇拥有同一个外号,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他立马派出马仔四处寻找张仁勇,找到后强迫刮掉张仁勇的胡子,并让他别再对外称自己叫做“胡须勇”,这场“真假胡须勇”的闹剧才算告一段落,此事在江湖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家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2000年,在14K超级大佬“teddy哥”的力邀之下,潘志勇与他合开了“348迪斯科”,这家迪斯科在当时可是极有名气,号称全亚洲最大最豪华的迪斯科,生意极为火爆,是不少名流们的打卡圣地,名流们来了都得排队,寻常人在门口排个几小时的队伍那是常事。
但好景不长,两年后“348”被关停,毕竟是龙蛇混杂之地。
也在这一年,潘志勇查出了不治之症。
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潘志勇就开始为一家老小谋划,他叫上弟弟潘志泉,让他常伴左右,把手头上大部分江湖事务都交给他打理。随后又叫来儿子女儿女婿们,将家产分给了他们。
转身潘志勇又找上青梅竹马司徒玉莲,让司徒玉莲照顾自己的家小,了却自己的后顾之忧。
2007年,潘志勇因喊了一声“洪发山”而入狱一年,带着不治之症入狱,简直不要太难受。
不过,从牢房里出来后,潘志勇的性情变得平和,不仅与一些对头化敌为友,还帮忙化解其他江湖人之间的恩怨。
2012年,14K“九江街霸王”立章大寿摆酒,宴请社团内众位大佬,并趁机提出为社团选“龙头”的事情。
14K自第一任“龙头”葛肇煌病逝后,由“太子”葛志雄继任“龙头”之位,但葛志雄不怎么管事,随着时间的推移,14K各字堆就开始自己管自己,由于猛人太多,谁也不服谁,因此在其他社团看来,极为不团结。
直到葛志雄病逝,立章才会提出选新龙头这个事。
但能有资格、有实力成为新龙头的人选极少,最终德高望重的潘志勇就是大家所选出来的“龙头”之一,但潘志勇已经不怎么参与江湖事务了,也婉拒了这个提议。
68岁的潘志勇于2016年病逝,在红磡世界殡仪馆举行盛大的丧礼。殡仪馆内三头白色狮子从早上舞到了晚上,按照洪门的规矩,这三头白色狮子可不是随便谁的丧礼都能见到的,在洪门中要辈分极高的人的丧礼,才有资格出现三头白色狮子。
各个社团的大佬皆派出代表到场送了潘志勇一程。
潘志勇虽是打打杀杀的江湖人,但他的文采底子极好,在弥留之际,写下了离别人间的诗词,表达了他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