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的舞台上,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在聚光灯下的表演,而综艺节目则成为了他们展现真实自我的重要场所。然而,近年来,明星们在综艺上的表现却常常引发争议,陷入“翻车”的困境。
从前有周雨彤因《花儿与少年第六季》被花式审判,后有马伊琍在《喜剧之王单口季》中受争议,还有李庚希、王鹤润、张颂文等众多明星也因综艺表现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审判。这不禁让人思考,明星上综艺为何频频“翻车”?在如今的赛博审判时代,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花学”复兴,周雨彤深陷舆论漩涡“花学”正在复兴,而周雨彤成为了这次舆论的焦点。在《花儿与少年第六季》中,她的一系列行为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不满。从让金晨给侯明昊妈妈送代言产品被指“慷他人之慨”,到询问金晨用药行为被声讨,再到被指责“把旅综玩成恋综”、“在车里太吵”、“抱团”等,周雨彤仿佛从那个松弛、真性情、路人缘好的“周姐”变成了“自我的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尽管金晨发博回应两人关系很好,但也未能阻止“花学”的如火如荼。 这种 24 小时跟拍、几乎无死角的综艺,确实让明星们面临着巨大的“翻车”风险。不同于有明确剧本和人设的影视剧,真人秀需要明星展现真实性格。然而,即使明星们在镜头前会有意隐藏部分自我,但表演能力再强的人,也很难 24 小时全副武装。那些下意识的行为一旦不符合大众的社会经验,就会成为审判对象。就像周雨彤的行为,在关系好的朋友之间可能是玩笑,但在没有私交的观众眼中,却成了没有边界感的表现。
观众对综艺素材的解读权掌握在手中,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解读的走向更加不可控。周雨彤真的是 NPD 吗?也许并非如此。正如有学者提出,观众会根据自身经验构建各种叙事,并把综艺构建为一种真实。所以,明星在综艺中的表现很容易被观众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审判。
脱口秀嘉宾马伊琍也“翻车”了说巧不巧,最近在综艺节目里“翻车”的明星不止周雨彤。在《喜剧之王单口季》中,马伊琍也犯了错误。她在节目中的点评被认为是“高高在上的外行指导内行”。无论是对翟佳宁、南瓜、小鹿还是唐香玉的段子,马伊琍的点评都未能击中要点,反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和 24 小时跟拍综艺一样,语言类综艺也是明星“翻车”的高发风险区。
对于语言类综艺的嘉宾,观众期待他们会表达、能输出观点。鲁豫就是正面例子,她的点评能看出做过功课。而马伊琍虽然努力输出观点,但却没输到点上。如果不能精准输出观点,跟着观众一起笑也是一种方式,比如张雨绮。但笑点无法和观众同步,就很容易成为缺乏共情能力的“208 万”,周迅就是前车之鉴。
赛博审判时代,明星该如何正确上综艺?明星应该如何正确地上综艺呢?最理想的状态是“人设统一”,即在影视作品中的大众形象与其在综艺里展现的私人形象保持一致。像沈腾和贾玲在《王牌对王牌》里的表现就强化了他们喜剧人的大众形象,提升了国民度和观众缘。次理想的状态是上合适的综艺,如尔冬升、张颂文上演技综艺,周一围上夫妻旅行综艺实现口碑反转。
如果无法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少上综艺”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少上综艺可以避免被审判人品的风险,对于演员来说,过度曝光在综艺里还容易造成私人形象的固化,影响戏剧形象。然而,在赛博审判时代,上多少综艺都有风险。
明星的综艺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在解读中完成构建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解读也会产生变化,综艺形象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赛博审判来得快,去得也快。综艺里的私人形象问题,很容易通过减少曝光止损。今天在综艺里被骂,明天可能会在影视作品里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