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简单,平儿是奴才,而宝钗,虽然是亲戚,也是主子小姐。

什么人叫周瑞家的为“周姐姐”?第六回王熙凤:“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第七回宝钗:“周姐姐坐。”同样第七回宝玉:“周姐姐你作什么到那边去了?”第七十一回尤氏:“周姐姐你来,有个理你说说。”“这是谁又多事告诉了凤丫头,大约周姐姐说的。”

看看,凤姐、宝玉、尤氏都叫周瑞家的为“周姐姐”,跟他们一辈的宝钗,难道不应该一样称呼吗?
那么,又是谁叫周瑞家的为“周大娘”呢?除了给刘姥姥领路的小孩子,就是平儿:“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娘’”,“(平儿)又让:‘张婶子、周大娘坐’”,“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

平儿是通房丫头。虽然说姨娘是“半个主子”,而通房丫头又享受着和姨娘一样的月钱待遇,但毕竟低了一等。就算不低一等,在主子面前,姨娘、通房都是奴才,在称呼上也矮了一辈。
孤证不立,还有别的证据吗?有的。

赖大、赖二家的子侄赖尚荣,“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在身上”、“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选出来了”,已经是三十岁了。
可是,他领着柳湘莲来见宝玉:“赖尚荣向宝玉笑道:‘好叔叔,把他交给你,我张罗人去了。’”他管十几岁的小男孩叫“叔叔”。

奴才比主子低一辈,这是通常规律,不过也有例外。像怡红院里的丫鬟,不过是一群十几岁的小女孩,年纪差不多,却分了辈分。坠儿被撵,她娘不服气,来找晴雯等:“姑娘们怎么了,你侄女儿不好,你们教导他,怎么撵出去?”麝月回答:“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去,有话再说。”坠儿娘是“嫂子”,坠儿自然就是晴雯麝月的“侄女儿”了,晴雯麝月也居之不疑。

最有意思的是芳官和柳五儿母女。芳官叫柳家的为“柳嫂子”,柳嫂子对芳官说起自己的女儿“我这里才买的给你姐姐吃的,他不曾吃,还收在那里,干干净净没动呢”。既然说“你姐姐”,芳官年纪自然比五儿还小些;她又跟五儿交好。可就这样,她叫五儿的母亲为“柳嫂子”,也没觉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怡红院丫鬟的娇纵托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