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头痛的事情,那就是有时候管不好自己。
管理他人有很多方法,优秀的人才总是能找到最适合管理自己的方法,这些优秀的人都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呢?
总结起来,分为这三种管理的方法:
一、管理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桥洞内栖身的流浪汉一天是24小时,别墅内躺在真皮沙发上的富豪一天也是24小时,但两者单位时间价值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流浪汉一天能乞讨到二三十元,平均一小时1块多钱,富豪一天收入万元,平均一小时上千元。
流浪汉一个小时就值一块钱,所以时间对他来说不是很重要,吃了就睡,睡醒了就去乞讨,所以他不需要管理时间。
富豪的时间很值钱,时间对他来说是稀缺的,所以他会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甚至会把时间精确到分秒。
我们要学的是富豪,不是流浪汉。管理时间也就是在管理人生的每一步落脚点,于是很多人开始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也一样,严格按照时间表中的事项进行,那段时间简直对时间管理达到痴迷的境界。
但,好景不长,这种严格规划自己每天时间,规定在什么时间内做什么事情,有点像纸上谈兵,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困难重重,特别是每天都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如被人打扰,接听电话,身体不舒服,状态不对,规定时间完不成事项的事情时有发生。
而且,每天看着时间安排表,你真的觉得很忙,完全没有停歇的时候,哪怕你安排的是娱乐类是事项。
二、管理事项后来,又通过不断学习学到了另外一种管理自己的方法,就是管理每天的事项。
把每天需要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写出来,按照四象限分布这些事情,重点处理紧急重要的事情,然后处理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再次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而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比如,此刻我有四项事情要做,1、写好这篇稿子,然后上传;2、水壶在烧着水,水开了要灌水;3、回复朋友的微信信息;4、把家里垃圾倒了。
如果按照我的四象限来分的话,水壶在烧着水,水开了要灌水(紧急且重要);写好这篇稿子,然后上传(重要但不紧急),回复朋友的微信信息(紧急但不重要);把家里垃圾倒了(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按照四象限理论,我得先把开水灌了,不然水壶都烧干了,然后回复朋友的信息,不然他明天就得打过来,再然后是写好这篇稿子,而家中的垃圾则不处理或者让家里人倒掉。
现实情况是,我刚想到写什么,水壶就响了,灌好水,然后回了朋友的信息,再来写的时候,已经想不起来刚才准备写什么,而家里人则跑过来问家里垃圾怎么还没去倒(在家中地位低)。
结果一团糟,只能熬夜写稿子,到了睡觉的点,大脑都闹情绪,思绪都有点飘,一天下来,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三、管理精力当然,最后出场的总是最好的,那就是管理自己的精力,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每天不同的时间段精力情况也不同。
设想一下,如果精神不再状态,做完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则会变长,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所以,如果要做好精力管理,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精力波动曲线,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在清晨有一个精力高峰点,在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点钟都有一个精力高峰点,而在中午和晚上吃完饭之后,都是低谷点。
知道了精力高峰点,那就要好好利用这些精力点,把难处理的事情放在这些点上面,而在低谷期则做些体力上的事情,比如下去倒个垃圾,锻炼一下身体等等。
所以一句话,做不好精力管理,就管不好时间,做不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