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写散文诗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人以食为天,然而有些“食材”却很危险。
不仅含有剧毒,甚至根本没有解药。
有的人却陷入“高温消毒”的误区,觉得加热了就没事。
在3月21日,一男子就吃了含剧毒,无解药的“食材”,已中毒身亡!
各位一定小心!看看家里有没有,赶紧丢掉!
吃午饭就进了医院
3月21日,广州某地一男子被紧急送往医院。
当时他的情况非常危急,呼吸变得微弱。
意识也不清醒了,陷入休克。
医生赶紧对男子进行抢救。
在抢救的过程中,医生跟家属了解男子吃了什么才导致了这种情况。
家属的一番话,让医生惊起一身冷汗。
原来男子想尝尝鲜,就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袋癞蛤蟆。
中午自己在家里烹饪了一下。
虽然知道癞蛤蟆有毒不能摸,但是男子觉得毒素都在皮上。
只要把皮清理干净,加上高温爆炒,就可以了。
而且大街上那么多饭店都有这道菜。
所以男子根本没意识到癞蛤蟆会要自己的命。
癞蛤蟆正式的名字是蟾蜍,在中国蟾蜍有着非常好的寓意。
不仅可以给人带来财富,还能帮人延年益寿。
所以一些比较吉祥的图案上面会有蟾蜍的纹样。
但是实际上,别看癞蛤蟆跟青蛙长得差不多。
它可是有名的毒物,是五毒之一。
之所以被称为拉蛤蟆,就是因为它的皮肤不是光滑的,而是疙疙瘩瘩的。
这些疙瘩里就隐藏着毒素。
如果用手去触碰,接触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甚至是荨麻疹。
然而癞蛤蟆的毒不是只有皮肤上才有。
因此只把皮给去掉,是不能完全消除癞蛤蟆的毒。
如果人中了癞蛤蟆的毒素,会在很快就出现中毒反应。
轻则是感到恶心,肚子疼。
严重一点是呼吸不上来,意识模糊,最严重是直接休克。
更严重的是,和毒蛇的毒素不一样。
癞蛤蟆的毒是没有解毒剂的,并且十分稳定无法被“杀死”。
毒性强无解药
曾有人进行实验,把癞蛤蟆放在120度的水里,毒素依然存在。
即使在延长水煮时间长达几个小时之后,依然无法“杀死”这些毒素。
所以普通人在家里通过水煮或者爆炒,
是一点用都没,该中毒还是要中毒的。
除了直接食用之外,一些人还喜欢用癞蛤蟆泡酒,认为对身体是大补。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个是癞蛤蟆虽然能解毒,还具有化痰的功效。
但是起作用的是肝脏部分,而癞蛤蟆根本不能补身体。
第二点酒精对癞蛤蟆的毒素也不起作用。
反而会让毒素迅速扩散,所以癞蛤蟆泡酒还是不要喝。
因为癞蛤蟆毒素比较强,很多中了毒的人很难被救回来。
而每年因此中毒的人不在少数。
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海南的一位男子,
和朋友去饭店吃饭,点的其中一道菜就是癞蛤蟆。
男子和朋友刚吃几口,肚子就开始疼。
然后就开始呕吐,马上就被人送往了医院。
虽然医生已经尽力抢救了,但是很可惜,
只把男子给救了回来,男子的朋友不幸中毒身亡。
即使又被抢救过来的,也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影响。
比如舌头被癞蛤蟆毒素毒烂了。
广州的男子在抢救之后,还是中毒身亡。
因为一时的口腹之欲,就把自己的命给丢了,实在是不值得。
在男子的事情发生之后,当地立马发出了通知,呼吁人们不要食用癞蛤蟆。
但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是。
记者在通知发布之后,对当地的餐馆进行走访。
却发现餐馆和食客根本不当回事。
不少餐馆还在继续提供相关的菜品,甚至明目张胆地当成招牌菜。
这些餐馆到了饭点,顾客处于爆满的状态。
而在2018年广东早就明令禁止餐馆制作癞蛤蟆。
而且癞蛤蟆属于三有动物,野生保护动物。
捕捉、售卖,买卖都属于违法行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又要命又要坐牢,何必只贪一时的美味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像癞蛤蟆一样的“食材”。
很多人不当回事,依然继续食用。
这些食材也有毒
河豚的毒素是众所周知的,仅仅不到一毫克,就能让人身亡。
想要分解这种毒素,至少要200多摄氏度。
因为实在太美味,还是有不少的人尝试。
虽然现在有处理的办法,但是河豚肉即使没有毒素,吃太多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不过河豚很多人接触不到,即使食用也会有防备。
但是有这样一种河鲜,明明很常见,却也有毒素,高温加热也没用。
这就是石斑鱼,在南方的河里很常见,不少人在野外小溪里就能找到。
这种鱼的肉质其实非常羡慕,还有蛋白质。
夏天炖上一锅,配点啤酒,简直爽极了。
平时吃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母鱼怀孕之后,就会有剧毒。
因为鱼卵中含有大量的毒素。
这种毒素加热后也会依然存在。
和癞蛤蟆毒一样,即使煮时间久一些,也没任何用。
不光是鱼卵,在石斑鱼的内脏里也同样存在毒素,比河豚毒更厉害。
很多人都注意不到,在处理鱼的过程中,不少心刺破内脏。
导致毒素到肉上,再被人吃下,后果不堪想象。
小结
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往往是不注意的事情,却最要人命。
如果关心家人,真的要提醒他们,不要为了吃连命都不要了。
除了以上三种,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有剧毒吗?
参考资料
光明网·云南网,2025-03-23,《不要吃,含剧毒!已有人吃后中毒身亡,官方紧急提醒》
抖音账号“广州新闻频道”,2025-03-25,《近日,珠海男子因食用蟾蜍中毒身亡引发关注……每月都会接诊因食用蟾蜍中毒的患者》
光明网,2024-07-19,《不能吃!不能吃!为了这道河鲜,已有多人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