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终于没有熬过我们期盼的过年,没有能够吃上过年的包子,在我们家呆了三年后,于上个月的18病逝了,终年79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6ebc5a2f46e67eebcdf597e24a7324.jpg)
母亲葬礼定在在阴历的十一月二十二操办。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母亲去世的第二天,大哥闻讯后带着大嫂,侄子及侄媳一家4口人来到我们家,要把母亲的遗体拉到他们家去操办丧事。
我们一家人和舅舅及几个老表围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操办母亲的丧事。
听到院子里有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我和舅舅及几个老表都不约而同地走出了棺屋。
见到是哥哥,我心里五味杂陈。从他的为人来讲,我知道他来的目的。
哥哥见到舅舅及几个老表,连忙走上前去穷递烟问候打招呼。
舅舅推开了他手中的烟,一脸严肃地问:“你来这儿做什么。”
哥哥有些瑟瑟发抖地说:“我们想跟您说说,把母亲拉到我们家去送殡。 ”
舅舅气愤地说:“活着你不问,死后想送大殡,你的心思我们明白,也早料到了,不过你母亲生前立下遗嘱,她走后不准你靠近,你识相点,还是别伤了已经死去母亲的心。”
哥哥还想说什么,几个老表怒目圆睁,朝他步步逼近。
哥哥不傻不憨,他看到这样下去,不吃皮肉之苦,也得被骂的头破血流,只好悻悻离开了我们的家门。
母亲一生只有两个儿子,哥哥和我。
在我刚记事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撇下了我们娘仨。
为了养活我们兄弟二人,母亲两个人可没少受罪,幸亏有本庄的舅舅和姨相帮,母亲在庄上才得以站住脚。
在生产队的时候,母亲没白没黑地干,白天挣工分,晚上去割任务草,为的是多挣工分,少往生产队里找钱,多摊粮食。
尽管母亲人拼命苦干,但是在那人三分七的日子里,年终结算,我们还是往生产队里找钱。经常是到了年关他们连吃饺子的白面都没有一两。
幸亏母亲人为人忠厚老实,淳朴善良,大队干部借给我们救济粮,舅舅和姨为我们送钱,送粮。
邻居们也向我们伸出了温暖之手,力所能及给我们送来了少许的油,米,面等,帮助我们渡过艰辛的年关。
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便到田野里,路边上,用铲子挖荠菜,用棍子绑上镰刀去削槐花,然后放在锅里,撒点盐,这就成了我们当时的饭,父母省吃俭用养活我们兄弟二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c267fc0a69e9b9aba03113623416c1.jpg)
农村包产到户以后,我们兄弟二人也逐渐长大,都多多少少帮助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我们大了,花钱的路子也多了,大的要娶媳妇,小的要上学,母亲一点不敢放松,还是昼夜拼命劳作,省吃俭用。
就这样,母亲在亲朋的帮助下紧七紧八地完成了儿娶女嫁的任务。
完成了人生的重要任务后,由于长年累月的劳作和操心费力,母亲落下了浑身都是病。
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把母亲折磨没有人样子。
母亲疼爱我们,平日里有点头痛脑热,母亲咬咬牙就扛过去了,再严重些,到村卫生室拿点片子药就进行应付,大说能过去,就不给我们说。
农村有句俗话说,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媳妇暖在被窝里,把娘扔在草垛里,这句话用来形容大哥太恰如其分了。
大儿子结婚后,仿佛像换了个人似的。
一切都听媳妇的,媳妇的话对他来说,不亚于皇上的圣旨。嫂子让他朝东,他不敢往西,让他打狗,他不敢撵鸡。
5年前,母亲因身体状况,她的2亩承包地无力再行种植,便交给了我们两家,每家种一年,轮流耕作。
母亲的要求不高。每家轮流种一年,夏季给老娘一尿素袋小麦,留着早晚磨点面烧汤做饭,秋季给老娘一尿素袋子玉米,用来喂养几只本地小鸡,早晚吃些鸡下的蛋。
大哥种请地,就是不提给粮和钱。
我接过大哥的地,按照母亲的要求,如数给她些粮食,此外再给他些零花钱。
逢年过节,我们一家人带着礼品和钱,围着母亲过年,起初,而唯独不见大儿子的面,起初母亲还念叨着大哥一家人,两年后,再也没有听到母亲想哥一家人的话语。
更让我们一家人不高兴的是,家里的人情消费应该我们兄弟二人共同拿钱来往,可当大哥的既不去人,也不给钱。
有一次,我们的姨去世了,她先找到了哥哥,对她说:“你姨去世了,三天后送殡,你招呼弟弟去烧纸。”
谁知道哥哥竟向母亲吼道:“她死就死了,你给我说吗的。”
母亲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含辛菇苦养出的儿子竟这样让她心寒和痛苦。
母亲无奈又找到了我,我对母亲说:“娘,你放宽心,俺按您说的办。”
打那以后,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娘也从来不给他说,他也省下了不少来往钱。
天长日久,大家都知道哥哥的为人,亲戚们从他面前走过,也不搭上一言,他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人。
母亲去世前,我们一家人守在身边,她用微弱的语气留下遗言:“给我办丧事,绝不能让你哥沾边,我平生就有一个儿子。”
母亲去世后,我把老人的遗体拉到我们家,把舅和老表请到家中,商议准备送殡。
大儿子听说母亲去世,要在二儿子的家去办丧事,急的直跺脚。
他领着一家老少去到我们家去拉母亲的遗体,准备在他家送殡。
舅舅和老表挺身而出,挡住了大哥一家人。
大哥说:“长子为大,这殡就该我们家送。”
舅舅气愤说:“母亲去前留下遗言,丧事不让你沾边。”
几个老表也说:“姑姑生前你不问,怕花钱,死后想送大殡,想捞钱,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听了这些话,他一声不语,灰灰溜溜地走了。
送殡那天,乡邻们有人看到,哥哥一家人一早出来买饭买菜,然后掩上大门,一天到晚,没有大人孩子出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c5b687aec0e8d845ce0446af0a484c.jpg)
母亲的丧事,哥哥没有参加,他的老岳父找上家门,指着哥哥和嫂子的脸上说:“世上从来没有你们这样一家人,母亲死了,不去送殡,不知你们养儿养女,图的是什么,俺不想省这样的钱,都替你们没有脸面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