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二字,几乎是笔笔淋血。
虽说乱世出英雄,可是没谁愿意去经历乱世,因为英雄的背后代表着牺牲。
“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场的士兵是别人的儿子,是别人的丈夫,或许他们还是父亲。
残酷二字似乎都不足以用来形容战争,我们中国就是受害者,如果没有先辈们用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我们哪来的机会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抱怨加班累的时候,就多想想先辈们吧,他们拿命给我们搏了一个国家和未来,我们辛苦点又算什么。
但是,也有些国家,在战争中比较奇葩,打仗跟闹着玩一样的。
有个国家派了80人出国参战,结果回来时,一数人数,居然有81人。
到底是谁这么不合时宜呢?
梵蒂冈大家都知道吧,全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说是“弹丸之地”真是一点都不过分,国内连个理发店都没有。
剃个头发还得出趟国,真不知道这边境线有什么意义。
除了梵蒂冈,列支敦士登也是个占地面积只有一小丢丢的国家,夹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国内说德语,可是他们和德国并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这里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武装保护。
200多年前,拿破仑在欧洲大刀阔斧的扩充的时候,列支敦士登这种小地方,也被法兰西所觊觎,另一边俄罗斯帝国也虎视眈眈,这个小地方成了炮火之下的危卵。
1815年,为了自保,他们加入了德意志邦联。
可是在权力归属上,他们仍然还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分裂的,难道不会因此被消灭吗。
一直到1866年,这个一只靠别人庇护的小国才宣布独立,成为一个单独的国家。
但是,也不是轻松就独立了,也经过了不少战争才有了后来的地位。
让这么小的国家经历战争,不知道为什么,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同情感。
感觉是在欺负他们,总共就没多少人,还得挑选年轻力壮的男人去打仗,这让剩下的老弱妇孺可怎么办呢、
不过,战争来了,是谁也挡不住的,虽然人少,但是也得扛起责任。
当时,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奥地利发动了战争,奥地利无力抵抗,只能向德意志邦联国求助,之后邦联国派兵支援,列支敦士登也挑选了一支80人的队伍前去应战。
听着这个数字就感觉像是闹着玩一样的,奥地利最终汇集了58万士兵,只有80人是列支敦士登的。
但是神奇的是,战争结束,奥地利战败了,奥地利伤亡超过71000人,普鲁士也有30000人的伤兵,可是列支敦士登的80名士兵无一人伤亡,全部完好无损的回国,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可是回国之后他们发现好像不太对,怎么多了一个人?
如果是在中国故事里,这就要往灵异的路上走了,可是他们数来数去还是多一个。
仔细排查才发现,有一个意大利的士兵,跟着他们一起回来了。
意大利是他们的敌对方,是敌人。
这个士兵是误入他们列支敦士登的地盘,因为顾着欣赏风景,走错了路,更神奇的是竟然没人发现他。
战争结束之后,他没有回意大利,跟着列士敦士登走了,这才有了后面的乌龙。
虽然这个故事让人感觉,他们做事好像很不上心。
作为士兵,竟然把战争当成了旅游,意大利也是出了一个人才。
列士敦士登就更不用说了,八十个人里混进去了一个敌人,竟然那么长时间都没人发现,而且还让这个敌人一起回了国。
这要是一个奸细的话,可能列士敦士登早就被灭了。
战争不是儿戏,就算是有列士敦士登这样奇葩的存在,也不能因此小看了战争。
我们倡导和平,更加要守护今天的这份和平。
安安稳稳是福,稳稳当当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