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台海的情况越来越紧张,就像一锅快要煮开的水。
大陆这边军演也越来越频繁,美国还在旁边指手画脚。
军演越来越多,这是真的大陆的“突然性围台演习”,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这些军演,可不是简单地走走过场:
有包围台湾的海空联合演习。

比如,2022年佩洛西访台后那次,战机战舰全出动了。
有模拟登岛作战的演练,就是练怎么打上岸。
还有针对台湾重要设施的精确打击演练。
比如电厂、港口这些地方。
普通人都看得明白:这就是在给台独势力亮剑,说:“别闹,闹大了真要动手了”。
美军到底插不插手美军到底插不插手,这个问题太关键了。
如果只有台湾和大陆,那实力差距太大了,就像小学生跟成年人打架。
大陆每年花2250亿美元,台湾才花130亿美元,差了快20倍。
美军要是来了,那就不是一边倒的局面了。
没美军,可能三五天就搞定;
美军来了,可能打上好几个月,就变成了拉锯战。

而且,整个亚太地区都得跟着乱。
日本、澳大利亚很可能也会跟着掺和,到时候就不是台海问题,而是大国之间的较量了。
朝鲜战争打了三年,越南战争打了十几年,都是因为美军介入。
台海三次危机(1954年、1958年和1995-1996年)。
每次美军一出面,情况就复杂了。
中美军机对峙4月3日清晨6点47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
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中美军机对峙。
一架美国军机飞进台湾省恒春外海空域,立刻引来解放军军机的拦截和驱离。

解放军飞行员语气严厉:
“美国军机注意,你已进入中国台湾省24海里区域,你的意图是什么?”
美军飞行员回应:
“这里是美国海军巡逻机,我们正按照国际法在国际空域执行正常任务。”
网友纷纷表示:
“这不就是在玩火吗?”
回想2001年海南岛撞机事件,美国EP-3侦察机与中国歼-8战机相撞,造成中国飞行员王伟牺牲。
那次事件导致中美关系一度跌入低谷。
为什么解放军强调“24海里区域”?
这里有门道。
国际法上,领海是12海里,毗连区是再外延的12海里(共24海里)。
在毗连区,沿海国家有权监督和预防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法规的行为。
但美国的立场是:军机有权在毗连区上空自由飞行。
这就是双方争执的焦点。
美军这次派军机靠近台湾恒春外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次典型的战略试探,看看中国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前。
美国就多次派U-2侦察机试探苏联防空系统。
2000年代初,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也是从侦察机开始,后来才派军舰。
如果解放军这次,不坚决回应。
下次来的,可能就是全副武装的F-35或F-22战斗机了。
逻辑非常荒谬讽刺的是,台媒的反应。
他们不仅没有批评美军侵犯中国主权,反而说解放军“竟敢”拦截美军飞机。
还说这是在:
“强硬宣示对台海周边空域海域的控制权”。
这种报道,逻辑非常荒谬。
这就像有人闯进你家院子,你出去赶人,结果你弟弟不但不帮忙,还指责你“竟敢”驱赶不速之客!
这不是“认贼作父”吗?

台湾一些媒体,似乎忘记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本事实。
从1949年到现在,虽然两岸分治,但在国际法和中国宪法上,台湾从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回顾历史,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
1971年第2758号联合国决议,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反而认外人做靠山。
这是要把自己推向危险的境地!
“坐火箭”一点都不夸张解放军这些年的发展速度。
用“坐火箭”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尤其是空军方面,进步神速:
歼-20隐形战机。
从2017年服役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00架,而美国F-22总共才生产了不到200架。
轰-20隐形战略轰炸机。

一旦服役,将与美国B-2和B-21形成直接竞争。
无人机技术,彩虹系列、翼龙系列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航空领域的优势尤为明显。
2022年中国军机年产量超过300架,而美国同期不到150架。
到2024年底,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总数,已经超过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的数量。
从历史上看,这种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很像20世纪初的德国和日本,以及二战后的苏联。
同的是,中国的发展更加全面和可持续。
美军:即将到来的“退役潮”美国军队现在面临一个严峻问题:
大量装备要退役了。
美国很多武器、装备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服役的:
F-15战机。
最早1976年服役,主力机队已服役40多年。
F-16战机,1978年服役,大部分机龄超过30年。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1983年开始服役,最早的几艘已经服役40年。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I型。

1991年服役,已接近30年使用寿命。
装备到了一定年限必须退役,否则事故率会大幅上升。
二战后期德军和日军,就因为装备老化而战斗力下降。
冷战末期,苏联的装备老化问题也很严重。
未来五年,美军这些老装备要么退役,要么大修,这意味着美军在亚太的实力会出现一个"低谷期"。

大国军力出现“真空期”,往往会导致地区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19世纪中期,英国海军更新换代期间。
法国趁机扩大了在北非和印度影响力。
1970年代,美国从越南撤军后亚太出现“真空期”,苏联加强了在东南亚的存在。
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中东地区权力真空导致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过度依赖外部力量保护的小国,往往结局不佳。
二战中的捷克斯洛伐克依赖英法保护,结果被轻易瓜分;
冷战中的南越依赖美国,最终仍然失败。
反观奥地利、芬兰等国,通过与强大邻国建立友好关系,反而获得了长期和平与繁荣。
未来五年是关键未来几年,在台海,中国大陆会越来越占优势,美国要插手台海事务的代价越来越高,台湾媒体却还在自欺欺人。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投入成本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军费压力暴增。

美国每年军费约8000亿美元,但维持西太平洋的军事占了不少。
若要在2030年,前保持对中国的军事优势,每年军费需增加。
入不敷出,迟早要破产。
美军在台海周边的舰船平均服役时间超过25年,比如,“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大多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
这些老旧军舰,在西太平洋频繁出现故障。
2021-2023年,有超过12起美军舰船在亚太地区的故障事件。
中东和欧洲的问题没解决,又要应对亚太,精力严重分散。
俗话说的:“脚踩三只船,迟早要落水。”
历史上,美国曾多次对盟友做出承诺却未能兑现。
1975年越南战争末期,美国向南越许诺的军事支援就没有到位;
1990年海湾战争前,美国鼓励库尔德人起义,最后却没提供足够保护。
解放军,已在亚太全面超越美军。

这个超越不只是数量上的,还包括地理优势和技术优势。
解放军在家门口作战,补给线短;
而美军要跨越大半个太平洋作战,补给线长达7000多公里。
“不要把宝押在别人身上,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那些拍胸脯说“包在我身上”的人,往往连自己的烂摊子都收拾不干净。
就像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也永远等不来空中楼阁的承诺。
认清大势,别成为棋子还不自知。
乌克兰的教训还不够惨吗?
独子,就是狗腿子!一脸奴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