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亮湾探险家
编辑|月亮湾探险家
前言
就在特朗普对华关税不断增加之际,人们却发现有大量的美国人正在涌入中国,一场“代购浪潮”正在悄然掀起。
这还真是活久见,毕竟之前都是中国代购海外商品,如今美国人也趁着中国实施免签政策,来到中国大肆采购。
但是如此大费周章来到中国,究竟仅仅只是为了购物还是另有目的?在中国买东西真的更便宜吗?
“反向代购浪潮”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舞动之下,各国的外贸企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外贸企业也不例外。
在外贸受阻商品不得出口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出口转内销”,迅速开拓国内市场,于是如今很多出口商品正在悄然上架国内货架。
有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包括京东、淘宝等线上购物平台以及各大连锁超市,都纷纷开通了绿色通道。
而这样做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我国的外贸企业,能够更快地出口转内销,目前来看效果相当立竿见影。
更加有趣的是,这些商品上架国内的平台之后,美国应用商店当中相对应的APP也都出现了下载量暴涨的现象。
如今淘宝在美国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已经冲到了排行榜第二,当然不仅仅是美国,各国也都纷纷出现这种情况,大量的海外消费者涌入其中。
这可真是太意外了,原本以为出口商品转内销之后,面向的消费群体应该都是咱们国内的消费者,但万万没想到还是这批外国人。
那么究竟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就要结合美国总统特朗普所颁布的关税政策来看了。
在这里简单算一笔账,如果美国的消费者想要购买100美元的中国商品,除了要支付100美元之外,还要支付额外的245美元的关税。
换言之,美国人买一件东西,除了要付钱给生产商品的商家之外,还要给美国贡献远多于商品本身价值的关税。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把谁当傻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说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但最终还都是要美国消费者承担后果。
如今在TikTok上,“中国网购攻略”已经成为了热词,而中国的各大购物网站销量也在激增,一场“反向代购”浪潮已经掀起。
当然即便是在网络上购买的商品,美国的消费者依然还是需要缴纳关税的,但是这已经能够说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了。
还有一些美国人注意到,从去年开始中国就对美等国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的政策了,网购倒不如直接来中国买!
或许在以前的时候,过境免签对于美国人的诱惑力也只是停留在旅游观光的群体,能够前来欣赏中国的大好风景。
但是如今,过境免签就意味着几乎“0门槛”进入中国,而他们也就能够在中国市场大肆“买买买”了。
还有的美国人更是晒出自己事先罗列好的购物清单,其中就包括中国生产的手机、扫地机器人、智能手环等电子产品。
真是没想到,有朝一日美国人还需要特意跑到中国来购买这些数码产品,还有一些食品、服装等商品,也都是美国人的心头最爱。
而这也正应了专家所提出的观点,9成以上的关税成本,最终都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以及消费者身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都纷纷飞来中国购物,那么在中国买东西真的更加便宜吗?
双重优惠政策的叠加
如果说来大量美国人中国“代购”只是不想要支付高昂的关税,想要低价进货的话,那么中国的优惠政策,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很多人或许还不理解,即便因为关税政策的原因,让美国民众消费成本大大增加,难道还能比飞来中国消费成本更高吗?
事实证明,飞来中国消费的确成本要更低于直接购买,因为这样不仅不用支付额外的关税,还能享受中国“退税”的政策。
相关部门对外发布公开,从4月8日开始,对于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相关规定做出了明确规定。
简单来说,就是海外的消费者到中国指定的商店进行消费,在签订协议书以及办理信用卡之后,那些退税产品可以申请退税款。
这样一来,不仅购买中国的商品不用支付高昂的关税,甚至还能够“小赚一笔”,对于消费者而言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在外网上也戏称,“打一个飞的来中国购物”,即便算上机票钱也要比在美国本土购物实惠得太多。
除了购物之外,这些主要是来购物的境外消费者,还能够趁着“代购”来中国旅游一趟,颇有一种一边旅游一遍赚钱的感觉。
毕竟凭本事省下来的钱,怎么不算是赚到了呢?
对于外国游客而言,来中国旅游购物可谓是:一次消费,快乐加倍,既便宜买了东西,又能够拿着退税的钱旅游一番。
这泼天的富贵可算是被中国市场接到了,而这样的政策也向全世界都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开放包容友好待客的态度。
过境免签外加“即买即退”的政策叠加,既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友好开放的旅游消费环境,更激发了境外旅游的热情。
真是没想到,花钱也能够花得这么开心,这对于切身感受到来中国购物实惠的美国消费者来说,才是最大的目的。
结语
所谓弄巧成拙,说的应该就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吧,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都飞到中国购物,不知道特朗普内心会是什么感受。
而看着那些背着大包小包,开开心心从中国商场走出来的美国人,也不由令人感叹,祖国如今真的是太牛了。
看来因为美国关税政策给世界贸易所带来的影响力,还远没有结束,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