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书法之舟,徜徉在国学之海,《日读论语》的美好时光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3-06-28 15:20:1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论语》与中国书法都是其中的代表。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自问世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精致化的过程,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流淌至今。

而中国书法则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基因,宝贵的文化遗产,流传了几千年,是历代书法家智慧的结晶。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接力,它的魅力穿越了时空,真正算得上雅俗共赏。

《日读论语》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书写《论语》篇目,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带来了崭新的阅读品味和视角。捧在手里《日读论语》是柔软亲切的、可卷可舒的,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醇厚的书卷气。《日读论语》再佐以国学名家府建明教授饶有趣味且深入浅出的释读为之调味,真正为读者奉上一席正宗的中华文化大餐。

千年前,殷朝人就有了笔,正因为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主要用兔毛)捆缚起做成的。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从殷朝发明了和运用了这支笔,创造了书法艺术,历代不断有伟大的发展,到唐代各门艺术都发展到极盛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独独宝爱晋人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临死时不能割舍,恳求他的儿子让他带进棺去。可以想见在中国艺术最高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所占的地位了。

邓以蛰先生在《书法之欣赏》里曾说:

“甲骨文字,其为书法抑纯为符号,今固难言,然就书之全体而论,一方面固纯为横竖转折之笔画所组成,若后之施于真书之‘永字八法’,当然无此繁杂之笔调。他方面横竖转折却有其结构之意,行次有其左行右行之分,又以上下字连贯之关系,俨然有其笔画之可增可减,如后之行草书然者。至其悬针垂韭之笔致,横直转折,安排紧凑,四方三角等之配合,空白疏密之调和,诸如此类,竟能给一段文字以全篇之美观,此美莫非来自意境而为当时书家之精心结撰可知也。”

“至于钟鼎彝器之款识铭词,其书法之圆转委婉,结体行次之疏密,虽有优劣,其优者使人见之如仰观满天星斗,精神四射。古人言仓颉造字之初云:‘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今以此语形容吾人观看长篇钟鼎铭词如毛公鼎、散氏盘之感觉,最为恰当。石鼓以下,又加以停匀整齐之美。至始皇诸刻石,笔致虽仍为篆体,而结体行次,整齐之外,并见端庄,不仅直 行之空白如一,横行亦如之,此种整齐端庄之美至汉碑八分而至其极,凡此皆字之于形式之外,所以致乎美之意境也。”

邓先生这段话说出了中国书法在创造伊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上艺术美的方向,使中国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儒家经典《论语》, 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精神面貌,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有许许多多世代传颂,家喻户晓,代表着民族精神的一些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我们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它的源头。

孙晓云出身于书法世家,是著名金石书画家朱复戡的外孙女,3岁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画,广涉古代碑帖,每日不辍,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她一直坚持将古代传统书法审美与现代创作形式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雅俗共赏的新古典主义书法之路。她的书法有一种平淡而自然的高妙之致,似乎并不求脱臼了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束缚。欣赏她的作品不累,其作品清新、静谧、情真意切,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和异乎当下“流行书风”的宁静感。

一部《论语》是常读常新,近一万六千字,字字珠玑,能够很好地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帮助我们解决各类人生的问题。而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两者的结合,使阅读成为一种快乐的、美好的、能够让精神变得更加开阔的过程。

不读《论语》,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渊源;不学书法,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精粹与传承。

《日读论语》,每日一读,享受最硬核的中华文粹,建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享受甘露滋润般的美好过程。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