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才是我党最大酒坛子,一人喝趴国民党,曾因为喝太多作检讨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1-24 11:24:24

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实际上是千杯不醉的真“酒神”?对于周总理,绝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总理的儒雅无人能敌,而不知总理的酒量也相当之大,曾经一个人喝趴下过一群国民党高官,更因为喝太多而不得不向中央作检讨,就连有“酒神将军”之称的许世友,和周总理比拼过酒量后都要连连认输,甚至要给总理磕头!

早在红军长征时期,周总理千杯不醉的传说就已经在军中传遍了。当时,军中就已经有着周总理曾用超过1两的杯子,接连不断地喝下了25杯茅台酒的传奇故事。

1945年,为了避免备受战争困扰的中国再次沦为战场,为中国人民争取到更长时间的和平,毛主席和周总理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当时的国民党大本营重庆,和蒋介石进行谈判。

可蒋介石可不是省油的灯,非但在谈判桌前“不老实”,就连在私下,也时常喜欢搞些“小动作”,让大家对他不得不防。

和谈判一同进行的,是谈判过后的宴席,当时,从国民党政府到民主党派和各界名流,每天的宴请不断。

每次举办宴会,都会有无数形形色色的人端起酒杯,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酒量不高,每当这时,他总会幽默地对大家说,自己愿意和任何人比吃辣子。

作为多年的战友,对于主席的酒量,周总理再清楚不过了,所以,每当遇到这种场合,总理总会跟在主席身边,寸步不离,一方面是在保护主席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为主席挡酒。

每当主席需要敬酒时,周总理总会抢前半个身子,代替主席向大家敬酒。

如果面对着各位民主党派人士,或是张治中这样真心敬酒的人,还算好些,可更多的国民党军阀显然是来者不善,和这些人喝酒,紧张程度堪比打仗。

他们经常围成一圈,用“人海战术”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攻势”,试图用这样下作的方式,让我党的两位领导人当众出丑。

周总理早就看出了他们的企图,但他毫不畏惧,每次敬酒,他都会连喝两杯,一杯算自己的,一杯是替主席喝的。一杯杯白酒下肚,总理的头脑非但没有因为酒精而模糊,反而思维更加敏捷。就连当时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幕的记者也不由自主地感慨:“唉,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当秘书问总理为什么不少喝一点,让毛主席也帮忙喝一点的时候,在酒桌前思维敏捷的总理破天荒地沉默了许久,好一会,他才对秘书说:“我怕酒里有人做手脚,放毒。”

就这样,整个重庆谈判期间,周总理经常一次宴席就喝下几十杯酒,并从未在酒后失言,令国民党人也都被周总理所折服。周总理的酒量,不仅在我党无人能敌,在重庆谈判之时,更是一人战千军,让想靠人海战术让总理出丑的国民党军官们都发自内心地钦佩。

建国后,总理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外交上。在外交场合,更是少不了需要喝酒的时候。

尼克松访华前,在医生的建议下,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周总理基本与酒绝缘了。而在尼克松访问我国的时候,为了缓和当时的气氛,总理选择了以酒为话题。

果不其然,尼克松对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总理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拿出自己珍藏了三十多年的茅台酒款待他。

在送别的国宴上,由于尼克松的盛情难却,再加上对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破冰感到高兴,本来已经很久没有喝酒的总理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这份豪爽,也在记者的记录下传遍了全世界。

可是,在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一向稳重的总理,却因为喝酒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以至于不得不向中央作检讨。

1954年,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这次会议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

会议开始前,周总理来到苏联,想和苏联的领导人商讨会议的相关事项。

一下飞机,中苏两方就立刻开始会谈,可连轴转的会谈,让总理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

会谈结束的那天,苏联准备了盛大的欢送宴。最开始,宴会的氛围很好,宾主尽欢,可苏联人显然热情得有些过度,时任苏联领导人的赫鲁晓夫不间断地劝总理酒。由于多日的劳累过度,再加之赫鲁晓夫等人的热情拥抱,肝脏患病不宜喝太多酒的周总理罕见地失态,呕吐起来。

苏联人也被吓了一跳,赶忙把总理送回住地,请来最好的医生诊治。

第二天,总理的身体才好了一些,一睁开眼睛,总理就急切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自己昨晚有没有因喝醉而说了什么不妥当的话。

回国后,总理对自己的失态万分愧疚,向主席作了汇报,承认了喝酒不慎引起呕吐的错误,并做出了检讨。

不久后,身体恢复健康的总理率领我国代表团再次来到莫斯科,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时的总理精神抖擞,在大会上的发言更是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

周总理酒量惊人,但每次喝酒都是为了革命,为了国家,让我们为伟大的周总理致敬!

更多精彩故事欢迎点击头像查看,我们下期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