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西游记》的第一回开篇,吴承恩用了几百字讲述了自混沌未分天地乱,到鸿蒙开辟,最后天地万物演化的过程和奥秘。文中,他曾引用了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诗《冬至吟》:“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冬至这天正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之日。传说在尧帝之时,曾令四位大臣之一的和叔居住在北方,观察太阳运行的情况,进而确定冬至的时间。在神话传说中,冬至这天也是道教元始天尊的圣诞。民间在冬至这天讲究吃馄饨的习俗也与元始天尊有关,因为“馄饨”谐音“混沌”,吃馄饨寓意着:“打破混沌,开天辟地。”可见,冬至这一天,份量很重。
天、地、尧、神都与冬至有着扯不断的关系,在这么隆重的日子里,民间更不能怠慢:皇帝领群臣祭天祈福、设宴庆祝,民众也会依制放假、祭祖、拜贺。全民将冬至日进行造势捧场,来了个“肥冬瘦年”,弄成了比新年还热闹繁华的景象。
筵席终有散,盛日过后,不免心中仍存留恋和不舍。为此,遵循着流传久远的古老习俗,人们开展了一系列与“九”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让人们在忙碌又单调的日常中寻得一份慰藉与欢愉,也加深了人们对季节更替的认识与理解,更是伴随着人们渡过漫漫冬日。也在不知不觉中,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一、数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过了冬至,每九天为一“九”,过了九个九,便是冬去春来之时。九为最大、最多、最长久之意,也是“至阳之数”,九九至极,阳气的累积也意味道着冬的阴气日渐消散,否极泰来,寒意去、暖春来。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也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斩妖除魔,终寻正果,立地成佛。
我搜集了几个版本的冬至九九歌,分享如下:
华北版:“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河南版: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大甩手,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江南版: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西南版:一九二九怀中揣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脱了衣衫走,九九八十一,庄稼汉在田中立。
浙江版: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二十七,芽头如笔立;四九三十六,夜眠水上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黄狗看阴地;七九六十三,破棉袄用扁担担;八九七十二,鲤鱼跳过滩;九九八十一,犁头闸田缺。
湖南版: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湖北版:一九二九,夹裤换棉裤;三九四九,房中生火炉;五九六九,外面找不到路(下雪);七九八九,沿河插柳;九九八十一,行人路上把衣袒。
福建版:一九二九,伸不哩手;三九四九,沿凌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六十三,行路客官把衣肩;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二、画九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古籍《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有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是一种雅图,用墨线勾勒梅花一枝,九朵梅花,每朵九个花瓣,每瓣代表一天,共计八十一瓣、八十一天。自冬至次日起,每天为一片花瓣上色,也可以用简单的花纹标记当天的天气,如阴晴雨雪等。画完一瓣,就是一天;画完一朵,就是一个九,画完九朵,窗外便是冰雪消融,春风送暖之日了。
三、写九像“画九”版本的“九九消寒图”一样,“写九”版本的“九九消寒图”就是描红书法,先用双钩空心字体将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或“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九个字画到一张纸上,每字九笔。从冬至次日开始每天一笔,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九字填完刚好八十一天,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四、涂九、填九如果画工和写工都不行,还有最简单的,“涂钱消寒图”、“填圈消寒图”,在纸上画纵横九宫格,每格为铜钱样式,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满正好是八十一天。或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满也刚好是八十一天。
比起如今每日撕去一页日历,以此标记时间的流逝;古时盛行的的画九、写九等习俗实在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寄托与消遣方式。虽然春天终究会来,但是又冷、又苦、又难熬的冬日,也会因这些温暖又静心之举,在每一天都会给人们的心灵以不同的慰藉与希望。日子怎么过,重在经历和享受每一天的过程,古人深谙其理。
这些习俗,不仅仅是时间的印记,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们以其独特的方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冬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人留下的诗歌和习俗中,我们仿佛跟着里面蕴含的丰富情愫邂逅几百乃至上千年前的冬至,去品味、去感受古人的冬至之日。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