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火车本身没有任何动力系统,它就是一节节车厢,放在木头做的轨道上,车厢前方有一个钩子,直接通过绳索与路边的蒸汽机房相连。在轨道旁,每隔一公里就需设置一个机房,机房的蒸汽机拉着车厢在轨道上跑。

这种设计太麻烦了,每个机房还要设立一名烧锅炉的工人,车厢经过机房时,还要重新挂上钩子,任何机房的故障都会导致火车停运。当然,那时除了外置的蒸汽机房以外,英国人还流行用马匹拉列车车厢。

这时,英国的工程师萌生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如果将蒸汽机直接安装在火车上,那不就能摆脱机房的限制,这样火车就能持续运行了。
1804年,英国工程师理查德·特里维希克成功实现了这一构想,他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通过煤炭燃烧加热金属管产生蒸汽,进而驱动活塞和车轮前进。

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到了1842年,英国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已经将车速提升至46公里每小时。你可能觉得速度太慢了,还没有你的电动小毛驴快,但是在当时,这个速度是英国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快的。

然而,速度的提升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高速行驶的火车容易出现车身摇摆,轻微的摇摆幅度都可能导致脱轨。于是,天才们将车轮设计成锥形,使用火车自身的重力来抵抗行驶过程中的摇晃,火车跑的更稳了。
此后100多年,蒸汽火车的形状并没有改变多少,中国在30年前还可以看到这种老式的蒸汽机火车。这种火车在出站前要加水加煤,工人负责把煤铲进火车头的锅炉里。火车一开动,就会喷出大量水蒸气和黑色烟雾,汽笛声几公里外都能听见。

其实,我国在用这种老式火车头的时候,国外已经着手改进了。上个世纪30年代,随着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方形火车头在行驶中面临巨大的空气阻力。
德国最早尝试将火车头设计成流线型,这样能减少空气阻力。同时,他们的工程师在车轮上增加了导流板,车厢连接段也安装了橡胶,以进一步降低空气湍流的影响,提升速度。

气动外形的改进大多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那个年代出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火车头,气动外形更加流畅,让火车的速度达到了150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即便是现在看来也是够快的了,不过这已经是蒸汽机的极限了。之后它就被内燃机火车头取代,在内燃机火车开始普及时,火车家族又分化出一种新的列车,它不烧煤,也不用油,而是用电机充当动力。

该如何给列车供电呢?
很好解决,在铁路沿线架设电线杆给火车供电,为了把电线上的电力传到火车电机上,专家们在火车顶部安装了受电弓,在行驶过程中,受电弓与火车电线接触,进而获得电能。不过受电弓很容易磨损,于是设计人员用电线错开分布的方法,让受电弓上的每一处均匀摩擦,这样能增加它的寿命。同时还设计了空气臂,以防止受电弓在意外情况下损坏时把电线拉断,空气臂能与电线及时脱离。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进行了电气化改革,在铁路旁都增加了电力供应系统。
电力机车不仅速度更快、更稳定,而且更加环保节能。而且动力系统体积小,启动时电机的扭矩就能完全发挥出来,加速更加快。至此高铁就问世了,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又走在了世界前列,上个世纪70年代他们就进行了电气化改革,这两个国家也是最先造出高铁的。

光有电还不行,老轨道也要改,好的高铁用的都是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是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搭建整体路基,取代煤、,碎石与枕木的轨道。它的好处是稳定性高、维护量少、使用寿命特别长,高铁动车在上面跑的平稳性非常高,我国高铁基本都是采用无砟轨道。

中国高铁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使用高架桥,这些高架桥不仅让铁路线路变得更加笔直,减少了因地形起伏和转弯对列车速度的影响,还让铁路免受陆地上动物和人的活动干扰。
如果是在印度,动车300公里的时速,如果突然窜入一头神牛,必然会造成重大事故,高架桥的建设也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节约了地面空间。很多农民在高架桥下方种田种菜,这也是中国一大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