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古人云:“婴儿初生,以啼为吉。”
可北宋年间,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却异常地安静——不哭不笑,仿佛对人世毫无兴趣。

她的诡异反应让家人惊慌失措,更惊动了附近寺庙的高僧。
谁知高僧一见她,竟勃然大怒,口中厉斥:“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一句话如雷贯耳,让在场之人毛骨悚然。
这个女婴到底有什么不同?高僧又为何如此激烈?
命中注定的不平凡李师师原本姓王,生于宋哲宗年间的汴梁城。
她出生那日,阴云密布,产房内一片寂静,婴儿竟一声不哭。
此等异象,令做父亲的王寅心生不祥。

王寅是个商人,为人颇为迷信。
女儿满月那天,他抱着女儿去寺庙求神拜佛,希望神佛保佑。
没想到那小和尚瞧见襁褓中的婴儿,竟勃然变色,口中喃喃道:"这娃儿果真命途多舛,佛门净地不是她该来的地方。"
话音未落,婴儿忽地嚎啕大哭。
那哭声足足响彻了整座庙宇,震得各位高僧皆是目瞪口呆。
这究竟是吉兆,还是凶兆?王寅满心疑虑,正要细问,小和尚却踪影全无。

他只好抱着女儿灰溜溜地回了家。
自那日起,女儿便得了个别致的名字——师师。
王寅盼着她能够吉人天相,母仪天下,谁知一语成谶,日后师师果真是名动京城。
天妒红颜的悲剧师师的母亲因为难产大伤元气,产后没几日便撒手人寰。
从此,师师是在父亲的呵护下长大的。
王寅疼爱女儿,宠她无法无天,想着万般娇惯,只盼师师能健康快乐。
然而命运弄人,师师六岁那年,王寅却驾鹤西去。
家中上下为他披麻戴孝,小小的师师不明就里,只晓得爹爹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一年,成了师师命运的转折点。
膝下无子,王家几个兄弟便起了争执。
不多时,家产便被哥儿几个瓜分一空。
小小的师师无人照拂,只得在街头巷尾讨生活。
那个年纪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地成长,享受着父母的呵护。
师师却没了依靠,只能在人情冷暖中煎熬。
师师虽然年纪小,却聪慧伶俐。
她蓬头垢面,衣不蔽体,但模样清秀,眼神明亮。
一个叫李玉香的老鸨瞧上了她,将师师收作徒儿。

老鸨心想,这小丫头生得标志,日后定能在风月场上折腾出名堂来。
于是乎,师师这一辈子,是在青楼度过的。
她学琴棋书画,学歌舞诗词。
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换来的是在汴梁城中难得的盛名。
但师师晓得,自己早已身不由己,这盛名,不过是身为青楼女子的枷锁。
有多少人,真正在意她的内心?又有谁,能体会她的不幸?
绝代佳人的风华时光荏苒,转眼间师师便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摄人心魄的韵味。
师师是个极通透的女子。
她知道命运将自己推向了风尘,从此身不由己。
但她依旧保持着一颗纯净善良的心。
青楼里总有达官贵人出入,师师见多了他们的虚情假意,只做到来去自如,从不假以辞色。
她最爱弹那架古琴。
每当起兴,琴声便会久久回荡在青楼的上空。
那乐声,时而如怨如慕,时而如泣如诉,让人不由自主地悲从中来。

旁人只道是她的技艺高超,却不知,那曲调里,是她满腔的孤绝和不甘。
京城里的文人骚客都爱在青楼聚会。
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一睹师师的芳容。
只要几个银钱,便能与这绝代佳人共度良宵。
师师虽不愿委身于人,但身不由己,只得强颜欢笑。
面对这群尔虞我诈的男人们,她早已心如止水。
她的艳名越传越广,竟惊动了当朝皇帝宋徽宗。
徽宗爱好声色犬马,听闻师师乃是国色天香,竟微服出访,只为一睹芳容。

自古美人都是男人争斗的资本,皇帝的赏识,师师又当如何应对?
入宫为妃的悲哀皇帝微服来到青楼,李玉香自是惊慌失措。
她连忙吩咐师师好生伺候圣上,莫要有半点差池。
一个下贱的青楼女子,竟有幸能侍奉天子,这是何等的殊荣。
老鸨心中窃喜,只盼皇上能看得上师师,从此飞黄腾达不可限量。
师师心中苦笑,她早已司空见惯这等场面。
从前种种,不过是男人们的游戏罢了。

如今到了皇帝面前,又能改变什么呢?作为一个弱女子,她只能随波逐流,不得不向命运低头。
然而,宋徽宗却对师师一见倾心,赐她"绿珠"的名号,要接她入宫做妃。
师师心知这是皇命,不可违抗,只得含泪拜别师姐妹,随驾进宫。
青楼女子,一朝飞上枝头,这般的荣宠,又有几人能得?
自此,师师便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中的"绿珠妃"。
锦衣玉食,她却再没了往日的欢愉。
深宫的日子是寂寞难熬的,偌大一个后宫,竟只得她和徽宗二人。
她日日盼望君王临幸,然而男人变心,谁又能阻止?

师师终日只能在寝宫中弹琴,盼着皇帝来临幸。
然而徽宗却渐渐地冷落了她,他在外头又宠幸了新的美人。
师师茕茕孑立,无依无靠。
作为妃子,连死的权利都没有。
她只能在煎熬中度日,盼着有朝一日,能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真的有离开的那一天吗?
悲剧收场的宿命宋徽宗晏驾那年,师师已经在宫里待了十数载。
新皇登基,后宫洗牌。
师师被打入了冷宫,日日只能面壁思过。

她想,或许这就是自己的宿命吧。
从青楼到宫廷,她不过是男人的玩物,注定不得善终。
不久,金兵南下,汴梁城破。
徽钦二帝被掳,百官被虏。
京城内一片哀鸿,民不聊生。
大宋帝国,就此覆灭。
一代名妓李师师,也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李师师下落不明。
有人说她披头散发逃出了汴京,有人说她不堪侮辱,自尽于青楼。

还有人说,她其实并未逃出京城,而是被金人掳走,最后客死他乡。
无论哪种说法,都不过是猜测。
这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就这样悄然离世,从此天人永隔。
种种传闻,真真假假,已无从考证。
这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终究埋骨何处,无人知晓。
她的一生,就如同烟花,绚烂过后,只余一地的凄凉。
美人迟暮,繁华落尽,这就是李师师悲剧的一生。

然而,这样的悲剧,在那个时代,何止李师师一人?
结语李师师的悲剧人生,是那个时代无数女子的缩影。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人如同商品般被买卖、被糟蹋,只能忍气吞声,无处申冤。
即便是身为妃子,也难逃悲惨的命运。
这样的悲剧,不该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上演。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更应该明白,女性要争取自己的权利,要敢于反抗不公,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男女平等、公正自由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