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为什么消失不见了?考古学家们给出了答案

精英人物志呀 2024-12-10 15:03:3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文|雨别

编辑|雨别

《——【·前言·】——》

古代中国的银子去哪了?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消失,至今成了谜。明明那时盛行银两,市场上堆积如山,帝王将相手握金银珠宝,那些白银为何如今几乎踪迹全无?

古代银子的“贵族身份”

银子并不随便出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刻板印象中,古代的黄金和白银早就遍布每一个角落,但其实并非如此。银子,曾经是贵族和帝王的专属,直到某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它才开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金银的流通,通常和权力、财富以及荣耀联系在一起。普通百姓甚至不可能拿到一两银子,更别提用它来进行日常交易了。银子大多存在于皇宫的宝库里,或者是一些大富商的手中。

在唐朝,虽然商业逐渐发展,但银子依旧是贵族和商界精英的专属物。那时更流行的是铜钱,它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北宋时期,虽然经济繁荣,市场上也有了初步的商品交易,但银子依然没能普及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大多数交易还是用铜钱来进行,银子充其量只是作为储备金,或者是皇帝和贵族之间的赠品。

既然那时候有银子,为什么不把它当作流通货币呢?因为银子在古代是稀缺的,不仅因为开采难度高,还因为它的贵重,根本不适合大规模流通。银子更多的作用,是作为一种储备的财富,或者作为交换时的附加价值。

北宋时期,宋朝政府为了征收税款,开始尝试用银子替代实物税。市场上开始流通一定量的银两,尤其是在商人和富裕阶层中。但这依然并不意味着银子已经进入了每个普通百姓的生活圈子里。对于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说,银子依然是奢侈品,而不是交易的常用物品。

在南宋时期,由于南北朝的战争与局势变化,南宋政府不得不逐步建立起更有效的税收体系,而银两的引入,成为了这一体系的重要一环。商人和富商们开始愿意持有银两,而不仅仅是铜钱。商人间的交易逐渐改用银两作为结算工具,标志着银子在商业流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宋代晚期,尤其是南宋,政府通过铸造银锭来增加市场上的银子流通。白银依旧远远没有普及到大众的生活中。当时的普通百姓依旧过着用铜钱交易的日子,手中拥有几两银子,便是相当 富贵的象征。

明朝白银流入与货币的变革

明朝嘉靖年间,西方的殖民帝国通过探险和战争,找到了大量的银矿。这些国家开采出的大量白银,通过西方的贸易网络,开始进入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的中心之一,接触到这些来自“新世界”的白银,就像是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财富潮流。明朝皇帝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白银能够帮助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维持国家的运作。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明朝中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白银流通市场。商人们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这些进口的白银兑换成商品。而国内的经济,也因此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政府的税收改革迫使更多的商人和民众接触到银子,银子成为了税收的主要方式。嘉靖年间,由于中央政府财政吃紧,朝廷要求各地百姓必须使用白银来交税。这种政策推动了银子的普及,使得白银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重要货币,开始逐渐取代了之前的铜钱,成为交易的首选。

到了万历年间,银子几乎已经完全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你去市场买东西,和商人讨价还价,白银成为了主要的结算方式。即便是小小的乡村,也开始拥有流通的白银,银子成了日常的代名词。

中国的白银市场也在吸引全球的关注。中国的需求量巨大,西方商人纷纷从中国进口瓷器、丝绸等商品,并通过白银来支付。白银开始从全球流入中国,流通量的激增,让这种贵重的金属在中国社会中普及开来。

白银的流入,虽然带来了短期的繁荣,但也引发了社会的种种不稳定因素。贫富差距加剧,通货膨胀等问题逐渐浮现。商人和富裕阶层开始囤积银子,而普通百姓因为白银的过度流通,反而感受到了经济压力。

白银的流失

最为著名的“江口沉银”事件,可谓是白银流失的一个缩影。明朝末期,正值张献忠的“大西国”正在崛起。张献忠,那个时常出现在历史书页上的名字,以其暴虐的行为著称。

他不仅对民众进行了疯狂的压榨,还在一场战争中掠夺了大量白银。这些白银大部分来自于宋代、明代的财政收入和民间的积累。

2005年,在四川江口的岷江河道,一批批明代的银锭被发现。这些银锭的年代正好对应了张献忠的统治时期。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银子是他在撤退时沉入江中的。

张献忠为了躲避追捕,强行将积攒的财富埋藏在江底。数百年后,这些银子才被现代的工人发现,银锭仍然清晰可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令人震惊的证据。

战争一直是白银流失的一个巨大因素,随着宋辽之间的多次战争,宋朝政府需要支付给金国大量的白银。明朝与辽东的战斗中,明朝也不得不支付巨额白银作为赔偿。

明末的动荡和改朝换代,使得大量白银流失到了其他国家。张献忠的掠夺只不过是众多战争中的冰山一角。

随着清朝的建立,白银依然成了战争中的重要赔款。清朝建立后,不仅仅是国内战乱,更有外部的侵略战争,白银的流失与赔款一直没有停歇。鸦片战争后,列强的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赔偿大量白银,这种赔款成了当时中国的巨大负担。

在这些战争和赔款的背后,白银的流失也意味着中国的国力和财政状况急剧下降。每一次的赔款,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这种打击并非一次性消失,它随着历史的推移,逐渐侵蚀了中国的经济基础。

时间也对白银造成了侵蚀,虽然银子曾是主要货币,但它依然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自然的磨损。无论是流通过程中的擦损,还是由于长时间埋藏在地下,银子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

许多古代遗存的银器和银币,经过几百年的沉积,早已不再是原来的面貌。即使一些银锭被发掘出来,经过考古学家的鉴定,也无法恢复其最初的使用价值。它们成为了文物,收藏在博物馆里,或是被个人收藏家收纳,无法再进行流通。

由于银子的易腐性,许多古代的银器和金属制品在埋藏过程中遭受了氧化、腐蚀。即使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无法被抹去,但其作为货币的功能已经消失。

0 阅读:13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