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的经典名著。
每一个细节似乎都被反复讲述过无数遍,可是,细读之下,很多小发现依然让人忍不住细细琢磨。
就比如一个小小的问题:老君的法宝数不胜数,为什么孙悟空只偷金丹却不偷宝贝呢?
这个问题或许在许多读者心中盘旋已久,却从未得到一个满意的解答。
孙悟空误入兜率宫话说当时,孙悟空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又喝了玉帝的御酒,那叫一个畅快。
可自在不久,猴哥就有点头晕脑胀,迷迷糊糊之间竟然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老君的兜率宫。
这原本可不是他的计划,他只是一个醉酒误事的猴子,结果居然就这么闯进了一个仙家宝地。
兜率宫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老君的修炼之地,是三十三天中的离恨天,相当于仙界的研开发源地。
里面不仅有道家珍贵的仙丹,还有无数奇珍异宝。
老君平时在这炼金丹,也铸炼各种宝贝,像什么金刚琢、紫金铃,还有紫金葫芦,堪称仙界的收藏家。
金丹和宝贝:猴哥为何只选其一?
那么问题来了,孙悟空是个不折不扣的“偷天贼头”,看到那么多宝贝,他为什么选择偷吃金丹而不拿宝贝呢?
得承认猴哥是饿坏了。
没错,金丹对他来说不仅诱人,还是立即见效的“能量补充剂”。
而当时的他,估计还因为酒喝多了,头脑并不十分清醒。
看到那炼丹炉旁的五个葫芦,他哪有空分析什么,一顿硬塞,金丹全进了自己的肚子。
此外,我们还得细头思考下,猴哥不是没有发现宝贝,而是每取一个宝贝,都会有后续的精彩剧情。
对悟空来说,吃金丹最多算是补充体力,而蹭到宝贝就会引起更多仙家的注意,那可比偷吃要复杂和危险多了!
兜率宫里的“空城计”内幕这一系列行动并不是孙悟空临时起意,而是老君的一步妙棋。
在《西游记》原著中明确写到,老君对悟空的到来其实是早有察觉和布局。
当猴哥来到兜率宫见东西无人看管,他大嘴吧啦吃仙丹时,其实是道祖在三层高阁“玩空城计”。
道祖不仅将兜率宫的人手安排到了其他地方,而且留了心腹九尾狐来充任暗哨。
看似无人,实则暗藏玄机。
也就是说,猴哥即使发现了宝贝,多半也会因为九尾狐的存在而不敢造次。
所以再多的法宝,也没敢随意霸占。
另外你还要明白,老君的宝贝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动的,个个都是有些法力或者设置的守护措施。
猴哥恐怕就是看到这些宝贝,不敢轻易下手,怕一不小心惹上更多麻烦。
想着把金丹顺进肚子就完事儿,毕竟偷吃毕竟比偷走宝贝更容易逃脱——这是猴哥的小聪明。
但其他宝贝手一碰说不定就是大事,所以即便猴哥再大大咧咧,也得考虑自己的退路。
结尾面对这样的安排,有的人可能觉得道祖是放任自流,甚至故意引诱。
但换个角度想,这也体现了老君的大智慧。
他知道猴哥这猴性,给他点甜头,却不至于让他全身而退,每一步都在掌控中。
这样既给了悟空台阶,又不至于让道祖失控,妙哉妙哉。
这么看来,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该学点老君的智慧,处理事情时既要给人机会,又要保有自己的底线。
每个决定都需小心思量,不偏不倚,掌握分寸,这样看待事情的角度,是否也能为我们每个人带来点新的思考和启示呢?
吧唧吧唧地吃几颗金丹,小心翼翼地看着旁边的宝贝——孙悟空不敢随便揣走的原因不止一条,而真正的智慧在于我们是否能从这样的细节中,悟出几分人生的道理呢?
希望每个读者不仅是看故事,更多的是透过故事学得些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