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春次是日本二战时期的一位商人,于1876年1月15日出生于现在的福岛县会津若松市,是旧会津藩武士松江久平的次子。
1895年,松江春次于会津中学一年级毕业。
1899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现大日本明治制糖株式会社)。
1903年,松江春次通过农商部海外商学研修考试,进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学习。
他从同一所研究生院获得了理学硕士学位。之后,还前往美国各地的糖业公司学习制糖技术。
1907年,回到大日本糖业公司后,松江春次担任大阪工厂厂长。
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本第一批方糖被成功生产出来。

然而,随着日本糖业贪污丑闻的曝光,大日本糖业陷入了极大的混乱,最终导致公司多达16人被判入狱,1人自杀。
而松江春次此时由于长期关注台湾地区和南洋地区的糖业,便干脆选择离开了公司。
后来,松江春次参与经营台湾斗六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兴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因两公司被其他公司吸收合并而离开。
1921年,松江春次对塞班岛和天宁岛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确信这些地区可以发展制糖业。接着,他周游各地,倡导发展南太平洋的制糖业。
同年11月29日,松江春次在政府与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的合作下,创立南洋兴发株式会社,并出任执行董事。
公司成立第三年,业务步入正轨,天宁岛建起糖厂,他接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填补了空缺。

该公司后来将业务范围扩大到糖精炼以外的领域,并发展成为南太平洋岛屿上最大的公司。
由于这些管理技巧,松江春次被称为“糖王”。他们还在塞班岛和其他岛屿为工人修建了各种娱乐设施,包括电影院、理发店、剧院和酒吧。
1940年,松江春次因健康原因辞去总裁职务,出任董事长。

1943年,他出任顾问,彻底退出南阳红发的经营。
松江春次还以海军省顾问的身份参加了由高木宗吉组织的海军智囊团。
在此期间,松江春次于1941年至1943年担任藏前工业协会会长。
战后,松江春次被禁止担任公职,但禁令解除后,他于1954年11月29日因脑溢血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