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热映背后:万人敬仰的“原子弹之父”,是如何陨落的

大眼吃遍天 2023-09-01 16:21:59

抓住八月的尾巴,《奥本海默》在中国内地上映了。

不同于在日本和印度引发巨大争议,《奥本海默》在国内的口碑和热度都还不错,很多影迷甚至只听到导演诺兰的名字就去电影院支持了。

《奥本海默》

这位被称为“时间魔术师”的电影大师,从业至今已经执导了12部电影长片,他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时间概念,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光影帝国,是当今影坛当之无愧的优等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诺兰出品,必属精品。

也有不少人是冲着电影主人公去的,奥本海默这个名字,不仅在美国如雷贯耳,在中国人心目中也是英雄一般的存在。正是他研制出的原子弹,被美军投放到日本广岛和长崎,才尽早地结束了战争,避免了更多伤亡。

奥本海默因原子弹而名声大噪,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后半生的失意也是原子弹带来的。世人口中的“原子弹之父”,一个自带毁灭属性的物理学家,在功成名就很多年后,被1945年自己研制出的原子弹正中眉心。

奥本海默本人

1942年,38岁的奥本海默带着一群20出头的年轻人,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夜以继日地研发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项秘密工作被命名为“曼哈顿计划”。

三年后,他们成功了,这场价值20亿美元的豪赌,将人类推向了全新的原子时代。一个不需要成千上万人在前线作战,就可以在短短几十秒之内毁掉一座城市的时代。

原子弹试爆成功后,美、英、苏三巨头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开了个会,讨论了一下战后如何分蛋糕的事情。

一次酒会上,杜鲁门向斯大林似是无心地透露道,我们掌握了一项破坏力惊人的技术,准备给日本来个大杀招。斯大林也装作漫不经心地说,那很好了,真是恭喜了。

波茨坦会议

没过几天,广岛迎来了“小男孩”,紧接着,“胖子”也降临到长崎。与其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核战争”,不如说美国只是在进行一场核爆试验,只不过不再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而是两座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

试验很成功,两颗原子弹发挥出了与它们名字不符合的可怕威力,震断了日本天皇脑海中的最后一根弦,逼迫他尽快结束了这场罪恶的战争。

作为功臣,奥本海默在短暂的喜悦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悲伤和恐惧。科学家研制出成果是一回事,亲眼看着它被用来杀人是另一回事,尽管奥本海默当时也支持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但它的威力还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我觉得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奥本海默向杜鲁门如是说道。

电影剧照

二战结束后没多久,冷战接踵而至。随着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场关于核武器的军备竞赛就再也停不下来,数量越来越多,杀伤力越来越大,直到比原子弹威力大好几倍的氢弹研发提上日程,奥本海默彻底坐不住了。

他向审核氢弹问题的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上面列出了研发氢弹的种种缺点,最终得出了“氢弹没必要存在”的结论。

只可惜,在那个大规模热战已经结束的年代,科学家的意见不再被政客们看得十分重要,后者更希望他们是服从政府命令的技术人员。与科学家期盼和平的愿景不同,政客们选择了确保美苏能够互相毁灭对方的“核平”。

而奥本海默,还在试图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影响政府的决定,阻止这场疯狂的军备竞赛。不出意料地,他遭到了政治迫害,奥本海默被质疑是“苏联间谍”,一场听证会由此展开。

奥本海默的听证会

隐私在听证会上是完全不存在的,奥本海默和美国共产党员琼·塔特洛克的婚外情被曝光,甚至连他们在原子弹研发期间偷情的细节都被FBI特工一一公布。对于奥本海默来说,这无异于被人扒光衣服公开处刑。

在那之后,奥本海默的英雄滤镜被打碎了,他成了美国科学界一个可有可无的透明人。很快,他就被人遗忘了。科学的理想,终究还是败给了根深蒂固的政治偏见,在那个东西方价值观斗得你死我活的年代,奥本海默成了牺牲品。

正如奥本海最喜欢的诗集《荒原》里所写,“世界就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声,而是嘘的一声”。奥本海默的陨落,也是无声无息、黯然退场。

3 阅读: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