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牺牲,蔡元培向其妻子坦白:我骗了你

奇葩历史观点 2025-02-19 09:20:47

在安徽省档案馆中,珍藏着一份特别的档案,它是94年前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在临刑前一个小时写给妻子方启坤的绝笔书,上面写着:

“复苏爱妻: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哀,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我的财产,由你承继。”

虽然遗书篇幅很短,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王步文对死亡的毫不畏惧,和对妻子、家人的深切嘱托。后来,这封绝笔书辗转送到了方启坤手中,被她珍藏了一生。每当看到它,她总能想起与丈夫相识、相知和相爱。

王步文和方启坤的相识充满了“英雄救美”的美好。

那是1918年,14岁的方启坤正在一所贫民学校读书。一天下午放学后,她与女同学汪兰芝相伴回家,走在半路上却遇到了两个心怀不轨的东洋浪人。

东洋浪人奸笑着一把将方启坤抱住,随即就要将她往黄包车上拉扯。女同学汪兰芝被吓坏了,急忙向路上求助,但路人惧怕东洋人的势力,竟无人敢出头。

就在这时,汪兰芝看到不远处走来一位身穿长衫的年轻人,她也不顾上许多,连忙拉住对方焦急喊道:“快去救人!”

年轻人正是王步文,顺着汪兰芝所指方向,他也看到了东洋人的恶行,当即冲上前去一把揪住其中一个人的脖领,怒不可遏地吼道:“洋鬼子,快放人!”

那位东洋人还从未受到过中国人的威胁很不服气,立刻就要挥拳打去。王步文反应极快,侧身躲过了拳头,用腿一扫,将东洋人翻倒在地。另一个东洋人也扑了过来,还是被王步文打倒在地。见打不过,两人从地上爬起仓皇而逃。

看着面前这位见义勇为的年轻人,满脸泪水的方启坤充满了感激之情,可由于她惊魂未定,竟然忘记问恩人的姓名。

回到家后,方启坤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责怪她:“傻孩子,你不问姓名怎么报答人家?”方启坤这才反应过来。

好在方启坤和王步文的缘分未尽,不久,他们又见面了。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安庆学生也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声援活动。在一次抵制日货的集会上,方启坤看到了正在台上演讲的王步文高兴不已。

之后,方启坤大胆示爱,于1923年与王步文结婚。

婚后,王步文对方启坤关怀备至,而方启坤与丈夫辗转国内外参加革命,四处奔波毫无怨言。在革命道路上少不了危险,方启坤先后4次被捕,1927年那次最为残酷。

那年,方启坤和丈夫被安排在上海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但没过多久蒋介石就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王步文意识到不对劲,立马通知方启坤收拾东西赶紧离开上海,可反动军警已经封锁了所有道路,任何离开的车票都买不到了。情急之下,两人只好住进了一家朝鲜侨民开的旅馆。

第三天,他们在侨民的帮助下坐上了去往武汉的车票。船到安庆时,已经有7个月身孕的方启坤告别王步文下船回家。

此时,安庆和上海一样军警横行,白色恐怖严重,方启坤知道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就告别父母准备到王步文老家生产。但没想到,特务早已注意到了她,她刚准备离开就被逮捕,连夜关在饮马塘监狱。

为了从方启坤口中得到王步文的下落,敌人软硬兼施,但方启坤毫不动摇。敌人无计可施,便判她死刑,因她即将分娩,死刑延期执行。

7月,方启坤被送到医院生下了一个男孩。不久,党组织称她住院之际将她救了出来,方启坤终于死里逃生。

1929年,王步文在上海开设训练班,方启坤则负责起了所有学员的吃穿。

一日,方启坤上街买菜,又被特务抓到了狱中。无论特务怎样审问她,她坚称自己只是一个女仆,负责主人家的饮食,其余什么也不知情。王步文得知消息后立马展开行动,最终用一袋银元将她救出。

几次死里逃生,让方启坤积累了许多革命经验,此后行事愈发缜密谨慎。

1930年,王步文根据党中央命令,回皖筹建安徽省委,但因工作繁忙,王步文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方启坤十分心疼他,劝他休息,但他却说:“我一个人辛苦不算什么,为了祖国的解放,就是牺牲了又怎样呢!”

没想到一语成谶,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王步文被捕,此时他已是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得知丈夫出事,方启坤心急如焚,她四处奔波设法营救。当时,蔡元培先生时任国民党教育部部长,她想到在上海时王步文与之有过交往,便准备找他帮忙。

事不宜迟,方启坤连夜乘船来到了南京,找到蔡元培。蔡元培得知她的来意后当即答应帮忙,并请她待在蔡府,等待消息。

等到第三天中午,蔡元培拿出一张船票,对方启坤说:“你先回安庆,我已经去见了蒋介石,王步文有救了。”

方启坤非常高兴,她高兴地乘船回到了安庆,可谁知刚下船,她就看到招商局的墙上贴着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的布告。布告上,王步文的名字上被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这意味着他已经被处决,方启坤顿时晕厥过去。

清醒后的方启坤怎么也不敢相信丈夫被杀的事实,明明上船前蔡元培先生还坚定地告诉她“王步文有救了”,为何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传出如此噩耗?

方启坤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中,但几天后蔡元培寄来的信让她明白了真相。

蔡元培在信中无不歉意地写道:“我骗了你,事实上我去见蒋介石时,执行王步文死刑的命令就已经下达了。”方启坤失声痛哭。

王步文牺牲后,那封绝命书辗转送到了方启坤手中。为了完成丈夫遗愿,方启坤振作精神,担起了全家8口人的生活重担。

方启坤当过教师,丈夫牺牲后,她就在汤池保小学教书,可校长因她是王步文的妻子将她辞退。多亏有熟人帮忙,她才又到另一处教书。但这微薄的工资并不足以养活全家,方启坤只好揽起了打袜子的活计,白天教书,晚上打袜子。

就这样,方启坤赡养了公婆,料理了他们的后事,儿子也在她的抚养下长大成人。1944年,儿子王爱生娶亲成家,方启坤总算了结了一桩心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得知这一消息的方启坤带着儿子、儿媳来到了王步文的坟前,泪如泉涌。她低喃着:“步文,祖国终于解放了,你的愿望实现了,安息吧!”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