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如何能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

天枫说 2021-08-25 14:32:13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王朝迁都到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明朝前期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从小就跟着爷爷朱棣身旁,可以说是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继位之后也比较有作为,在继位不久后,就顺利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稳定了局势。

朱瞻基是朱棣的长孙,他爹朱高炽是燕王世子,按照正常的发展,在朱棣死后,朱高炽继承燕王爵位,然后朱瞻基在从老爹手中继承王位,他一生中会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和皇位没有缘分。朱棣十分喜欢这个长孙,据说当时朱棣做了一个梦,他梦到朱元璋将一个大圭交给他,在古代圭是权力的象征,朱棣觉得这是一个吉兆,而且此时有人报告说朱瞻基诞生,这更加让朱棣觉得一个预兆,这件事对他发动靖难之役有很大的催动作用。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将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给赶了下去,朱棣登基成了皇帝,在用了三年朱瞻基的老爹也从燕王世子一下升格为皇太子,此刻朱瞻基一家的命运都在悄然改变,在永乐九年,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也就是说是大明王朝的隔代继承人。

也就是从此时起,朱棣无论是巡幸北京还是北征蒙古都会带着朱瞻基,朱瞻基跟着爷爷学了不少战场只是,在战场上的朱瞻基也英勇无比,而且朱棣时常让人在军中给朱瞻基传授知识,也就是说朱瞻基文武全才。

朱高炽在继位不久,就册立朱瞻基为太子,后因为南京经常发生地震,加上朱高炽还想要还都南京,就拍皇太子朱瞻基去南京,很快朱高炽病重,急招太子回京,但是朱瞻基还没有回到北京,朱高炽已经驾崩。其实在朱瞻基返回北京的途中,他的叔叔朱高煦就多次派人截杀他,不过没有成功。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正式登基,次年为宣德元年,虽然朱瞻基继位了,但是他的二叔朱高煦始终没有忘了皇位,朱高煦的皇位执念还要从朱棣靖难之役的时候说起。那个时候朱高煦十分勇猛,深得朱棣喜欢。

甚至朱棣曾说世子(朱高炽)多病,你要多努力。这句话就给了朱高煦一希望,也埋下了祸根,所以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经常想要夺嫡。可是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将他阻挡在门外。不过朱高煦一直没有灰心,一直在等机会。

朱瞻基回北京的时候,他派人截杀,没有成功,朱瞻基都登基为帝了,你朱高煦应该消停了吧?并没有!侄子已经当了皇帝,朱高煦还想着趁新君刚立未稳,直接造反。不过他造反直接被朱瞻基给扑灭了。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朱瞻基是如何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的。

首先、取得大义支持。不得不说大义的名分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于君臣来讲,朱瞻基是皇帝,朱高煦是臣子。于家族来说朱瞻基是侄子,朱高煦是叔叔,无论如何这大义的名分不能丢。他知道朱高煦造反,并没有立刻派兵去攻打,而是给朱高煦去了一封亲笔信,劝二叔罢兵。

无论朱瞻基这一手操作是为了皇位,还是为了亲情,但是天下臣民看到的是朱瞻基顾忌亲情,即使叔叔造反他也是先写信劝降,这一点让人们很佩服这一位新皇帝。朱瞻基本来就占据君臣大义,现在亲情大义也站在了他这边。

其次、朱瞻基的决策正确。对朱高煦的劝降不成,他就要出兵讨伐了,此时只要派一名大将带兵去讨伐好了,这也是常例。但是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这一决定立刻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但是朱瞻基坚持这样做,皇帝御驾亲征能够鼓舞士气,而且能够给叛军以震慑。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民心安定。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御驾亲征能够给朱高煦带来压力。

事实也确实如朱瞻基说的那样,朱瞻基御驾亲征,让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局势也极大得到缓和,此战朱瞻基已经胜了一大半。

然后、朱瞻基的精准判断。朱瞻基不是长在深宫内的皇子,他从小就跟着祖父朱棣南征北战,在军中端丽了自己,他自己也十分具有军事才能,在平叛的过程中他,他精准的预判到朱高煦会固守长乐成。当时有人建议要防止朱高煦趁机攻取南京,但是朱瞻基不认为朱高煦会这样做。

他说济南城池坚固,朱高煦不会冒险攻打;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乐安,这个精准的判断,让他能从容布置,最终将朱高煦困死在城中。

最后、攻心为上!围住乐安城,朱瞻基并没有让人立刻攻城,反而玩起了攻心计策,让人将书信射到城中,大意是凡是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甚至能够抓住朱高煦的还有重赏,在这样的情况下,朱高煦的内部先乱了,不少人想要将朱高煦绑了献给朱瞻基。

所以说朱高煦面对的是一个文武双全,占据大义,又有谋略的皇帝,他的胜算几乎为零,根本不可能取胜。而且朱高煦起兵时的借口就不行,此时天下安居乐业,谁愿意打仗。朱棣起兵时,那个时候不少宗室还支持呢,你起兵根本就是必败。

而且朱高煦有勇无谋,起兵的时候先联络英国公张辅,想要和人家来给里应外合,人家张辅是靖难功臣,爵位已经最高了,跟你造反有什么好处?结果张辅直接告诉了皇帝。然后朱瞻基又找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以济南为应。直接东窗事发,朝廷已经有了准备。

在朱瞻基御驾亲征的时候,朱高煦已经六神无主,基本上是坐以待毙了。所以他说他和侄子差的不止一点,失败也是在情理之中。他想复制父亲朱棣的靖难之役,但是他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没有主见的朱允炆。

总结起来,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十分有谋略,而朱高煦有勇无谋,注定是他造反只是一场笑话。现在大家对明朝的历史也比较感兴趣,但是如果单纯读史书的话,实在是太枯燥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绝对符合你的口味,而且不枯燥。

1 阅读:1623
评论列表
  • 2021-09-10 12:04

    可惜把江山交给了大明战神[得瑟][得瑟][得瑟]

  • 2021-09-17 00:34

    只是死的早,沒把娃教出来

    天枫说 回复: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死那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