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简介
“生生不息一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展览将于2024年9月16日—2025年1月2日在山东孔子博物馆举行。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孔子第48代孙孔端躬因避“靖康之难”举家南迁,定居在浙江磐安的榉溪村,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繁衍生息,逐渐壮大。婺州孔裔族群现在已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孔子后裔集居地,耕读传家,人文兴盛,更是传统文化的集藏之所。八百多年来,他们自觉保持并践行着孔氏家族的礼仪文化,凝聚了“十八禮(俗)”等包括祭祀、人情往来、婚丧嫁娶等行为、操守和生活原则,“婺州孔裔”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极大丰富了儒家文化历史发展中的内涵与社会价值,也对浙东乡土社会的精神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失而求诸野”,这是孔子当年用来说明在历史深处寻觅中国文化道统时,作为“乡野”的民间文化所蕴藏着可供发现的巨大价值。因此,展览以此为旨,以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为研究方法,将“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作为基本线索,结合“问禮•婺州”,汇集浙江婺州区域200余件组作品,近30个案例,通过:一、文脉与传承,二、绵延与生活,三、致敬与精神等三大部分,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转化的过程与内涵。同时,也使婺州孔子后裔的生活故事、精神文脉的绵延,得到最佳呈现。
以孔子家风、家训为代表的家族文化,虽然不同于后来成为国家文宗的儒家思想,但与儒学同源,却又自成体系。以“礼学”为例,它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从历史的实际情况看,礼学又不完全局限于经学或儒学,而在宗法制度的规范中,衍生出日常生活的系统价值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种带有民学性质的“礼学”,实际上对“人的人格”和“人人关系”的塑造,影响更为重要,这也是婺州孔裔南迁在浙江“生生不息”的重要性所在。
因此,将榉溪孔裔的故事带回故乡与之交流,既是亲情的回归,也是文化的印证。展览选在中秋佳节开幕,以榉溪雅集邀月为象征,将来自浙江婺州孔裔后人的感人事迹,带回到伟大先祖孔子的故乡,奉献给曲阜的乡亲,以完成慎终追远、汇流入海的初衷。
“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
本展览系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致敬孔子——全省百项文旅活动”之一
本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参与资助。
主办单位:
孔子博物馆
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承办单位:
磐安县盘峰乡人民政府
磐安县榉溪杏坛书院
协办单位:
山东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学术顾问:杭间 郭思克学术主持:连冕
艺术总监:张春艳
策展人:刘一蓝 卢震 魏梓伦展览总监:陈江 陈楚楚 上官茂峰执行策展:采方山 孔国军 谢俊瑶 钟声 宋山山
展览助理:杨宵 郑一凡 王心怡朱迅霖项目协调:
孔子博物馆团队
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人民政府工作团队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团队
空间设计:王欣团队视觉设计:吴炜晨团队纸品设计:吴莺团队杭州古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空间制作:杭州都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摄影工作:孟庆伟 迪迪 王欣工作室摄像工作:王辉 王利
鸣谢
专家支持:
洪铁城吴光荣陈新森 孔令维
榉溪村孔裔:
孔火春 孔金良 孔庆传 卢春兰 孔金斗 孔长春 羊仙红 孔美琴 孔陈朝 孔宇轩 张凤梅 孔星高 孔文荣 孔万明 孔一万 孔铭涛 孔黎明 孔金宝 孔祥洪 孔灵瑞 孔安信 孔安磊 羊爱凤 羊银兰 孔慧兰 孔慧馨
收藏家、艺术家、给予帮助的社会各界人士:
吴尧辉 陈新华 朱孟进 卢晓侃 周桂新 孟永国 陈洋 陈刚 陈骥川 陈奕婷 钱利淮 刘晓聪 黄小明 杨昌有 左炎令 陈斌斌 陈爱平 傅小兰 应峰 叶秀有 叶柏林 羊冬彩 羊凤仙 羊仙伦 呂强 吴方希蔓 梁玉元 李杰 周福来 张素琪 张阳红 张美光 周丽娅 羊旭华 黄药师 岑佳枫支持单位:
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磐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金华市婺州饮食文化研究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