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的记忆当中,刚解放那时候的中国,好像一直都挺穷的。为啥?生产力水平低,市场环境也有限制嘛。建国那时候的中国,可不像现在,现在有“华为”“腾讯”这样自己的大品牌,当时的国际影响力那可是小得不能再小了。
但这些都只是咱们的刻板印象罢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正处在毛主席引领的最后一波浪潮之中。当时是国营体制,好多厂商都能生产出既耐用又便宜、质量还好的产品,这里面不少都成了那个时代的精品。
这些产品,在那个时候就特别深入人心,有些甚至一直用到现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着它们,慢慢地就成了民族的骄傲。要是再仔细数数这十大名牌里的宝贝,你能认识几个?
要是说中国老百姓最早接触的名牌,还有最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是啥,那北京日化厂做的灯塔牌肥皂肯定能排得上号。
建国之前,咱国人用的肥皂大多是私营小作坊生产的,品质和品控往往不太稳当。直到1958年,北京日化厂成立了,打这起才有了大批量生产、流水线上产出的“灯塔”牌肥皂。
嘿,您可别小瞧了这么一块小小的肥皂。灯塔牌肥皂,这可是常用的家居用品。它既传承了古法肥皂的优点,又用上了当时最先进的脱色脱臭工艺,做出来的肥皂又白又香,在市场上那可是广受好评。
外资日化产品打进中国市场之前,灯塔牌肥皂可是中国日化市场的大明星。中国日化市场的份额差不多都被它占了。以前买东西得凭票,每人每天就只能买一块肥皂,可灯塔牌肥皂还是几乎天天都卖光光,每家每户都得备着它。
灯塔牌肥皂可不得了,它除了在老百姓的市场里特别吃香之外,还是好多单位指定的劳保用品。在那个时候,不管是家里自己用的,单位发下来的,还是在外面看到的肥皂,几乎都是灯塔牌的。你就想想吧,这灯塔牌肥皂的市场得有多大!
可是,随着岁月不断变迁,灯塔牌肥皂也有被淘汰的那一天。在中国热卖了差不多40年之后,90年代的时候,北京日化厂完成了改制,灯塔牌肥皂就在1997年停产了。这一代产品到底还是落幕了。
除了北京产的肥皂以外,还有个大家都知道的“北京牌”,这其实是电视机。不过北京牌电视机虽然名字里带“北京”,但它是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
50年代后期,天津无线电厂用咱们国产的35厘米黑白电子管,再配上苏联的元器件,把这台电视机研究出来了。1958年3月17日,这电视机试播成功,打这起,“北京牌”电视机就开始量产。
搁现在看,北京牌电视机的显像度也就那样,外壳做得还特别粗糙、简陋。可它在当时那可是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在这之前,能自己造出电视机的可都是欧美国家。就连香港、台湾这些地方,电视广播事业起步都比中国大陆晚。不过有了北京牌电视机,中国就跟日本处在同一水平。好多中国老百姓开始认识电视机,那也是从北京牌电视机开始的。
可是,地域、收入还有电网配置这些情况都会有影响,北京牌电视机刚生产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在市场上引起热烈的反应。一直到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它才迎来销售的最高峰。
七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电视机的普及率仅仅只有1%。不过,多亏了北京牌电视机,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家庭的电视机普及率差不多快要达到90%。要是在七十年代就有一台北京牌电视机,那肯定是富贵家庭的象征。
不过,后来彩色电视机研制出来了,这北京牌电视机的销量,那可是一年比一年少得厉害。在千禧年之前,它还停产了。但是,被淘汰可不代表它就失败了,这恰恰说明它出色地完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使命。
嘿,你知道吗?在推动咱们国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还有一个大“功臣”,这就是南京产的熊猫牌收音机。
1941年的时候,湖南电器制造厂搬到南京去了。1956年,毛主席到南京无线电厂视察,给厂里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就是想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咱们的声音。南京无线电厂也真没让人失望,搞出了“红星牌”和“熊猫牌”这两大品牌,成功地挤到“四大国营厂”的前面去了。
1957年前后,红星牌504型收音机率先诞生,紧接着熊猫牌552、553型收音机也出来了。它们的样式都差不离:晶体管机芯、木质外壳,还有那大八脚,这就是收音机最早给我们的印象。这种款式的收音机一推出,就在中国市场上火得不行。
在那个时候,要是谁既没见过熊猫牌收音机,也没使用过,那可就太老土。不过,让南京无线电厂销售量达到最高的,而且是咱们最熟悉的那种款式,就得是1959年推向市场的熊猫牌1502型收音机。
1502型收音机,那可是专门为了给建国十周年献礼才研发推出的新款。它用的是三波段八晶管这种材质,在当时那就是最先进的工艺。
1502型收音机在市场上反馈超棒!它可是专供人民大会堂、驻外大使馆这些国家用的。甚至,还能当作国礼送给外宾!这就不难看出熊猫牌的质量有多牛,地位有多高。它绝对是我们响当当的民族品牌!
除了人人都知道的收音机,南京这座古城还生产另一种家里少不了的东西——三角牌电烙铁。可别小瞧这小小的电烙铁,它有着奇妙又有用的大作用。
电烙铁这东西是拿来焊接零件和导线的,通常是电工经常会用到的工具。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家里的男同志基本上都懂些电路方面的知识。那时候,维修也不方便,换购也不方便,所以家里电器要是坏了,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去修修补补的。
电烙铁这工具,就是留着以备不时之需的。南京光明电器厂研制的1500v三角牌电烙铁,在当时可常见了,差不多每家都有一把。家里的开关、风扇啥的,还有别的电器出问题,全靠它来解决。
只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好多人慢慢就不用自己去修电器了,电烙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少见,现在就只存在于人们的回忆当中。
三角牌电烙铁在当年是男士的必备品,那飞人牌缝纫机肯定就是女士们最顺手的工具。这飞人牌缝纫机是上海一家缝纫机制造厂生产的,它在中国流行了半个多世纪,到现在都还在生产。80后、90后的小伙伴们,谁的童年没有妈妈踩缝纫机的记忆?
以前大家习惯买布做衣服的时候,要是有台缝纫机,一家人老小的穿着用度就都能解决。不管是衣服、包包这样的大件,还是鞋垫、床单这种小件,都能自己做、自己缝补。那个时候,身上穿的、家里用的,可全都是靠心灵手巧的主妇一双手。
就因为这个,家庭主妇们都特别喜欢飞人牌缝纫机,把它当成首选。它体型小巧,设计又好,很快就特别受大众欢迎,大家都争着买。在1995年以前,飞人牌缝纫机在中国市场上卖出去100多万台,还老是出口到国外去。
女士特别欢迎它,新人结婚的时候它甚至成了标配之一。当年有个说法叫“三转一响”,这第一转就是飞人牌缝纫机。这么看来,当年飞人牌缝纫机的地位和现在婚房、婚车的地位差不离儿。
在“三转一响”里,这第二“转”肯定得是凤凰牌自行车。1958年的时候,上海自行车三厂成立了,到了第二年,“凤凰牌”这个商标还有那经典的凤凰图案就被设计出来了。顺着时代的潮流,凤凰牌自行车就这么诞生了。
在汽车和摩托车还没普及的时候,自行车可是人们唯一的出行工具。当年的凤凰牌自行车被大家亲切地叫做“二八大杠”,为啥叫这个名儿?它的车身有28寸,特别大,而且整个车身都是铁做的,这就足以说明它有多结实、多厚重。
凤凰牌自行车一投放到市场,就被疯狂抢购,有时候自行车票都特别难搞到。那时候,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骑着凤凰牌自行车来回穿梭的人。就从那时起,中国被国外媒体叫做“自行车大国”。
而且,每个80、90后的人肯定都见过、骑过凤凰牌自行车吧。童年的时候,谁没坐过父母自行车后座书包架?它可不只是个牌子或者东西,更称得上是几代人的回忆。
现在,“二八大杠”慢慢被时代给淘汰掉。上海自行车厂,也早就改制,开始琢磨更轻便、更小巧样式的自行车。老款的凤凰牌自行车也从它的市场里退出来。
听说,这几年,被淘汰的凤凰牌自行车在非洲大陆可火了,那可是大受欢迎。为啥?就因为它特别结实、牢固,好多非洲工人运货物都得靠它,简直就是必备的工具。你知道吗?一辆那种老式的凤凰牌自行车,都被炒到上千元。
经典嘛,永远都是经典。不管在啥地方,啥时代,经典的东西总能有它的位置。
这最后一“转”,也是上海的成果。1955年的时候,上海轻工业局召集了55位手表师傅,让他们研制一批细马手表的样品。到了1958年,上海手表厂正式成立了,而第一款上海牌手表就是在这些样品表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深化和改造才有的。
在这之前,中国没有手表量产的历史,手表的外壳还有机芯全是从国外进口的。上海手表厂成立之后,老师傅参照瑞士的塞尔卡AS1194机芯,研制出了A581机芯,这A581机芯的手表就是第一款上海牌手表。
1958年的时候,上海牌手表那可老厉害了,就这一年就卖出去1.3万只!当时的商务人士和富裕家庭都把它当成标配。你知道不?那时候一只上海牌手表的价钱能顶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大家要是能戴上上海牌手表,可觉得老光荣了。
先不说面子的事儿,上海牌手表最让人忍不住夸赞的就是它的做工。你看,三针十七钻还防水的设计,表盘和表背都有“上海”这俩字的logo,在当时那可都是经典。虽然它是最普通的机械表,可走时特别准,有的到现在都还能走。
摄影爱好者可不是现在才冒出来的。早在五六十年前,中国就有一帮痴迷摄影的人。那时候,他们可不选“佳能”“尼康”这种日本牌子的相机,而是玩咱们国产的相机。
1955年的时候,上海器械厂正式建成。这个厂搞出了58型照相机,这58型相机就是海鸥牌照相机的老祖宗。打这以后,海鸥牌出了好多不同型号的相机,像120型、4型、203型之类的,双反的、单反的都有。这里边,1966年生产的203型相机是最出名的。
它为啥出名?就因为在短短一年里,它的销售量达到了31万台,而且还出口到国外,卖到世界各地去了,就这么成了中国的知名品牌。
不过,这台照相机卖得可老贵了,当年一台就得卖60多块,好多人都只能干看着,买不起。
现在海鸥牌相机已经在市场上没什么主导地位了,不过好多收藏家还会收购旧款的海鸥相机来收藏。据说,在如今的古董市场上,这种相机一台能值上万元。很多人收藏它,就是想把那份回忆留住。
除了那些已经下市的产品之外,实际上有不少老字号还活跃在我们眼前。就像回力牌球鞋。
回力球鞋的制造商正泰橡胶厂起步特别早。1927年就成立的它,早就成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重要力量了,而且还是汽车轮胎的大制造商之一。不过在1935年的时候,正泰橡胶厂注册了“回力”这个品牌,打这起就从橡胶业开始涉足球鞋业。
1948年,回力就成了上海全运会的指定供应商。打那以后的好多年里,回力一直在支持咱们的民族体育事业,很积极地为中国培养运动员。50年代之后,回力这个品牌算是正式打响了,从这以后就在年轻人心里有了位置。
想当年,“回力”球鞋那可是火得不得了,基本上人手一双,想买都不一定买得到,它在当时的影响力可一点都不比现在的“耐克”“乔丹”差。回力的热度一直持续到90年代,还是那么高。1999年的时候,它还被认定是“中国驰名商标”。
千禧年往后,国外的球鞋品牌进来了,回力就慢慢被大家给忘了。前几年,经过国外设计师那么一改造,回力在外网一下子就火得不行,一双鞋能卖到50欧元。借着这股热乎劲儿,回力又活过来了,重新出现在国人面前,成了“国潮”新宠。
手牌蛤蜊油也还在继续售卖。手牌蛤蜊油是1958年上海日化厂生产的。在国外化妆品还没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手牌蛤蜊油可是当时女性护肤品的首选,是最佳的。小小的蛤蜊油才几分钱,但是效果跟现在上千块钱的护肤品比起来也不差。
手牌蛤蜊油的成分特简单,油脂、冰片还有蜡基本上就是全部了。拿现在的眼光瞧,这样的成分不咋精细,也不咋讲究,甚至可能会过敏,可它对皮肤皲裂、脱皮、冻疮效果特别好。
每一年冬季一到,手牌蛤蜊油就迎来了它最大的销售市场。
中国所有女性都特别追捧它,就因为它滋润度超棒,在那个时候简直就是“润肤神器”。直到现在,手牌蛤蜊油在老年人那儿依旧很吃香。
还有个事得说说,手牌蛤蜊油里根本就没蛤蜊成分,为啥要用蛤蜊壳来装?这是因为金属容器太贵了,蛤蜊壳可是到处都能捡到的东西。所以,上海日化厂就挑蛤蜊壳当容器,这样既能减少产品成本,又能把油分装得小巧些。
真得说,恐怕只有聪明的中国人才能想出这么精妙又独特的包装法子。现在蛤蜊油仍然保持着传统包装,延续着它的销售传奇。
总的来讲,刚建国那时候,咱中国的名牌产品可不少,在市场上占的份额大得吓人。所以不管啥时候,可千万别小瞧咱们中国的实力。不管是小小的一块肥皂、一双鞋子,还是像相机、电视机、手表这样比较大件的东西,咱们中国都能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而且还有出口的能力。
现在不管这些产品还在售卖,还是已经退出市场,它们都是一个时代的荣耀,把我们几代人的回忆串连在一起。
这些东西亲切有感情,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