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许多互联网人吐槽日子不好过,多家大厂裁员的新闻刷屏网络。另一方面,新能源及双碳行业求贤若渴,很多企业的HR感慨岗位招不到人。
描述是感性的,数字是真实的。根据脉脉人才智库发布的《抢滩数字时代·人才迁徙报告2023》数据:2022年,互联网行业招聘收缩,纯互联网职位量同比减少50.4%;新能源及双碳行业却出现了爆发式招聘扩张,其中,碳中和行业职位量增长296.9%。
最近也有不少“碳圈”人,跟马哥聊到这件事,以我国双碳行业的发展速度,“碳管理人才数量远远不够,太缺了”。
01
碳管理部门:未来企业标配新晋国家职业
“碳管理人才”这个词听起来有些抽象,它究竟是做啥的。
我们知道,双碳行业的核心是让我国降低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那么,摸清碳排放现状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为了科学、标准地监测、统计、核算企事业单位的碳排放量,诞生了一种职业——碳排放核算员。当然,碳管理行业不单只有碳排放核算这一项业务,围绕碳中和规划、碳交易等环节展开,它又延伸出碳管理咨询、环境权益项目开发、碳金融、碳行业内服务、“碳中和+”,总共6个板块。
过去,国家对碳从业者没有一个官方的统称。2021年3月,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将碳排放管理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标志着这个职业正式进入国家序列。
牵一发而动全产业链
早些年,除部分控排行业,鲜有企业在公开场合提出减排目标。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之后,大家都意识到,未来是一个财富转移的时代,低碳企业兴盛,高碳企业唱衰。不论企业处在产业链的哪一层,这种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上游企业想要实现碳中和,除了采取措施控制自身减碳,也自然会考虑从中下游供应商的生产环节着手。
类似苹果等国外客户,已经开始要求国内供应商披露并解决碳排放量问题,希望能在自家产品的供应链和生命周期中实现碳中和。
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从侧面敦促企业开始寻求人才,搭建属于自己的碳管理体系,优化碳排放。现阶段,大家都对碳管理缺乏经验,所有的实践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但可以想象的是,日后碳管理会像人力部门、IT部门一样,形成自己的制度体系,成为企业架构里的标配。
02
碳圈兴衰往事看上去,碳行业是因双碳目标冉冉升起的新兴领域,但要细说其起源,得把时间线拉回到2005年。
第一波吃“碳红利”的人
2005年,有一份要求世界各国缩减排放温室气体、抑制全球变暖的议定书正式满足生效了,这就是《京都议定书》。其中第十二条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缔约方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开发减排项目,从而完成履约目标。
粗糙地概括就是,欧洲等地区的发达国家的高排放企业,可以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绿色项目中购买碳减排量。当时国内信息不对称,很少有企业真的了解这个概念。
一批眼界开阔的人最早嗅到商机,在国外买方与国内企业充当起“中间商”的角色,向国内企业推广开发CDM项目,促成碳交易。CDM项目开发一时成为国内火热的商业蓝海,这股逐利的浪潮吸引许多高水准的人才和海归人士加入,也变成孕育出最早一批碳管理从业者。
早期整个行业丰厚的收益,超乎想象。根据CDM规则,国内企业一个100MW的水电项目,按照每年4000小时的发电量,能输送绿色电能4000000MW·h,减排40万吨,按照当时100元人民币每吨售出,年收入就是4000万元,而项目中的成本则由国外买方承担。如果正好抓住机遇,说能实现财富自由也毫不夸张。
碳圈过山车
2012年,碳圈迎来寒冬。碳交易价格跌破成本价,同时《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欧盟碳市场规定2013年起只接受最不发达国家的CDM项目用于履约,也就是中国的项目被排除在外,国内的碳管理业务沉入低谷。行业业务整体缩水90%,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就此隐没,不少从业者转行,人走茶凉。
留下来的人见证了接下来的起起伏伏,201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试点启动;2014年首个CCER项目注册;2015 年《巴黎协定》的签署;2017年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推迟,这其中有喜有忧,告别收益的大起大落,整个行业稳重许多。
2021年,双碳目标的提出无疑给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让“碳”成为国民性热点。振兴的碳市场又迎来一波新红利——碳管理咨询业务量便井喷式增长,有点像CDM时期那种熟悉的味道了。
企业来咨询碳管理,就绕不开“碳中和”这个关键词。由于需求量的迅猛增加与碳管理人才的缺乏,我国首批开展碳中和规划咨询业务的机构一路水涨船高,业务均价在百万元以上,利润不菲。
03
新人还没入场,“碳培训”先卷起来了目前,国内高校双碳教育刚刚开始起步,人才培养速度赶不上需求缺口。踩准高校教育渠道少的痛点,社会双碳培训机构率先开启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兄弟,考证吗?
目前,主管部门对碳管理相关培训尚未规范管理,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的师资质量和教学内容,令人堪忧。教学是全程录播课,流水账的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实质性干货,也没有课后答疑和实操部分。
许多培训机构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学员在这里花上几千块钱,考取所谓的“碳排放管理师”证书。
有人说到,但凡某平台关注一些聊双碳的博主,也都逃不了被问“考不考证”的宿命。
机构介绍说,学员报考证书几乎没有学历和专业限制,参加一些网络录播课的培训,考试前刷几套题库,几十天就能拿证。这些挂上国字头的证书,乍一看挺像那么一回事,但其含金量真的如机构所说吗?
其实,通过课程取得的证书都是培训证书,现阶段还没有官方认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那么企业认不认呢?现实是,市场上的企业各自为阵,只有本公司内部或者几个特定机构联合出具的资质证书能够被认可,其他的一概不认。
令人心动的话术
为了吸引学员掏钱,机构花样百出。机构中负责销售岗的部门有一套标准的话术,听上去的确很有诱惑力。
有的以“行业目前新兴,证比较好考”为由营造时间紧迫感;有的宣称”拥有行业资源,学员拿证之后能够挂靠公司,一年保底3-5万的额外收入”;面对已经有证书的客户,就以“证书不符合挂靠单位要求”为由,建议客户重新报考;甚至愈演愈烈,出现了“持证人员可以申请公租房、领取退休补贴”“代刷代考”“考证躺赢”之类的表述,令人大开眼界。
面对这种乱象,有业内人士建议,市面上的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相较之下,可以关注我国碳交易所本部组织的培训,例如北京绿色交易所、上海能源交易所、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湖北碳排放交易所等,其官方网站会发布相关信息;或者多读几本有关“碳中和”的书,对了解行业全貌也会有用。
04
成为发光的金子并不容易现在的碳管理从业者,有一部分来自早期CDM项目,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入行原因迥异,具有相当的偶然性。
门槛低但也没那么低
表面来看,从通用性行业转行到碳管理的门槛是比较低的。随着碳业务不断向外渗透,许多看起来关联不大的金融、地产、互联网方面的人才也流动到碳行业,从事碳产品交易、碳中和+跨界等工作。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行的隐形门槛极高,市面上一些打着“碳”字名号的注册公司,做的业务只跟表皮沾了个边而已,数据造假等投机乱象也并行存在,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有企业HR表示,“一直在招聘,来面试的人里面,具备完整项目开发经验的人少之又少,有时候一个月都遇不到一个。”
一个在碳领域做了十几年的行内人告诉马哥,一个专业的碳管理人才要懂很多方面,背后涉及碳规划与发展、碳产业政策、碳市场与贸易、气候变化谈判、国际关系以及碳管理规划等诸多方面,这其实是一个跨领域、多专业交叉的行业,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作为支撑。
除了知识储备,项目经验和人脉资源的积累也尤为关键。在一些国外企业中,学员想要成为团队的正式一员,先要观摩5个以上的同类项目;在涉及对接上市公司、甚至与政府沟通的业务,熟络的关系是打开合作的敲门砖。
高学历选手涌入赛道
求职市场上,关于学历的竞争已经开始,高学历人才是企业争抢的宠儿。
湖北某高校就业创新中心负责人就曾表示,“很多低碳经济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已被盯上,毕业直接聘走。”看回CDM时期,碳圈人普遍是海归或国内高校毕业,见多识广,英文能力强;国内很多创业团队成员学历也很耀眼,一众国内外高校博士,有深厚的学科背景和科研能力,适合技术类项目。
高质人才涌入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好事。但对从业者来说,新人常在,想要成为行业内发光的金子,必然要深耕其中,投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实现“功到自然成”。
永远满怀希望
有人用“围城”来形容碳管理行业,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从最早一批从业者算起,时针不觉拨过近二十年,转行的人已经离开,坚定留下的人可以把过往经历写出许多甜苦交杂的故事。当年的青葱少年已然步入中年,付出了最好的年华;一同经历行业起落的人,可能已经从无名小白蜕变成业内大佬。
任何行业的变迁,都是一场大浪淘沙的过程。潮水来来去去,留下的人依然满怀热情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