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的中医传承,13名葡萄牙“洋中医”赴江西学针灸拔罐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4-04 11:30:4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苑旨 曹宇悦)“我在葡萄牙学习中医的时候,对中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渴望来中国,追溯中医最本源的做法,深入探寻中医的意义。”4月3日,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医学博士卡洛斯(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个春天,他和12名葡萄牙“洋中医”一起,开启了为期三周的中医特色技术研修之旅。

这场跨越国际的“中医之旅”已持续了十余年,“2015年起,我们就在葡萄牙设立了中国葡萄牙中医药中心,葡萄牙每年都会派遣一批本土中医师来华参加为期三周的研修。”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二科黄仙保表示,培训的内容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针刺手法、热敏灸技术、推拿、拔罐及刮痧技术等中医适宜技术,来研修的有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也有像卡洛斯这样“半路出家”的跨界学者。

4月2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湖院区,葡萄牙“洋中医”在门诊学习针灸技法。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摄

“现在中医在葡萄牙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疼痛管理、康复理疗方面效果显著,甚至在不孕症、过敏性疾病、肿瘤康复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上也展现出独特优势,很多患者受益后也会主动向亲友推荐。”黄仙保说,来研修的葡萄牙医生兴奋地分享说,现在他们的诊所里,前来寻求中医治疗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文化的碰撞往往藏在最细微的生活习惯里。在研修期间,黄仙保主任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葡萄牙医生刚来时都习惯喝冷水,现在几乎人手一个保温杯,改喝温水或热水了。”黄仙保说,这个看似简单的转变,却折射出中医理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4月3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湖院区,葡萄牙“洋中医”正在体验热敏灸中医技法。受访者供图

当葡萄牙医生们初次接触江西中医药大学独创的“热敏灸”技术时,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艾灸疗法让他们惊叹不已,它不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痛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对过敏性病症、功能性胃肠病症、前列腺病症、肿瘤化疗、术后正气虚等慢病有着独特的疗效优势。“我们治疗的病种比葡萄牙广泛得多,这是他们最想学的硬功夫。”黄仙保说。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在教授推拿手法时,学员们总爱追问“阴劲儿”的奥秘。“他们发力足够有力,却总是缺少那种刚柔并济的韵味。”黄仙保说,为了突破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导师们创新教学方法,让学员们互相体验手法差异,“身体的记忆往往比语言解释来得更直接”。

“现在已经有4名往届学员通过中葡中医药中心牵线,成为我们学校的线上研究生。”黄仙保高兴地说,他们白天在中医诊所接诊,晚上就通过云端课堂继续深造,把在中国学到的诊疗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当地的临床实践中。“这种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正是我们开展国际中医教育最希望看到的成果。”黄仙保说。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