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延安路遥:影响中国的黄土地之子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2018-12-10 11:54:55

路遥,是一个无数人熟知的名字,更是一个让无数延安人熟悉并自豪的名字。

2015年,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与主持人曹可凡谈到东方卫视的热播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时说:“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肯定和赞扬路遥及其作品,号召广大作家要像路遥那样真诚地为人民创作,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他的作品也以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产生了巨大的时代影响力。

最近,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路遥入选其中。今天,让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路遥。

郝海涛是延安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11月26日早上,当他翻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时,一条微信瞬间使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这条微信传达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党中央拟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当中,路遥,扎根在延安人心里的路遥,入选了!

路遥外甥 延安广播电视台记者 郝海涛

我要比其他人更加高兴,更加兴奋,路遥是我的舅舅,我们家里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无比兴奋。这回党中央对路遥的表彰是对路遥文学精神的一种肯定。

一时间,这个好消息被无数延安人通过手机微信奔走相告;一时间,多少人为之心情振奋!路遥多年的老友,曾任延川县《山花》杂志、《延安文学》杂志主编的诗人曹谷溪看到路遥入选党中央拟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对象的微信时,霎时间无语凝咽,年届八旬的老人打心眼里高兴。

中国作协会员《路遥研究》主编  曹谷溪

路遥是一个与人民大众心贴心、根连根的乡土作家。他关注的是劳动者的生活、命运、梦幻、追求。现在中央改革开放中的100个先锋又把路遥名字列进去,更是一种人民的胜利,对路遥的这种精神是一种彰显作用。这次活动,会使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这种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宣扬。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路遥的入选,是对其作品巨大的时代影响力的高度肯定。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路遥传》作者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  梁向阳

路遥是改革开放40年来对我们国家的普通人的情感和思想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读者群非常的庞大,我觉得应该有数以亿计,给读者提供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路遥是建造了一个文学之塔,文学灯塔,照亮了别人前行的路,这样路遥才能当然入选我们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大伯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做过一年农村小学的教师。1973年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编辑部工作。

1970年代中期以后,路遥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人生》,1984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路遥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走完了42岁的人生历程。

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以深深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回到陕北故乡,在这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小说《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1984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小说改成同名电影,由著名导演吴天明执导,上映后轰动全国。

小说《人生》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的人生变化过程。

一部《人生》,影响了无数人的人生。

同样入选中国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经说:18岁时,我是蹬三轮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说过:“80年代首次读路遥的《人生》后一夜难眠。就为一句话,里面巧珍跟高加林说‘我怎么看见你比我爸我妈还亲。’我说那个人真敢说话。”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者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

路遥口述《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一自然段:“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小说《平凡的世界》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88年春天开始,《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一连播了126天。乘着广播的翅膀,《平凡的世界》飞到亿万读者的耳畔与心头。当年,这部小说广播的直接受众就达三亿之多,听众来信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同类节目之最。

一部《平凡的世界》通过不同形式,让无数人产生了强烈共鸣。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潘石屹:我觉得里面的孙少安和孙少平身上都有我的影子。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一遇到困难我就读《平凡的世界》,就想到孙少安、孙少平的故事。这本书我读了七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平凡的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后,于1991年3月荣登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榜首。

在《平凡的世界》创作中,路遥的肝脏出现了严重问题——肝硬化腹水。一度,他想到过放弃、想到过死亡,最后,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在简单的保守治疗后硬扛着病体完成了创作。

中国作协会员《路遥研究》主编  曹谷溪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顽强的人,创作《平凡的世界》是漫长的六年,自己要躲在没有人的地方,跟虚构的高加林、刘巧珍、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这样的人一起说笑、一起生活、一起梦幻,生活在他虚构的这些人中间。当他写到田晓霞去世了,好像真的亲人去世一样,痛哭流涕。

路遥外甥 延安广播电视台记者 郝海涛

精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损耗,过马路都需要我四舅进行搀扶。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积劳成疾,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与人民。

路遥以他最诚实的劳动,诠释了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人生。其实路遥并没有远去,而是通过作品不断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的读者,他的生命以作品的形式得以延续。

路遥病逝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又应听众的强烈要求,先后多次播出了《平凡的世界》。近年来,《平凡的世界》、《人生》多次被改编、拍摄成影视剧与舞台剧,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新世纪以来,路遥的作品生命力强大、经久不衰;“路遥热”现象也持续升温、力度不减。《平凡的世界》成为我国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畅销书”和“常销书”,被读者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2008年10月,新浪网发起的“读者最喜爱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显示,《平凡的世界》以71.46﹪的比例高居榜首。

2018年9月,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等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入选其中,他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位两部小说入选的作家。

中国作协会员《路遥研究》主编  曹谷溪

《平凡的世界》在100多所大学里边调查,是所有大学里边最喜欢的一部书。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路遥传》作者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  梁向阳

把我们平凡世界里边普通人的生存、奋斗、情感乃至梦想写出来了,把我们整个中国社会大转折时期的我们时代的诗意,历史的诗意给写出来了,把我们向上的时代精神给写出来了,这样的书才能留下来。

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年了,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平凡的世界》所讲述的故事背景已经模糊,但时间却让它成为经典。因为路遥所建造的“文学灯塔”,提供了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

延安大学学生 王宇航

他的事迹全部影响到了我们。

我国当代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称赞路遥,“已经形成的开阔宏大的视野,深沉睿智的穿射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成就大事业者的强大气魄,为实现理想的坚忍不拔和艰苦卓绝的耐力,充分显示出这个古老而又优秀民族最优秀的品质。”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路遥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路遥虽然远去,但他却与这片黄土地同在,并永远活在读者心中!而绵绵的黄土地延绵不绝的更是对这位影响中国的黄土地之子的眷恋与思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说道: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路遥的精神正是体现了习总书记的要求,让我们向改革开放40年致敬!向路遥致敬! 

记者:高晶晶  郝海涛

编辑:李平

0 阅读:1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简介:参与、沟通、时代纪录,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