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唐铺 2024-06-26 22:12:53

《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陶瓷兔子

人喜欢的美妆号情感号还有某言辞激烈的大V我都不喜欢,现在才知道,我并不孤单,只是那时没有找到你。 因而也从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某一个眼神与某一条消息究竟有什么意义。 不轻信,不攀附,不轻易对人生失望,也不靠童话生活。 她很拼,搬出去之后就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没到两年就争取到了业界大牛的offer,美中不足的是那家公司在外地。 但总有些人有勇气打破这样的设定,在一次次跟外界的碰撞中,形成自己崭新的世界观。 这种人极难讨好,亦极难满足,像是一个没有底的黑洞,不断掠夺你的资源和能量。 你知道对我来讲仪式感是什么吗?是我们结婚三年,还能像上学时一样通宵聊天;是他说我爱你的时候依然会脸红。是他在外奔波一个多月,回来之后依然会下厨做菜;是我们吵架之后无论多生气他都会主动抱我。 大家现在都忙,总是讨论一些不痛不痒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没什么意思。哪个品牌的奶粉最近打折,谁的工作最清闲最舒适最适合养老,谁抢到了多少钱的红包……这些对一些人来说不值一提,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像是顶顶重要的大事。 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你这个人,而你怎样过一天,就会怎样过一生。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与他所说的话无关,与他所表现的样子也无关,只看他把自己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花在哪里,就够了。 简单来讲,就是我们为了抚平内心的冲突,会采取一些妥协乃至欺骗自己的行为。 他们自律,他们缄默,淡泊平静,沉默挺拔,像是时间荒原里独自屹立的那棵树,带着某种不卑不亢的坚强和一些闪着微光的希望。 人太容易向生活妥协了,也许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天不读,慢慢到一周不读,然后就会觉得,其实不读书也没什么影响嘛,于是完全把读书抛到脑后。放弃,就是这么容易。”“我之所以每一天都不敢松懈,是害怕心底这匹野马破了笼,就再也拴不回来了。“生活从来不是一下子就把谁击垮的啊。“它的獠牙时刻对准着你,你的每一次走神和跑偏,都会成为它发起攻击的契机,直到你意识到之时,怕已是体无完肤。 时间和精力用到什么地方,都是能看见的,可造就你的,却偏偏是那些你看不见的时刻。一个走神,一次动摇,一瞬犹豫,一次投降。不知不觉中消耗尽勇敢和力气,将你变成一个只顾汲汲营营的人。 看别人一举成名,看别人驾重就轻,你以为那是运气,却不知那一击必中的招数背后,藏着的是多少年的功力。亮剑只有一瞬,磨剑却需一生。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做着一些改变身体、气质和素质的事情,仅从眼前来看的话,或许并不那么显而易见,可是一旦拉长到整个人生,就会高下立现。每天读书与每天斗地主,每天健身与每天吃垃圾食品,每天学K线图和每天守着微信群抢红包。区别我们的从来不是某个机缘,而是你每天在做的某件事,影响着你,满足着你,也塑造着你。只有时间会告诉你你是谁,而你的每一天,都在写着这份答卷。愿你落笔不悔,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对于大多数不以写作为生的人来说,名利其实都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写完一篇文章时感到的满足和梳理思绪的过程。 一个人在坚持做某件事时,没有任何外界的刺激,也没有内在动机的驱动,居然也可以坚持两年之久。但与此同时,这句话也解释了她坚持了这么久,水平却一直都没有什么提升的原因。“那就不要写下去了呀,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事可以做,省下这些时间,去找一件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事去做也好啊。”我劝她。她应了声是,第二天却又跑来给我留言:“我想了一夜,不能就这么轻易认输,还是决定无论多么痛苦,都要坚持写下去。” “不能轻易认输”像是一个奇怪的咒语,有人因此成功,但也有人因此而碌碌一生。 美其名曰“坚持到底”“不能认输”,可大多时候,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守旧与浪费时间。 明明转身就另有康庄大道,何必在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情上跟自己死磕? 我想要赢。我无比喜欢她的这句话。不是所有的坚持都值得鼓励,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或许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再用任何对和错、放弃和坚持、应该和不应该这样的单线思维来判断事物。 一件事值不值得坚持,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你的性价比。而许多不计成本的坚持和理想,很可能都是无意义的。 值得坚持下去的事只有两种:一种带给你名利,带给你基本的物质满足;另一种带给你喜悦,另一个维度的自我实现。 这样的人,幻想通过一个两小时的课程和五块钱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那么廉价,也不值得我生气。 希望落空之后往往又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只好把愤怒发泄给别人。 如果他有更多的钱,或者有更强的能力去赚钱,有坚持下去的机会和资本,他就不会那么愤怒,可是他却什么都做不了。人在无能为力之时,最易怒。 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烦恼和不如意,动辄便觉得自己被逼到了绝处,然后就会像个炸药包一样,只要一点火星就会立刻爆炸,让自己陷入无止境的争执,或是索性抱怨整个世界,为什么唯独对我那么苛刻。 当一个人无法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他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错的。 将军有剑,不斩蝼蚁。我们的人生是漫漫征程,是星辰大海。何必跟一块土砾较劲。 人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对抗生命的巨大的虚空,也才能到达金字塔的最顶层——自我实现。而一个无法实现自我的人,拥有再多的钱,再多的自由,都是很痛苦的。 年轻有太多好处,唯有目光短浅是不可逃避的缺点。 学识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决定人的一生。 只能被困在这一种人生里,动弹不得。 而是我太清楚,一个连学习都嫌累的人,是很难咽下生活的苦的。 别让生活把你困在二十几岁。看不清脚下的时候,不妨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努力向远处望去。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人是认知的吝啬鬼,当找到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理由之时,就会自动停止寻找更深层的原因,以节省自己的认知能力。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唯一不同的是,有一些人可以在后天习得与这种本能博弈的能力,而那些无力挣脱本能的人,则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吐槽模式。 当他找到了替罪羊,就不再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努力的方法不对、程度不够。 所谓普通人,并不是因为起步的时候普通,而是因为他们“永远普通地活着”,这才成了所谓的普通人。 一个人看待人生的方式,就是他的第二起点。 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改变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 具有成长型心智模式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性格乃至生活轨道都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他们往往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雕琢自己的人生,取长补短,不断学习,始终对新鲜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不抱怨命运,也很少盲目攀比,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不足。 没有谁是在一开始就一败涂地的,我们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一步步地输光了自己。 与其说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还不如说我们是生活在对这个世界不同的理解里。你如何理解,就如何行动,你如何思考,就如何生活。 你就是你的未来,请按照自己的未来去活,别只是盯着当下,也别总是抓着过去。别放任自己,一步步输在人生里。 人情本就是相互亏欠,才能够彼此挂念,有时候我也不是自己不能做,一定要麻烦你的呀,只不过是想借某件小事,让你想起我。 我是很守时,但只针对自己,从来不要求他人。”他说:“若对方能准时,那最好,若不能也没关系,我一个人看会儿书,也不算浪费时间。” 至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时间,那是他们的事。他笑笑,眨了眨眼睛,“有些东西虽然是很好的,但也只能用来要求自己,不能用于约束他人。” 她比上学的时候黑了些,眉目间也不复当年的楚楚,可却平添了一份从容和潇洒。 每一年都把自己活得丰盛美满,这才是生活的意义。 可那通身的从容与温润,言谈中的诙谐和优雅,让她像一颗打磨了许久的珍珠,那是非岁月不能给予的惠赠。 一个女人是从哪一刻开始贬值的?不是二十九岁的最后一天,不是嫁为人妇做了妈妈的第一天,而是她熄灭光芒,随波逐流,畏首畏尾,自暴自弃的那一刻。 “女孩子的美,从来都不在于脸上有妆,而是眼里有光。 看似金玉良言的提点,却是比明枪暗箭更大的恶意,它告诉你努力是徒劳的,青春是用来兑现的,而婚姻是一个女人唯一的归宿,反正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带宽(bandwidth)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而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削弱我们的洞察力和执行控制力。 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可以带来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 那些以“没钱”和“没时间”为借口而拒绝有趣的人,他们拒绝的哪里仅仅是有趣而已啊。他们早早地就将自己的带宽收缩到最窄,窄到只见点而不见面,只见今天而不见以后。他们只顾着生存,却早已放弃了生活。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先跟你沟通,如果可以那就最好,如果不可以,我至少也尽力了,总比等着你去猜来得简单有效。 梳理清自己的界限之后,才能用更明确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其次,则是话术与情绪控制问题。 别让自己永远陷入被动的等待,等待他人来发现你的变化,等待他人来满足你的要求。去引导,去争取,去改变。这才是成长教会我们的事。 知世故而不弄世故,懂人情而不靠人情。 别太在意鞋底是不是一尘不染,只要守好自己的心就好。 她用自己一半的工资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每个周末必定准时报到,风雨无阻,每天晚上还要雷打不动地念一个小时。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考下了BEC商务英语高级,各项成绩全A,自学了很多销售的相关知识,从月薪两千的小城市来到上海,起薪四千不包吃住。 日子是慢慢好起来的,从客户的第一次点头开始,从谈成的第一个单开始,从老板第一次竖起大拇指开始,慢慢走上正轨。 要是当年不走出来,可能现在还陷在那个角落里,被房价压得毫无还手之力,可是真的放手去拼一拼,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想拥有自己的小家,居然也不是不可能。 这二者,一个是去路,让自己更上一层楼,摆脱眼前的困境;一个是归途,是不管何时回头,都有所牵绊的温暖。前者要求我们投资自己,后者要求我们兼顾他人。 部门老大讲话,号召大家把脑子放灵活,多跟新鲜血液沟通,互相学习。 能给人底气和自信的,从来都不是长相与装饰,而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买买买的时候那么讲究,对自己的生活却处处将就,这才是最得不偿失的人生啊。 不是没了谁不行,而是有你会更好。 意欲取之,必先与之,没有人等你的话,你就试着等等别人。 人生路上那个最难打赢的boss,它不叫失败也不叫破产,不叫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已失去,甚至不叫生死。它就叫作孤单啊。 那怎么办?本来就很孤单了,还不自己善待自己,难道要自暴自弃吗?毁掉了自己的生活,岂不是更没人看。”她说:“你无法打赢孤单,无论多么有声有色、有钱有爱的生活,都不能。”你能做的只是将它慢慢驯服,习惯了每个人都是一颗不同的星球,所以不再掏心掏肺地去渲染自己的情感,博取别人的同情。清楚自己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电视剧里的玛丽苏,所以在不被关照和在意的时刻也不会恼羞成怒。 尊重自己的每分每秒,用它来让自己变得更好,让生活丰富一点,多几缕颜色。既然只能做自己,那就好好做自己。愿你成为一个懂得驯服孤单的人。 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而是知道他所求的一定得不到,既然如此,又何必落井下石呢?他不过是想谋个高管的职位,凭良心讲,论能力他没问题,但他的格局太窄,这辈子最多可能也就是个中层吧。 并且将这件事作为战绩来炫耀,一个没有同情心和底线的人,或许能拿到一个销售冠军,但却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经理。你的能力决定你能得到什么,而你的格局,却会决定你最终能走到哪里。 我曾经很不理解“格局”这个词,它太大又太虚,包含着人品、道德、战略眼光和生活习惯等太多的方面。 做一个体面的人,在任何场合下,守住底线和尊严,漂亮地解决问题,就是你格局的体现。 却是恶意收购的手段来清除对手,将令整个硅谷失望。 单打独斗时靠能力,可到了下一个高度,能力就不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个人也罢,公司也罢,在重重的困难中,能否守住自己的原则,能否妥善地解决问题,体面地维持与他人的关系,就是格局之所在。 体面地推销,体面地竞争,体面地告别一场。不仅仅只在乎姿势好看,更重要的是体面背后的价值观。坦诚地表达意见,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麻烦。 你为了什么而奋斗,才能获得什么层次的回报。决定你人生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格局。格局见结局。 动作放麻利点儿,别想着磨洋工加加班就显得自己有功劳。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地模仿着我们畏惧甚至憎恨的人,以为这样就能打败对方,但在战争胜利之前,你早已经输掉了自己。 赋予他权力,他才懂责任;给他选择,他才能自主;教他技能,他才会独立;给他尊重,他才能明白爱惜自己的羽毛有多可贵。 我只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年轻的你能够好好学习,让自己拥有一点挑剔的资本。若你决定离开,也一定要认真努力,要比现在混得更好,回头看时才能没有后悔,只有庆幸。请你长成一个快乐而且强大的人,善待自己,也尊重你的助理。 连别人的话都没耐心听完,这个习惯会成为她的能力的掣肘,很容易就会进入瓶颈,有再大的能耐,也发挥不出来。 而教会一个人技能很容易,培养一种习惯却很难。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早就已经没有了黄金专业一说,四年的时间太长,任何人都无法预测一个行业在四年之中的发展趋势。 是你为自己的前程用了多少心。同是财会专业的学生,有的人只有初级的会计师资格证,只能进一家小公司做边缘岗,有的人却考到了业界出了名变态的CPA,早早地面试进了“四大”。 能否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键在于当你脱离了某个固定的平台,是否能够东山再起。把眼光转向身价,从关注工资的涨幅,到关注自己所能创造出来的成绩。只有能力是可以无缝迁移的,是任何人都夺不走、可以安身立命的东西。 是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关键的一点,是从信息交换步入价值交换。 在工作中却更关注这个人是否能如期地签下合同。你的成绩能否转化为能力,你的关系能否转化为业绩,这才是顶顶重要的。 如果我们很强大,我们的价值会不言自明。 你能做好的事情,才是你征服世界的武器。 过几年跳槽也罢,留在这儿混吃等死也罢,都没什么竞争力。 如果你每天的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虽然费时间但没有任何技能的增长点,就趁早辞职另谋高就。如果正相反,那么不管拿多低的工资,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 做不到业界领先,就只有分食市场的残羹冷饭,科技行业中每一轮的角逐都接近白热化,没有人会特意保存实力,因为只要输掉第一轮,就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了。商业市场如此,职场亦如此。一个人的发展顺风顺水,与其说是靠能力或者靠运气,不如说是靠优势积累,最后成为不可逆转的惯性。 错过了这趟车,下一趟你也挤不上去。 职场中很多工作都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少数关键性的、创造性的工作都被公司的精英垄断着。 只问自己“想不想留下来”和“我在工作中有没有进步的机会”。若答案是肯定的,就尽全力做好手头上的事,不要满足于85分的优秀,尽量去争取99分的惊艳。反之,就趁早离开。别抢风头,但也别错过机会。 咽得下委屈受得了气,知道如何才能控制事态,也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迅速解决问题,比争一口气更重要。 我不是为了习惯这些人才忍的,我忍着,只是为了有天能够摆脱这些人,摆脱这样的生活。 太心急了,钻人情的空子是投行大忌,他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就不懂这个道理呢?朋友十分惋惜,想要收集数据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去税务局查报税资料,去上下游企业了解资产流向,虽然费时费力,但也不是不可能,偏偏在这种小事上栽了跟头。这个底线就叫作人品。 自由代替管束却带来孤单,责任带来满足又伴随负重,与其说我们的努力是为了挣脱,不如说是为了可以拥有选择的资格。 我希望生活在一个自己想要生活的世界里,但等不及别人来创造,所以我就自己去创造这个世界。 努力能赋予我们挑选的权利,又在每一次选择和权衡之间变成更优秀的人。你不主动选择生活,便得被生活挑选,你不掌控自己的生活,就只能眼睁睁地被别人左右。 世界上只有一种赢,那就是有资格选择自己的人生。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着急。 是你的工作能力与效率,用苦劳来替代功劳,得不偿失。 你的生活不要太用力了,犯错误和呼吸一样平常和必须,只要你不偏执地一错再错。通常,你最大的错误就是急于证明自己,一个人50%的错误,长点儿记性就能解决和避免。 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摸爬滚打,才修炼出一身处变不惊的好素养。 他在曾经的一次访谈上说,是他遇到的人成就了他,无论好坏。遇到柔软,变得更加温和,遇到赞同,变得更加自信;遇到反对,变得更加坚定,遇到奇葩,变得更加宽容。 我希望你挑选的朋友是因为彼此可以毫无障碍地沟通,并不仅仅是由于“反正也没有别人可以做伴”。也希望你认准的对手也有值得你学习超越的优势,而不仅仅是“看他不顺眼”而已。 他爱的根本就不是我,是那个可以在我面前夸夸其谈的自己,是一个永远用崇拜的眼神望着他、没有自己的生活、随叫随到的小影子,至于我这个人,他充其量也就是喜欢而已吧。 爱你的某一面,也爱你的全部,让你能如你所是,也能助力你的成长。 裂痕往往起于小事,可它一旦开始蔓延,就没了转寰的可能。 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将人的社交关系分为两种:共情社交和功利社交。 不过是她与我的交往基于功利,而我却在要求共情,因此才会显得格格不入,都觉得对方莫名其妙。 要知道真正无效的社交,并不是功利与功利的结合,而是明明出于功利,却还要努力扮演一副亲密无间的假象。 只是你竭尽全力,真的就能避免失望了吗?并不见得。人心最是吊诡,你以为自己可以无怨无悔不求回报,潜意识里却还是期待一句感谢。 应承自己无法做好的事,哪怕你竭尽了全力,却依然是破坏了自己的信誉也耽误了别人的事情。你搭进去了精力,对方也赔了时间,这尚且算是不错的结局,争吵、冷战乃至绝交,都有可能是过度承诺的结果。 以她近乎冷酷的理智,似乎应该是个很不受欢迎的人,但她人缘却极好。跟这样的人做朋友是很轻松的。 不给熟人掉链子,不给生人添麻烦。将自己的关系打理得如同一杯温开水,淡而隽永,舒适安和。 力所能及,应该是我们人际交往的基础。别高估自己的无私,也别低估别人的需要。 一个被毁掉的人在一点点把自己缝补起来的时候有多痛苦,又有多难。你恨她吗?我问。恨过,现在不恨了,但也永不原谅。她说。 所幸后来她找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又一改之前的怯懦和懵懂,拼了命地干活,很快便也坐上了部门主管的位置,工资翻了两倍,又很得上司的器重。 其实你应该原谅你的经理,要是他不把你逼到绝路,你也发挥不出这么大的潜力,不可能有今天这番成就。”“可我宁愿不要有。”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她当年是很天真烂漫的,可我好像已经许久没见过她那不设防的笑容了。 轻仇者寡恩,轻义者寡情。 可是姑娘,你都那么聪明,他又怎么会傻。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哪有什么不求回报的付出?不过是在肮脏的欲望之上,包裹了一层看似华丽的糖衣。 应人事小误人事大。 倒还不如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拒绝,至少能留下体面的客套。有的时候,接受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你无法预计那扇门被推开之后,是更上一层楼,还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在接受别人的好意与照顾之前,不妨先反问自己:我何德何能,可以得到这样的帮助?我又能用什么来回报?若是代价太高,拒绝就要趁早。 素昧平生,这样评论别人的生活太过分了。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一向都没什么耐心。 “她的评价并不会让我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只是人生艰难,又何必要把精力分给这种人。 大概算是对人性之阴暗最赤裸裸的描述。 理清了根源之后,就应该着手去解决问题。可是很多人来咨询完前两次,找到问题之后就不来了,他们根本就不在意如何解决问题,反正千错万错都是父母的错,找个替罪羊就行。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习得性无助,指的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或压力时无能为力的状态,但之所以是习得性,也就意味着它是后天不断养成的一个过程。 就应该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决定自己的长相身材,掌控自己的人生航向。将生活中所有的过错推给父母,与其说是没良心,不如说是不想对自己负责。 在那个流传很广的印度小故事中,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寄居着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爱。正如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烙印一样,就像硬币的两面,相互对抗,但又相互依存。哪一只更厉害?你喂食的那一只。 她以为宠爱就是恩赐,以为她的容忍撑得起他的天空,可孩子是一艘船啊,他总有一天要离开她的港口,驶向更遥远也更广阔的大海。他需要成为一个舵手,懂得航行中的语言,结交自己的同伴,给予帮助也获得帮助,而宠爱本身,远远不够。 也不能让她养成随便决定又随便后悔的习惯。“趁她还在身边,帮她养成一点好习惯。 我都会想着如何靠自己走出那个泥潭,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他人,希冀着从天而降的援助。这样的习惯并没有让我有多出类拔萃,却可以让我变成一个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那一粒不起眼的种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她种下,并将贯穿我的整个生命。 都藏着家教的影子。那才是父母给孩子最久的陪伴和最好的礼物。 王濛在演讲中说,女人的心思往往都不是什么大事,都是一些细节堆积起来的。在零下十八度的冬天里,她提着两大袋子东西,等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他都不让她花二十块钱叫一辆出租车。他刚刚给自己买了一块价值上千的新表,可是炒菜的时候,却依然舍不得给她放肉。 是在“我想要”和“你想要”的博弈之中微妙的平衡与取舍,是为对方多放几块肉或者少加一点辣的体贴和细心。动心在火石电光,相守是一粥一饭。但愿你懂。 一个女人对自己狠不下心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对她狠心。有太多的故事都这样告诉我们:控制不住体重的人是不可能控制人生的。你虽然性格好,但你胖啊。胖子是没有资格谈颜值的,越厉害的女人越精致。……可是他不爱你,真的只是因为你胖或是你不够美吗? 体面地自处,体面地交际,体面地去爱。那是无论胖瘦美丑都该去修行的功课。人生只有一副牌,别气急败坏,别怨天尤人,能够活出别人夺不走的从容和尊严,才是美丽。 你每天的空闲时间那么多,都怎么安排呢?有次我问她。 趁年轻还是抓紧时间学点儿技能吧,技能才是立身之本。 你连干都干不好,又怎么走到更高的层次,拥有更广阔的眼界,有机会跟更好的男人交往呢?你身边的都是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又何来“嫁得好”一说? 这世上不是没有有钱有才又有教养的好男人,只是他们从未跟你出现在同一时空。 而你自欺欺人的“嫁得好”,也不过是在矮子里面拔将军。别那么急着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一场将就的婚姻,走出去看看,到更远更高的地方,去看看那茫茫人海中的众生百态,别让自己的眼界和视角都停留在家门口的人沟里,然后还要悲哀地感慨,天下的男人都是一个样的。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时刻寻找更好的机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修养与魅力上,去发现更好的人,也被更好的人发现。这才是“嫁得好”的终极途径。 一旦一个人开始费尽心思地去迎合讨好另一个人,反而会打翻它的天平。 恋爱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在向对方靠近,而是在靠近的同时也确认自我。 但爱情偏偏任性,你若找不到自己,便找不到它。 那些一谈钱就能伤着的感情,恐怕也不是真感情。 要是有感情,钱都是小事,要是没感情了,有钱又能怎样呢? 我可以用金钱表达对你的感情,但那并不会成为你要求爱的借口与方法。 能大碗喝酒,也能并肩战斗。 她的五官依旧精致,却少了灵动的神采,眉目依然清秀,却再不见那种从容。 一份好的爱情,也是最佳的保养品,它会让一个人慢慢变得从容、舒展、自由、灵动,那才是爱情真正的力量。 哪有那么多水到渠成,不过是我们先挖出了渠然后引水而来。哪有那么多顺理成章,不过是我们摆平了一切的困难去为自己争取幸福。 因为那不是圣经,是人生啊。 从头到尾,他都在指责,在怀疑,在质问,却唯独没有过一瞬间的关心和挽留。 人皆言爱,可爱若无信,更甚无情。 去相信,去沟通,去谅解,去争取。别以爱之名,推开爱情。 可我也只有一辈子,不想永远这么浑浑噩噩地活。她说。 这是头一次,没有人因为年龄和性别而质疑我的努力,新公司里的同事都特别上进,我们经理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还说要跟我学日语呢。 努力原来还有那么多种可能与意义。小组讨论的时候,没有人因为他基础很差而嘲笑他或是劝他放弃,反而会给他更多的鼓励和支持。那些跟他同龄的青春少年讨论的是未来、是明天、是人生的规划,而不是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如何作弊。这是他心之所系,却从未拥有过的生活。 如果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想上大学,想跟更好的人在一起,想奋力挤进那个有选择、有规则、有理想、有光亮的世界。 他说:“那些损友们后来再没来往,他们说我寡义,但我心里清楚,跟这些自己不努力还总拖人后腿的人为伍,可能我这一生也就那样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小簇火苗,那一小簇火苗代表着追求和向往,不可言说而又不想放弃的理想。那火焰有时很微弱,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之时,却时常收获质疑与否定。这或许也是人生有点儿艰难的原因之一: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会像疾病一样传染蔓延,并不是所有的人一开始就会中招,然而在某个很脆弱又很疲惫的时刻,却常常无可避免地被负面的能量侵袭。远离那些拖你后腿的人,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努力走入那个更好的圈子,获得更正面的影响,这看上去或许无关紧要,却会让你向前迈步的人生稍稍轻松一点。 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请务必务必,慎重选择影响自己的人,慎重地选择自己接受什么样的影响,最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新来的员工们谁强谁弱谁好欺负,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他当初就是看准了我性格软弱,又傻又天真又无力反击,才挑我下手。 而生活的残忍之处就在于,它并不会因为你乖就轻易地放过你,那些像小白兔一样柔软又善良的姑娘,并不会总遇到王子,有时她们也会遇到不怀好意的大灰狼。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竞技场,除了比拼谁的excel做得更快,谁的PPT做得更好,谁看得懂balance sheet谁又懂得MECE分析法,更多的,则是很微妙的人性博弈。 如何把握分寸,如何拒绝他人,如何探查人心,如何据理力争,如何明哲保身,如何及时撤退。那些是所有教科书都不会提及的内容,也是一心打造“好姑娘”的父辈不会触碰的现实。 可是生活就是这么艰难啊,正是因为你不懂,正是因为你怯懦,正是因为你是那个总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的人,它才会为你设下陷阱,变本加厉地欺负你。 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光明需要你有足够的智慧去体会,也需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去抵御光明背后的黑暗和与善良比邻的丑恶。孔子的高徒子贡就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以君子恶居下流,而天下之恶皆归焉。”你越是善良天真,越是与世无争,越是怯懦怕事束手无策,就越容易成为众人踩低捧高欺软怕硬的对象。因为软弱的人丝毫没有还手之力,阴谋阳谋一招都使不出来,只好眼睁睁地吃亏或是含恨败走。让自己强大一点,了解一些人际常识,武装一些社会技能,是比心怀美好更加现实的处世之道。愿你美得倾国倾城,也能狠得坚壁清野。愿你会卖萌会撒娇,也能战胜这世界上所有的魑魅魍魉、豺狼虎豹。 好像每一分钟都已经劈成了两半,洗衣服的时候听音频节目,坐地铁的时候不刷朋友圈而是看书,写文章的时候打开小黑屋软件强制保持注意力,可即便是这样,除了将自己弄得心力交瘁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收获。跟朋友吃饭,我连等待一杯热可可冷却的时间都嫌漫长,她看到我脸上满满的焦虑和迫切,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时间不够用,并不是因为你浪费了它,而是因为你自己本身就不够用? 只写文章一项,我每天就比你节省五十分钟,这不是因为你故意拖延,而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其实你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技能跟不上野心而已。”我很喜欢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的序言中写的那段话: 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那个版本的世界也会随之变化,其中包括时间的属性,当同样的时间有了不同的质量,整个生活都必然会因此焕然一新。 有时候我忍不住去想,当我升级成2.0版本的自己,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时间管理之所以无法解决许多问题,是因为当我们在谈时间管理时,想的却是精进。我们误以为时间管理是其中的关键,殊不知那仅仅是个开始。我在生活中也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同样的一份PPT,我只需要做十几分钟,而新来的实习生则需要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做完,而我的老板却只需要扫一眼,就能立刻判断出下一页的数据走向、导致这一走向的某些可能以及补充哪些数据进去会让整份文稿看上去更加充实可靠。无关于智商,无关于勤奋,无关于虚度时光,他是未来3.0版本的我,而我是实习生小姑娘的2.0升级版。当我们完成了第一步——集中精力之后,关注点就应该从管理时间,逐渐转化到提升效率,进而提升效能的方向。做一件事,如何做得快,如何做得好,如何做到极致,这早已超出了时间管理的领域,涉及到了自我提升。一个拒绝升级自己的人总是跟时间死磕,除了收获满满的焦虑和暴躁之外,必然一无所得。自我升级的第一步,是开始创造。去做一点什么事,哪怕只是写一篇日记,画一幅图,输出永远比单纯的输入有效,那是强迫自己去重组信息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第二步,是持续练习。很多读者都曾在后台问过我,对于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人有什么建议。我每次的回答都一样:让你的东西被别人看见,无关于炫耀,无关于虚荣,闭门造车10000个小时的理论早已过时,精进的必要条件在于得到反馈和建立联系。第三步,不要迷信任何的快速学习和快速养成。业余和专业的区别,就是你的时间的质量,你的问题不是慢,而是低效。第四步,建立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有一个绝招,就是用跨学科思维去判断投资,学习不止一个传统学科的分析模型,将几个模型联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你的力量就不仅仅是这几种力量之和,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心理、生理、数学、工程、生物、物理、化学、统计、经济等。查理投资法的理论基础是: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若要理解这样的系统,就必须熟练地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方式。融入到生活中,若你想画好一副画,就不要只学习绘画技巧和构图元素,历史背景、地域的独特性、心理与外貌的联系,这些都可以是修炼的环节。同理,想写好一篇文章,就别只啃那些《如何成为一个好作家》之类的干货课程或是教你如何遣词造句的教科书。每个人的知识金字塔其实就是建立在无数看似不相关的信息之上的,那些被提炼完的信息看似废墟,却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最后,别着急。认清一个事实:你不是天才,无法一步登天,所以你或许需要很久,需要很辛苦,才能达到少数天才能够轻松达到的位置。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终点一直在,纵是用一生走完,也不过是大器晚成而已。祝你早日成为2.0版本的自己。 第一,信息层面;第二,情绪层面;第三,自我认知层面。 创建一个新公司时要聘用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去做部门主管。如果我们只任用不如自己的人工作,只跟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虽然自尊心和虚荣心得以保全,却会在残酷的市场中失去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像俄罗斯的套娃一样越向里发展越小,直到被淘汰。 相反,清楚地知道个人的能力和才干都是有限的,无论做到什么职位,无论取得过怎样的成绩,均无法在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再能干的上司也要借助他人的智慧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能不断提高,占据一席之地。让你不适的不是别人的智商,而是你的心魔。 将现在过得好,让未来有光亮。大步向前,不再回望。 这世上最可怕的,既不是原谅,也不是决裂,而是既不原谅,又不肯决裂,将一对璧人熬成一对怨侣,没了幸福又没了青春。 但也有另一位,拿出创业公司高管的雷霆手段,刚柔并济,结婚第二年就摆平了男方家庭的种种关系,子侄辈上学,家里老房装修,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毫不含糊。与其说这两个迥异的结尾,仅仅是由于两个男人的个性能力不同,倒不如说越了解自己的人越容易取胜。人往往喜欢在别人的身上做许多功课,到了自己的时候,却总以一句“我也不知道”轻描淡写地搪塞而过。 这是没人能替你选出答案的选择题,而你最终也只能活成你自己。 直到你吃到爱也品到勇气,找回力量,重新上路。 生活也开始脱轨,再也静不下心像从前那样百忙之中也要抽出一点时间读书。反正每天的时间多得很,就是因为多,反而控制不住想要浪费。 毁掉一个人的一生看起来很难,但其实你只要让他没事做就好,时间一长,他就会自己动手毁掉自己。我们聊着这话题的时候,邻桌的几个人正在为另一个话题争论,声音越来越大。 正是因为闲得无聊,才能嫌得那样理直气壮。多出来的精力和时间无处安放,只好用于揣测、猜忌和怀疑,以此来打发漫漫时光。 哈佛大学的Germer老师在《The Mindful Path to Self-compassion》(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中介绍了对人脑功能的研究结果:人脑的默认状态就是各种担忧,所以人闲下来,一般都不会想好事。而人心往往是个叠加态,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你觉得别人会怎么对你,别人对你的态度和行为就会逐渐向你猜测的方向倾斜。不要闲,不要嫌。在与世界的碰撞之中抛却偏见与猜忌,倾听别人的声音,学习别人的经验,才能进入更广阔的生活。 那一瞬间,真的特别无助。现在想想真的好傻,明明可以好好说的话,为什么要剑拔弩张到那种地步,对自己又没有什么好处。 她回答我:“人这一生啊,需要你‘做自己’的关键时刻太多,反而是在这些小事上,去做做别人也没什么不好。一个人在努力向上爬的时候,背后其实是敞开的,就算掉下来没人接着,也尽量别让他人在你背后捅上一刀。” 做不了亲密无间的战友,也用不着做相见眼红的仇雠。 带上那个微笑的善意的面具,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像是一个带着魔咒的怪圈:我不喜欢——我做不好——我更不喜欢——于是更做不好。 你的人生不是狭窄,而是太浅了而已。 我们这个时代,兴趣爱好是一件被过分美化的事,它常常被当作是激情、活力、坚持乃至成功的代名词,以至于当有些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够好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我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其实并不是兴趣爱好本身,而是它所能带来的东西。我们总想用兴趣爱好来换点儿别的,比如成功,比如名望,比如与众不同。 你觉得这个专业没意义,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想着要学好,总是停留在门外汉的水平,当然无聊。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我们不是因为喜欢一件事才能做好,而是因为做好了某件事,才慢慢喜欢上它。世界很广阔,但它也很深隧,别只远远地看一眼就转身离开。对生活的体验如同潜水,从浅海进入,一点点深入,等达到了下一个深度,才能看到不同的色彩。
3 阅读:158

唐铺

简介:觉得生活苦了,就来铺里吃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