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全明星后卫逆袭夺冠!+26分!抗癌后人生有多精彩?

均可说美食 2025-04-09 10:30:47

2025 年 WTT 仁川冠军赛的球馆里,当 30 岁的朱雨玲挥动球拍时,好多人都觉得像是看到了一场 “时光倒流” 的戏码。说真的,这位曾经和陈梦并肩的国乒 “双子星”,离开国家队三年多了,如今穿着中国澳门队的队服重新站上赛场,还能连着打赢日本的早田希娜、大藤沙月这些年轻选手,你就说厉害不厉害吧。我记得她和早田希娜那场球,0 比 2 落后的时候,换别人可能就慌了,但她就跟没事人似的,一分一分地咬,最后居然 4 比 2 逆转了,看得人手心直冒汗。

其实好多人知道朱雨玲,还是因为她早年 “天才少女” 的名号。可谁能想到,2019 年她体检时查出来甲状腺有问题,2020 年确诊了甲状腺乳头状癌。那时候离东京奥运会就剩半年了,换作是我,可能早就慌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她为了冲奥运资格,硬是拖着没做手术,直到 2021 年落选奥运会后才去切除了 70% 的甲状腺组织。说句心里话,这种勇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术后恢复的时候,每天得吃甲状腺素片,定期做治疗,换作普通上班族,估计得在家歇很久,但她半年多就又回到球馆练球了,你说这股子韧劲儿哪儿来的?

离开国家队的这几年,朱雨玲的日子过得比打球时还忙。她去天津大学读了博士,现在还是副教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特别严格,可一到球场上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带着学生打比赛的时候眼睛里全是光。她爸妈经营着半导体企业,按理说她完全可以回家帮忙,可她偏要从基层研发岗做起,现在都成了技术总监。网友经常说,这姐简直是 “时间管理大师”,打球、搞学术、管企业,样样都没落下,跟拼拼图似的,把自己的人生拼得满满当当。

2024 年教师节,学生们的一封信让她动了复出的念头。孩子们说想在赛场上看到朱老师发光,而不是只在课堂上听她讲怎么发光。就这么一句话,让她决定重新拿起球拍。复出后的训练跟以前不一样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泡在球馆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凌晨突然想练球了就去球馆,有时候觉得累了就去爬山。可就这么 “随性” 地练,她复出后打日本选手,居然赢了八次只输了一次,你说邪乎不邪乎?我觉得吧,这可能就是心态不一样了,以前打球是职业,现在打球是打从心底里喜欢,没了压力,反而更能发挥出真本事。

现在网上关于朱雨玲的讨论特别多,有人说她是 “六边形战士”,不管哪个领域都能打得开;有人说她是 “人生赢家”,该有的都有了还在拼命。但我觉得,她最厉害的地方,是把人生过成了 “开放模式”—— 当运动员时就拼尽全力,离开赛场后就去探索新的可能,就连生病这件事,都没能拦住她前进的脚步。你看她现在打球,脸上总是带着笑,那种享受比赛的样子,让人觉得乒乓球对她来说,真的就像普通人喜欢下棋、跳广场舞一样,是件能让人快乐的事。

说真的,朱雨玲的故事挺让人感慨的。以前总觉得运动员退役后要么当教练,要么转型做别的,但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人生没有固定的剧本,只要你想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从抗癌到读博士,从管企业到复出打球,她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却又充满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一把老刀,虽然暂时收进了鞘里,但只要拿出来,依旧能寒光闪闪。

现在的朱雨玲,虽然因为规则限制可能打不了奥运会,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赛场上的魅力。每次看她打球,我都会想,她到底是怎么平衡这么多身份的?是天生就有过人的精力,还是因为对每一件事都充满了热爱?或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让我们看到,人生从来没有 “太晚” 的说法,只要你愿意,随时都能开启新的篇章。你呢,看完朱雨玲的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吗?是不是也觉得,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多一些尝试,多一些不怕从头再来的勇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