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雕刻题材,一向都很丰富。
只不过市场上常见的题材,还是佛公、观音等居多。
今天海欣要给大家分享2个极为冷门、又极富艺术气息的翡翠题材。
这2个翡翠题材,分别是「花开见佛」和「锦灰堆」。
其中「锦灰堆」在翡翠界属于小众到不行的文艺青年。
而「花开见佛」则让人觉得有点“另类”。
之所以会说「花开见佛」有点另类,是因为它有区别于常见的翡翠佛公。
大家常见的佛公形象基本是以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等为主,或有坐姿和站姿的不同。
玉雕师在塑造翡翠佛公形象的时候,风格也是偏严肃、庄严。(弥勒佛除外)
而「花开见佛」则是在佛公形象的基础上,多了一圈花。
这就让佛公的形象看起来没有那么庄严,还有点“花里胡哨”的。
还有些翠友开玩笑说:“这是想让佛祖走花路的意思吧”。
其实「花开见佛」的由来一点都不草率,而是出自一个典故。
佛教信徒相信只要生前信奉佛教,知行合一,死后就能前往极乐世界。
佛祖的化身会手拿一只莲花,接引此人的神识去往极乐世界。
这个典故说的是佛教信徒达到一定境界之后,就能悟道开慧、获得永生。
当然,所谓的“永生”自然是不存在的。
如今的「花开见佛」更多寓意着一份哲理和禅思,为人谦和、具有忍耐心,身心清净方能获得更高的智慧和力量。
总的来说,「花开见佛」的佛教气息依旧很浓郁。
而「锦灰堆」则是满满的文艺气息,对玉雕师有着极高的艺术要求,同时还考验着玉雕师的技艺。
这也是它在市场上极为少见的主要原因。
「锦灰堆」又叫做八破图,由破碎的文物碎片(书籍、画作等等)拼接而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少有的“混搭风”。
看似随意、实有密意,有人称赞它是一种“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的独特创造方式。
也有人说「锦灰堆」是一种残缺美,类似于断臂的维纳斯。
如果是没有艺术审美的人,最后拼出来的也是一堆“垃圾”。
能将这种杂乱无章发挥到极致的人,需要有强烈的艺术触角以及绘画能力。
可想而知,「锦灰堆」这种对艺术要求这么高的题材,想要呈现在翡翠上具有多么巨大的难度。
因此,少有玉雕师会选择这个题材进行创造。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翡翠「锦灰堆」,是书、画、雕刻三者合一的产物,极为难得。
并且「锦灰堆」对于翡翠料子也有一定要求。
首先料子的颜色必须要丰富,这样才能展现出「锦灰堆」的多样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