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眼中的毛泽东:一位睿智的哲人,千万不要和中国作对

一更历史 2023-12-01 00:43:24

2023年11月30日,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谈到基辛格,不由得想起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他充当过极为重要的特殊角色,被称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

此外,基辛格与毛泽东有过多次会见与谈话,他还曾说过:毛泽东的谈话有好几层意思,就像是紫禁城内的庭院,一个比一个更深地套着……

那不妨通过基辛格的视角,来详细分析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岸人格魅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仅中国政治形势较为复杂,全球政治环境同样波诡云谲,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试图寻求缓和关系。

当时的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有苏联对中国安全威胁和核战争的威胁,毛泽东却坚信中国历史上遭遇过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最终会以文化优势或领土优势,让各个侵略者功亏一篑。

带着这个想法,毛泽东开始主导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身为尼克松的国务卿,基辛格曾于20世纪70年代初秘密访华,他当时就注意到毛泽东对革命的浪漫主义态度。

没有与毛泽东接触前,基辛格认为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知道追求世界革命不切合实际。在中国外交革命的每一个阶段,毛泽东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实用主义和革命热情之间冷静地做出最终选择,似乎心有不甘。

事实证明,基辛格对于毛泽东的人格“初解”是十分正确的。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期间与毛泽东有一次著名谈话。

当尼克松称赞“毛主席的著作感动全国,改变世界”时,毛泽东则回答道:“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北京附近几个地方。”

从这番简短的回答中,毛泽东肯定了尼克松能从现实情况出发,改变对华政策的态度。基辛格则解读出对方注重实际,在政策执行方面务实的态度。

所以在这一阶段,基辛格敏锐捕捉到毛泽东身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基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哲学毛泽东人格、思想进行初步解读,虽略有偏差,并不完全错误。

尼克松第一次访华的七天时间里,基辛格有了近距离接触了解毛泽东的机会。此后毛泽东与之进行几次深入交谈,让他对毛泽东的认识逐渐发生了重大改变。

基辛格忽然发现,越是与毛泽东接触谈话,越能发现他的话里有话。毛泽东就像是一位睿智的哲人、一位诗人,他的重要信息都是在不经意间吐露出来,导致毛泽东很少会把话挑明。如果自己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也就作罢。

所以基辛格后来在书里多次表示:完全总结毛泽东晦涩而简练的话语非常困难,参透毛泽东话中的意思更加不容易。

并非基辛格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相反,青年时期的他为躲避纳粹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举家迁往美国。二战时期,他作为美国士兵打回德国。

战争结束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直到步入政坛。基辛格的人生经历包括学术背景,让他与别国政要领袖打交道时总是事半功倍。

可这样一位优秀的外交家政治家,与毛泽东交谈时却占不到任何便宜,相反还会被牵着鼻子走。

从这时起,基辛格已经不想再从话语的表面意思去解读揣测毛泽东的人格或者毛泽东思想。而是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双重角度或者说实用角度出发,对中美、中苏以及毛泽东的人格和毛泽东思想进行详细分析。

详细点来说,基辛格将自己比作一个中国人,用历史的视野,从不同的经历角度出发,向世界讲述中国外交政策来龙去脉。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最大限度了解毛泽东许多思想和做法。

因为毛泽东的很多思想与做法在中国历史上有迹可循,但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领导者能像毛泽东那样,拥有远超时代的战略眼光和全球视角。

此番种种,让基辛格与毛泽东接触时,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首次访问北京,还把中国看成神秘又危险的革命国家。与毛泽东接触后,他对中国的看法发生本质转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还是用西方人老一套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与毛泽东。最终,基辛格从毛泽东思想中找到了毛泽东人格与政治外交理念相契合的因素和看法。

他认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上,曾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譬如“远交近攻”“纵横捭阖”,从而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和欧洲“均势政治外交风格”有些相通。

多次访问中国后,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交谈,让基辛格以往的认知发生翻天覆地转变。

此时的毛泽东,在基辛格的眼中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欧洲军事政治外交的大师,中国也成为美国在全球进行地缘战略合作的可靠伙伴。

正因如此,晚年的基辛格多次向美国政府和媒体公开呼吁:千万不要和中国作对。必要时,中美合作才能迸发出更大的潜力。

对于基辛格来说,他认为应该首先了解中国历史、尊重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以及毛泽东。

多数西方人却总是从哲学角度分析毛泽东思想与人格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矛盾。

他们既高度肯定毛泽东战略眼光,包括政治直觉,同时也为毛泽东强硬的态度以及不喜欢做出让步的风格觉得有些难以捉摸、不好交流。

实际上,大多数的西方政界人士和学者对毛泽东的思想及人格评价是趋于正面。

因为迄今为止,很难有人说自己完全解读毛泽东思想与其伟岸人格,所以任何一个学者包括基辛格这样一位高超的政治家,只是通过极其片面的角度来解读毛泽东。

参考文献:

[1]王芳.毛泽东伟岸人格解读的西方视角——从基辛格《论中国》谈起[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03):20-26. 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21.03.004.

[2]陈兼.周恩来与1973年11月基辛格访华[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01):15-26+151. 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14.01.008.

11 阅读:1164